中外合作办学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2-19姚瑞基许洋洋
姚瑞基 许洋洋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各国对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这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尤其是国家间的合作办学提供了广阔空间。这种国家间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还能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适应现代商务事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应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担负着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重任。2017年1月成功申报了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会计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广西高职院校中首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一、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突破性发展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性高职学院,2018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是广西外经贸创业型人才培育基地、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目前开设有40多个专业,在校生近10000人。学院以国际化办学为基本目标,成立有专门的国际交流部门,招收有学历生、短期培训生200多人。会计专业是学院实力较强的专业之一,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和一支政治思想好、教学经验丰富、双语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能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加速本专业的建设,培养出既有专业所长,又懂国际惯例;既掌握会计专业系统的知识,又具较强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跨国际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本项目的顺利进行,合作双方组成了“中国广西国际商务学院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加方负责为中方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材样本。该项目的教学将按照合作双方认可的教学方法进行,所有的课程均为面授,中方教师将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合作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教学标准、分享教材、交换课程表、共同实施考核。该项目2017年开始招生,当年招生9人,2018年招生24人,2019年计划招生50人。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二、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化办学职能的具体表现,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新课题,任务艰巨,困难不少,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从我院一年多的具体实践情况看,以下这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项目主体缺位
由于是新开展的项目,学院上下难以形成共识,多少会出现准备不足、习惯于按常规工作进行管理的情况。自项目推行以来,由于没有具体明确各个参与主体的职责权限,造成事实上的责任主体虚置,多数情况下绝大部分工作都由生源系部负责承担。中加合作办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特殊性使得它需要建立比一般项目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沟通渠道,以及更加便利的资源共享或配置机制,否则工作的开展就会呈现无序和低效的状态,严重制约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二)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不足
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课程设置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一直是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的地方,所以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也成为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和宗旨。然而受资金、所在城市配套设施和我院自身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该项目引进的加方核心课程门数、课时以及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数量无法达到既定标准,与加方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能开展双语教学的老师数量十分短缺,并且由于赴加访学计划的搁置,授课教师至今无法亲赴加拿大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到国外的课堂氛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就没办法将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在授课时还是以国内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来应对加方课程,这无疑会导致项目预期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管理工作难以适应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往往与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与国外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特别繁重。首先,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许多误会,增加了工作难度。学生及其家长并没有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和学院发布的相关信息,而是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如何让自己尽快被学校录取上,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及家长在入学报到时就纷纷表示对该项目的收费情况、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不了解,提出要转专业,更有甚者直接要求退学等情况,这样的人员变动或调整往往会导致合作项目招生人数不足,对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可能是对项目不够了解的原因,合作项目在招生时报名情况不是太好,录取分数较低,项目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课堂纪律散漫,集体意识淡薄。尽管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终目标是要出国深造,但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较差、家庭条件参差不齐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他们的出国意愿并不强烈,相当部分学生存在混文凭的想法。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大。
(四)投入不足
国际化办学属于高水平高质量办学,具有高投入的特点,要从全校层面集中、调配资源,特别是在初始办学阶段,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费保障,只是按常规工作进行安排,很多工作便无法正常开展。比如学校并没有设立项目经费,班主任与教师报酬标准与普通班级没有区别,实行同一标准,学生的学习条件也没有差别,高收费没有和高投入、高待遇结合,项目的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三、深化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认识,协调配合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支持。要充分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从全校的高度做好制度建构、资源调配和相关活动开展的工作,这项工作要列入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到全校一盘棋,上下同心,里外配合,相互支持。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首先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流程以及考核评价办法。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国际交流部门负责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部门对合作项目的政策和规定,统筹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加方以及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教务部门负责项目教学质量的监督,指导项目所在系部制定符合加方要求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项目所在系部作为合作办学主体单位,应该设立项目负责人,根据合作专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与加方开展课程对接,制定加方认可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配置能够实现合作办学要求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在学生、任课教师和加方之间建立透明、及时、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加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
我们与外方合作办学是用外方的标准和品牌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始阶段我们必须严格按外方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不能自行调整或缩减。我们必须按照外方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增开外方核心课程,满足外方核心课程,尤其是需要双语教学的课程数量在课程设置和课时上的硬性要求。
(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
双语教学是对项目课任老师的基本要求,外语能力和水平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这对项目的推进和建设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学校层面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采取得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健全人才引入和输出机制,比如制定境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设立引人专项经费,大力引进境外高层次人才;重视人才的输出培养,鼓励、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鼓励教师争取各类海外进修外部资源,丰富教师的海外经历,扩宽其国际视野,提升其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等等。
(五)培原提质,强化管理
从源头上提高项目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套专门针对项目学生的管理办法。一是在填报志愿阶段明确向有意愿的学生和家长表明项目中外合办的特殊性质、项目具体收费标准以及如何才能同时获得中、加两个学位等与他们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适当提高项目学生录取分数,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严格把关英语单科的成绩,为学生日后接受双语课程并完成国外一年的课程提供语言保证。最后,建立一套专门针对项目学生的管理办法,既要强化服务,又要从严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关注项目学生课堂组织纪律、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六)设立专门基金
中名合作办学项目不比普通的办学项目,属高投入项目,必须设立专门经费,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例如可以考虑每年按学校办学收入的0.5%-1%的比例提取项目经费,成立专门基金,支持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日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