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上唯一不容失败的“家”?

2019-02-19良实

山东国资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业者企业家华为

■ 良实

成功的艺术家,一生只要有一件作品达到创作的巅峰,就足以扬名立世、名垂青史。同理,歌唱家只需有一首流传最广的成名曲,画家只要有一幅惊世名作,作家只要有一部受到文坛认可的著作,就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相比之下,对企业家的评判却很“苛刻”,无论之前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一旦最后失败了,晚节不保,就会被认定为全盘皆输。

我们衡量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准似乎太过单一,只要企业规模越做越大,利润越赚越多,就会被世人认定为成功——这种判断本身就不公平、客观。

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中后期,国内有4 家有代表性的新兴通信设备制造商——“巨大中华”,在当时整个中国通信业资本短缺、技术匮乏、人才稀少的背景下,它们在外资通信设备企业几乎垄断的市场中奋力竞争,获得了生存空间。20 多年过去了,巨龙、大唐逐渐衰落,中兴、华为后来居上。但要看到,“巨大”(巨龙、大唐)前期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砺,为全行业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信心、思路等方面的基础,得益于此,才有了中国这一落后行业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兴、华为才能成功跻身全球前十的行列。失败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其实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之路。

无论是个人创业失败,还是企业经营失败,都是一种客观规律,应以客观的心态视之。二十余年前流行的管理学畅销书《基业长青》中提到的本该“常青”的企业,如索尼、花旗银行、摩托罗拉等,大多没能将辉煌延续。

企业和行业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企业家和企业,不应追求个体的永存,而是追求群体的永续发展,追求基因的代代传承。

因为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还是宏观形势的变化、技术的更新、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人类自己能够完全把握的,也不是企业家每次都能够准确把握和预测的。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通过追求第二曲线的增长,为保持基业长青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但没有企业家能够保证企业每次创新求变都能成功,每次都能准确地踩在时代的节拍上。

例如:10 年前,人们心目中,联想比华为成功;当下,人们又尊奉华为。早于华为3 年,联想是靠技术起家进入电脑行业的;华为是靠贸易起家,后来又走上了技术之路,从而一骑绝尘。因此,企业演化的历程是不同的,成败定论不能下得过于绝对。

我们更应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多种形式的。例如,诺基亚因苹果等智能手机带来的冲击,在市场上惨遭“滑铁卢”;进入5G 时代,诺基亚却凭借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逆袭,成为在通信技术积累上不逊于华为、爱立信、高通的巨头。同样的案例还有“胶卷巨头”——富士公司,它自2006 年开始大胆开拓新事业,最终转型为在医疗生命科学、印刷、数码影像、光学元器件高性能材料、文件处理等六大事业领域的“多面手”,成功挺过危机并持续发展壮大。

一些企业虽然经营失败,但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却获得了成功。例如,当年,摩托罗拉公司宣布大量裁员,却为众多国产手机厂商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

当前,如何正确评价一个企业或一个创业者的成败,是关系到国运和民生的重要课题。创新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只有给予企业家或创业者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才能鼓励和推动年轻人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政府才能更加高效地帮助创新创业者,老一代企业家也会更加被尊重,整个社会将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最终推动整个商业世界更快、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创业者企业家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