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志敏与上海

2019-02-19

上海地方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志敏江西上海

邵 雍

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阳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毛泽东对汪东兴讲过:“你们弋阳出了一个人民英雄方志敏”“他是一位很有理想,很有气魄的革命家。”“他是一个大智大勇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①转引自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李凌鹤、李希文、石蔚春著《方志敏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的《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最新的研究论文有余伯流:《浙赣苏区与方志敏精神——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苏区研究》2019年第4期)等。这些论著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开拓,只是限于主题,涉及上海的还不多见。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探究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与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的交集。

1921年9月下旬方志敏考进九江南伟烈学校中学部,是一所美国美以美会办的教会学校。1922年春夏之交,方志敏在该校精神苦闷,创作的白话诗《哭声》《呕血》真实反映他当时的处境。两诗投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后,先后于5月18日、7月11日发表。这是青年方志敏与上海的第一次交集。

6月,“忽接到上海一个朋友寄来一份《先驱》报,《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简名S.Y.)的机关报。我看过一遍之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它提出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当时确为正确不易的主张。《先驱》的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我都仔细看过,都觉得说得很对;于是我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我漂流到了上海,经过赵醒侬同志的介绍,乃正式加入这个无产阶级青年的革命团体。”①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先驱》是共产党刊物《向导》停刊后出版的一份刊物,1922年1月15日在北京创刊,从3月15日第4号后改在上海出版,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临时中央局主办,发出的实际上是党中央的声音。方志敏接到的从上海寄来《先驱》报,具体期数已无从查考。查方志敏7月上旬离开九江赴上海,他在九江所能看到的可能是从《先驱》第4号到第8号中的某一期。

3月15日出版第4号,发表了3月9日《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及3月15日《非基督教学生同盟通电》。

4月1日出版第5号,刊发了同年1月莫斯科东方少年革命党会议议定的大纲——《关于中国少年运动的纲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及红彩的署名文章《中国的青年应当怎样的运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规定:“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改造及拥护青年权利为宗旨。”《中国的青年应当怎样的运动》则指出“中国现在的政治实在是受外国资本家底利用的。外国资本家时而援助这一个军阀,时而援助那一个军阀,以阴图中国的利益,所以才把中国闹到这样纷乱的状态。”社会主义青年团“需要农工底交结”,“进而为全国的组织,更进而与国际青年共产党携手。”

4月15日出版第6号,刊出樵子的署名文章《对于青年团的意见》。

5月1日出版第7号,有5月1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五一纪念节”敬告工人书。

5月15日出版第8号,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

方志敏说看了《先驱》,漂流到了上海,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其中看到第5号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期既有青年共产国际的文件,又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旗帜鲜明,“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政治导向非常明确。

7月上旬方志敏坐船到了上海,前往法租界三茅阁桥的《民国日报》社拜访有过通信联系、仰慕已久的邵力子。邵力子了解到方志敏在上海举目无亲,想找工作遇到困难时,便安排他在报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此后的一个多月,方志敏与洪宏义在《民国日报》社一起做校对工作,并寄宿在报社。7月16日他以自身在沪找工作碰壁为素材,写成纪实性小说《谋事》。两天后,即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1923年这篇小说同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一起被选进上海小说研究社编印的《小说年鉴》。

在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中保存着方志敏当年入团时填写的团员调查表,(《方志敏全集》与《方志敏年谱(1899—1935)》均未收入):

1、姓名 方志敏

2、生年 1900

3、籍贯 江西弋阳

4、性别 男

5、结婚否 已结婚

6、家庭状况 无产,有父母及弟弟一人,业农,

7、嗜好 读小说诗歌

8、职业 学生

9、受过何等教育 中学

10、做过什么事业运动 学校改革,致被开除

11、入过什么团体及其现在关系 为江西改造社社员,现在仍关系密切

12、到过什么地方 南昌、九江、上海……

13、现在愿做何事 研究文学

14、关于现在社会作何感想 对于现在社会是厌恶而痛恨的了,除了革命,再无他想

15、曾信什么主义 曾信马克思主义

16、对本团意见 因为不太熟悉一里面情形,暂无甚么意见

17、通信处 暂时通信处 上海贝禘鏖路①今南起淮海路北至延安中路的成都南路。巨鹿里29号

签名 方志敏

介绍人 赵醒侬、俞秀松 1922年8月2日

“江西改造社”由青年社团鄱阳湖社1921年初改名而来,旨是改造社会,“变黑暗的旧江西,为光明的新江西”②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6月19日袁玉冰、黄道在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风潮后,认为方志敏是个革命青年,介绍他加入江西改造社。该社社员的思想信仰,并不一致,方与袁、黄“几个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另有几个人,相信无政府主义,其余的人,简直是动摇不定,无一定的信仰。”③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运动学校改革,致被开除”说的是1921年6月15日时任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的方志敏因领导反对腐败的封建教育体制,发动驱逐校长赵宝鸿的风潮,遭校方开除学籍。方志敏回忆:“此次运动,虽未胜利,且被开除学籍,我心中却仍觉得愉快。因为改革学校的运动,是我自己愿意干的,吃亏受气,自不在乎。”④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第17页。

8月下旬方志敏与时在上海工商友谊会任总务科职员的赵醒侬一起,会见从南昌来上海的袁玉冰。袁来沪前,方志敏曾给他写信,告知“上海有可以勤工俭学和学外语的学校,准备帮助他联系报考的途径”⑤方铭竹:《袁玉冰和北京大学改造社》,《袁玉冰专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这里“学外语的学校”显然是俞秀松等人创立的选拔优秀青年留俄作预备的上海外国语学社。由于袁玉冰在沪决定报考北京大学,这才没有去外国语学社。

8月29日方志敏得到青年团中央同意,带着创办南昌新文化书店的任务,乘坐日本公司的“吴淞轮次”号,离开上海返江西。同年9月书店开业,方志敏任经理。同年11月,赵醒侬从上海回江西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即以新文化书店为活动据点。方志敏被捕后回忆说:“因为革命思想,在江西传播不广,得到团的同意,与几个同情的朋友,由上海回到南昌开办一家新文化书店,专贩卖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革命的书报。”⑥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第22—23页。

在上海期间,有件事情方志敏感触很深。他回忆说:

我去上海原是梦想着找个半工半读的事情做做,哪知上海人是人浮于事,找事难于登天,跑了几处,都毫无头绪,正在纳闷着,有几个穷朋友,邀我去游法国公园①法国公园,习称顾家公园,1909年6月落成,同年7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早期限制华人入园,直到1928年7月1日起向所有中国人开放,游园人数逐步增多。参见马学强、曹胜梅:《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散散闷。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人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这是我感觉着来没有受过的耻辱!在中国的上海地方让他们造公园来,反而禁止华人入园,反而将华人与狗并列。这样无理地侮辱华人,岂是谓“文明国”的人们所应该做出来的吗?华人在这世界上还有立足的余地吗?还能生存下去吗?我想至此也无心游园了,拔起脚就转回自己的寓所了。……

上海最好是埋头躲在鸽子笼里不出去,倒还可以静一心!如果你喜欢向外跑,喜欢在“国中之国”的租界上去转转,你不仅可以遇着“华人与狗”一类的难堪的事情,你到处可以看到高傲的洋大人的手杖,在黄包车夫和苦力的身上飞舞;到处可以看到饮得烂醉的水兵,沿街寻人殴打;到处可以看到巡捕手上的哭丧棒,不时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乱揍;假若你再走到所谓“西牢”旁边听一听,你定可以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包探捕头拳打脚踢毒刑毕用之下的同胞们一声声呼痛的哀音,这是他们利用治外法权来惩治反抗他们的志士!

1919年6月中旬在上海就发生过公共租界巡捕在山东路上开枪,打死一人打伤九人的血案,史称“带钩桥事件”。所以方志敏指出,这些是“半殖民地民众悲惨的命运”“中国民族悲惨的命运”②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全集》,第123—124页。。

方志敏第一次到上海历时近二个月,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道路。

方志敏是有文学才能的革命家。1923年4月他在南京进行革命活动时写过一首《我是一只白鹤》的白话诗,表达了自己愿像白鹤一样能在蓝天自由翱翔的意愿,并“想投稿到上海创造社的刊物去发表。”③徐先兆:《青少年时代的方志敏同志》,《方志敏印象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查创造社机关刊物《创造季刊》是1922年3月1日在上海创刊的,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主编(参见《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方志敏第一次来沪时,可能就已经知道该刊。9月南京回到南昌,与刘拜农一起着手编辑江西团组织新的机关刊物——《新江西半月刊》。10月1日《新江西半月刊》创刊号在上海出版发行,以后一直到1924年3月停刊,都在上海出版。外地人刊物在上海出版发行,《新江西半月刊》绝非个案。五四运动后,1919年7月20日《湖南月刊》在沪创刊。④《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8月中旬广州《唯民周刊》即将在沪出版发行。⑤《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8月26日《青岛潮》首集共三册出版,由上海泰东书局发行。①《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这是因为上海是当时中国的印刷出版中心,而且各地旅居上海的人也不少。

1924年3月9日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及所属分部、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学生总会、上海印刷工会等30余团体300余人在小西门少年宣讲团内联合举行追悼列宁(1月21日逝世)大会。胡汉民为大会主席,瞿秋白报告列宁的革命活动,邵力子等发表演说。并印发刊有瞿秋白、恽代英等人文章的《上海追悼列宁大会特刊》。②《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1页。方志敏参加了这次集会。③《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称,1924年2月方志敏“在上海,参加万人追悼会,悼念一月二十一日逝世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实为2月间上海并没有发起过万人追悼列宁大会。

方志敏是1月10日与赵醒侬一起从南昌抵达上海,准备转道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不料肺结核病复发,只得住进南市的一家医院就医。2月方志敏在上海听取了从广州返沪的赵醒侬传达的国民党一大精神。方志敏出院后与其他几个江西人合住在上海一条弄堂的亭子间里,“底下是厨房,租金较低廉。……房间里没有铺,大家睡桌子、地板。生活上实行‘共产主义’,谁有钱就拿出来开饭。”④季方:《白首忆当年》,《纵横》1985年第1期。3月上旬方志敏向时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的赵醒侬推荐江西贵溪县青年黄维、余干县青年罗英报考黄埔军校。5月,黄维和罗英赴广州复试合格,都进了黄埔军校。⑤参见黄维:《我所知道的赵醒侬烈士》。《赵醒侬专集》第19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罗英后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7年回国,1932年投入方志敏创建的赣东北红军,后成为革命烈士。黄维一路晋升国民党高级将领,1 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成了战犯,后被特赦。这是方志敏的第二次上海之行。

1924年3月方志敏离开上海回南昌,并在南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方志敏回南昌开展的革命工作之一就是恢复文化书社的工作。6月中旬江西官方批复同意开办书店。方志敏等人一边租用房子,一边写信给在上海的党团中央和各地书店,请求支援。不久,上海的群众书店、神州国光社寄来第一批书刊,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也寄来书款。月底,由江西党团组织合办的明星书店在南昌百花洲四十五号正式开业,作为江西党团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上海出版的《向导》《新青年》《唯物主义史观》等革命书刊影响一批江西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5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公然开枪射杀示威群众,造成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掀起了五卅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上海的抗议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6月3日江西总商会、省农会、商帮协会、工会、学生联合会、女界联合会、律师公会、新闻记者联合会等五十余团体的代表人数百余人,在省教育会开各公团联席会,“讨论发扬民意,援助沪上同胞之积极方法”。时任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记赵醒侬同志称:“年来外人惨杀吾国同胞案,时有所闻,而要以此次上海之惨剧为最烈,本会对于此次交涉,无论对内对外,均须有极严重之表示云云。”会议议决组织后援会,定名为“反对帝国主义者惨杀上海同胞江西后援会”,其章程内分总务、文书、经济、宣传、交际五股,以“反对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为坚持之唯一目的。⑥《新闻报》1925年6月7日。

6月6日方志敏与赵醒侬、曾天宇等直接领导南昌各校学生总罢课,具体安排黎明中学师生组织宣传队分赴各个街头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一边向群众演讲,揭露帝国主义在五卅惨案中的暴行;一边进行募捐以支援上海罢工工人。6月14日方志敏等人接待了从上海来南昌的三名学生代表,通过他们向各界民众讲述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真相,激起更大愤怒。7月,受“沪案交涉江西后援会”①由“反对帝国主义者惨杀上海同胞江西后援会”改名而来。的派遣,以特派员身份回到赣东北的弋阳、鄱阳、贵溪、余干、横峰等县开展工作。②参见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5—57页。7月21日弋阳各团体组织雪耻会。该会宗旨为:向民众宣传、经济绝交、募捐等,以废除一切不等条约为最终目的。邵式平为调查部长,方志敏为文书部长,罗文藻为讲演部长。③《民国日报》1925年8月6日。

方志敏回忆说:“一九二五年,弥漫全国的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五卅运动起来了。……在此时,我看到帝国主义在中国境地内自由屠杀中国人民,心中愤激已极!运动开始时,我就参加‘江西沪案后援会’工作,凡后援会规定的工作,我都积极的去干,在工作紧张时,有几晚都没有睡觉。随后,后援会派我去赣东各县工作,我也曾尽力之所及的去做,将反帝运动相当的深入于这些偏僻县份的群众之中。在这次运动中,我的吐血病,发了几次;但当吐血的时候,就静卧几天,病稍好了,又起来干;一干又病,病稍好了仍然又起来干!”④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方志敏后来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弥漫全国的‘五卅’运动,是着实地教训了帝国主义,中国人也是人,不是猪和狗,不是可以随便屠杀的。”⑤《方志敏全集》第134页。

1926年5月上中旬,方志敏作为江西省农民代表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并实地考察东江、大埔的农民运动,大感振奋,“满望回到江西,大大的作一番运动,刚到上海,又吐起血来了。这次肺病大发热度升到摄氏表四十一度,几至于死。得到中国济难会的帮助,在上海医院医治了两个月,才能缓缓地行步;后又转到牯岭普仁医院医了一百多天,肺病才得到一点转机。这次若不得济难会医药费的帮助,早就病死离去人世了。”⑥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方志敏全集》,第22—23页。这是方志敏第三次在上海逗留。其中给了方志敏及时救助的中国济难会是1925年9月20日在上海成立的,恽代英、郭沫若、陈望道、杨杏佛、郑振铎、叶圣陶、于右任等共产党人和社会名流为委员。济难会在经济上、舆论上及法律上之援助一切为爱国运动而死难或入狱者。7月中下旬方志敏上海医院转到江西庐山牯岭普仁医院治疗的医药费仍是由中国济难会帮助支付的。⑦参见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1932年一·二八上海的淞沪抗战,给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历时33天的英勇抵抗,打死打伤日本陆海军3091人。⑧参见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页。方志敏高度评价说,“‘一·二八’有名的上海战争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四省前仆后继的义勇军抗战一样,给了骄横一世的日本军阀一个严重的教训,并在全世界人类面前宣告,中国的人民和兵士,不是生番,不是野人,而是有爱国心的,而是能够战斗的,能够为保卫中国而牺牲的。谁要想将有四千年历史与四万万人口的中国民族吞噬下去,我们是会与他们拼命战斗到最后的一人!”①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全集》,第137页。

1934年7月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11月初,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在皖南太平县境与北上抗日先遣队会合,奉命组成红十军团,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继续北上抗日。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怀玉山区不幸被俘,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方志敏被俘后,上海《字林西报》一名记者于2月到监狱探访方志敏,作了如下记述:

他三十七岁,这是一个奇特卓绝的人物。他向我说:“各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我很高兴为自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我对于他的回答并不惊奇,我早已料到他到死都要保持他自己的人格和勇敢精神,佩服他的魄力和战略天才。他告诉我,他还有父母,有妻子,有四男一女。死的恐怖并不足以动摇这个铁一样的人。他极其镇静地向我辞别说:“我有一个信念永远留在我心中——就是深信必要不惜生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为民族独立而奋斗,为中国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而奋斗。”②转引自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344页。

1935年2月7日《字林西报》第一版还报道了2月6日国民党在南昌市豫章公园组织所谓“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的实况:

“公园周围都排列着警察队伍,街上架着机枪,谁也不准从路旁跑入街心。戴着脚镣手铐而站立在铁甲车上之方志敏,其态度之激昂,使观众表示无限敬仰。周围是大队兵马戒备着。观众看见方志敏后,谁也不发一言,大家默默无声,即蒋介石参谋部的官兵对此气魄昂然之囚犯,也表示无限敬佩及同情。……当局看来,群众态度之静默,殊属可怕。”方志敏讲话后“群众随即开始骚动,表示不平。但是机关枪口早已向着群众的胸膛头颅瞄准……”③转引自李凌鹤、李希文、石蔚春:《方志敏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173页。

《字林西报》英国在上海出版最早、势力最大的报纸,长期以来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由于对南京国民党政府采取敌视态度,曾遭到国民党禁售的处罚。④参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5页。在国民党严格的新闻封锁之下,《字林西报》对方志敏的报道是客观公正的,也使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初步了解到了方志敏的最新状况。两个月之后,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派吴奚如等秘密到南昌,设法营救方志敏。然而监狱内外始终未能取得联系。

方志敏入狱后,为了打通监狱内外的联系,积极做有关人士的工作。与看守兵后升任上士文书高家骏、被关押的南京国民政府典狱长胡逸民又名胡罟人等人交上了朋友,方志敏告诉胡逸民出狱后“来沪开印刷所,办杂志,鼓吹革命”,并函请党中央派一个同志去领导他。⑤方志敏:《给党中央的信》(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一日),《方志敏全集》,第189页。7月上旬,方志敏的狱中文稿以及写给宋庆龄、鲁迅、邹韬奋、李公仆等人的信由高家骏的女友程全昭带到了上海,通过邹韬奋办的生活书店,经胡子婴转交给了中共中央上海特科人员毕云程。1935年秋胡逸民被保释出狱,1936年11月下半月,他把暗藏在行装中的方志敏狱中文稿带到上海,交给了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夫人胡子婴。胡子婴转交给宋庆龄,①胡子婴:《转送方志敏烈士手稿的背景》,《人民日报》1982年12月17日。胡子婴回忆说,在章乃器被捕前四五天,一个与方志敏同牢的人找到她说,方在就义前把一本题为《可爱的中国》手稿交给他,要求他出狱后一定设法交给中国共产党组织。他说“我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你们救国会一定会知道的,所以转托你们了。”宋庆龄再转交冯雪峰。冯雪峰派人将方志敏狱中文稿的一部分妥善保存在上海某银行的保险箱里。

1939年上海史社、霞社先后出版《民族解放先驱方志敏》和《方志敏自传》,这是建国前国内首次公开出版方志敏狱中文稿。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出版公司于1951年10月将方志敏的狱中遗著《清贫》《可爱的中国》《遗信》的手稿影印出版,书名为《可爱的中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方志敏遗著的第一个版本。

毛泽东对汪东兴讲过:“方志敏在狱中的遗作,是一部赣东北地区人民革命的斗争历史,是一个共产党员革命意志、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写照,是不朽之作。”②转引自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方志敏年谱(1899—1935)》,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方志敏英勇牺牲已经八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高尚品格永远活在包括上海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中!正如他在《可爱的中国》所写的:

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可视为我对于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方志敏江西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江西银行
上海之巅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我爱江西奶奶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