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邓州市畜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9-02-19杨灵娟
◇冀 潜 杨灵娟
畜牧业是邓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州作为农业大市,畜牧业如何做大做强,取得快速发展,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邓州市畜牧业基本情况
1.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邓州市围绕“稳定家禽产业、提升生猪产业、主攻奶牛产业、振兴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邓州畜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实现了畜牧生产的平稳增长。据统计,2017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65亿元,与2013年的53亿元相比,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5.2%。随着全市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其实现的增加值在农林牧渔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从2013年的28.8%,上升到2017年的29.5%。其中,生猪增速较高,存栏与出栏较2013年年均递增速度分别达到5.4%和7.3%。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邓州的猪肉和牛肉产量在全省十个直管县中均居第一位,羊肉产量居第二位,都超过了部分省辖市的总量,邓州作为全省畜牧大县的地位更加突出。
2.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邓州市畜牧业有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生猪产业、奶牛产业、肉牛产业和家禽产业,其中猪肉、牛肉和禽肉在201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中分别占66.3%、19.9%和8.9%,合计占到九成半。生猪产业:黄志牧业投资1.2亿元在都司镇建设的万头种猪场,目前已经成功引进200头种公猪、6000头种母猪,年可提供优质精液50万头份;邓州牧原已在九龙、陶营、都司等乡镇建设8个养殖场;张村、十林、罗庄等西北传统生猪养殖区,生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稳中有升。全市形成了以黄志牧业、邓州牧原、西北优势乡镇为主的三个生猪养殖核心区。奶牛产业:2013年以来,邓州市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的意见》为指导,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全市已建成畜位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场49家,奶牛畜位5.5万头。肉牛产业:在连续三年实施的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的带动下,肉牛产业异军突起,呈恢复性发展态势。肉牛存栏逐步稳定增长,全市现有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476家,年出栏肉牛22.2万头。家畜产业:全市目前年出栏家禽1500余万羽,以“好想鹅”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养殖一屠宰—加工”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3.循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黄志牧业的“生猪养殖一沼气发电一有机肥生产一蔬菜种植一沼液养藕”循环经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该公司的循环经济项目占地3500余亩,建设有沼气池6000立方米,800KW沼气发电机组2台,蔬菜大棚18万平方米,藕塘500亩,种植经济林木400亩,生猪养殖废弃物大部分得到利用。邓州市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料、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等于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年可加工优质饲料40万吨,出栏优质商品猪100万头。盛全观光牧场以“奶牛养殖—有机蔬果种植—奶牛文化科普—太极休闲文化展示”为主题,目前正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中。该场占地200亩,总投资8000余万元,规模建设奶牛养殖区、特色农业观光园、奶牛文化科普园和生态运动中心,打造豫西南观光农业第一场。该场建成后,将带动邓州奶牛产业发展上升到新高度。此外,2017年底成立的河南邓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倾力打造以生猪养殖为基础,集废弃物综合利用、沼气和光伏发电新能源、有机肥生产、土壤改良、特色种植、生猪屠宰、冷链物流、终端门店于一体,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邓农模式”。
4.优质服务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目前,对全市散养畜禽每年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月月补免,对规模场实行按程序免疫。二是建立了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养殖业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将育肥猪保险和无害化处理有机结合,与多家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育肥猪、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业务,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三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狠抓以畜牧养殖、生鲜乳收购、畜禽屠宰环节为主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四是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以河南邓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对投资50万元以上、新建可移动式环保型扶贫养殖小区(场)的公司予以奖补。
二、邓州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较低
主要是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水平低。目前邓州市距离畜禽养殖强县还有较大差距,原因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短,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联系不密切,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造成市场竞争乏力,制约了畜牧业快速发展。
2.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邓州市在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目前规模以上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利用率已分别接近80%和70%;但是规模以下的畜禽养殖户因受资金和养殖规模制约,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和利用率目前仅有25.1%和18.5%。规下养殖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养殖粪污直排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了环境。
3.养殖用地短缺
调研发现,畜牧业养殖用地难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散养、专业户饲养,还是规模养殖,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难问题。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在选址布局、购置设备、防疫、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加之用地手续过于烦琐,导致用地难问题更为突出。用地短缺,使养殖场户很难扩大规模,已严重制约了邓州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融资渠道不畅
从调查情况得知,不少农民对奶牛、肉牛和肉羊的养殖愿望比较迫切,现有的养殖场还想再扩大规模,但由于融资较难,无法实现。目前支农贷款中,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原来试行过的畜牧活体抵押很受欢迎,但现在已经取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贷款等国家提倡的新型抵押形式,尚未落到实处。多数养殖场户只得使用民间高息贷款,这样加重了养殖的成本和风险。当前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邓州市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有效指导产业发展
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紧紧围绕“稳定家禽产业、提升生猪产业、主攻奶牛产业、振兴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畜牧、草食畜牧和特色畜牧,努力打造邓州畜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品牌产业。家禽产业要以“好想鹅”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采用“龙头企业+重点农户”的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家禽产业发展,家禽出栏量应保持在1500万羽以上;生猪产业要以黄志牧业100万头生猪屠宰线为依托,示范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确保全市生猪常年存栏150万头以上;奶牛产业要大力提升存栏量,全市稳定在2.5万头以上,鲜奶日产达到90吨以上;同时提高泌乳牛比重,由现在的45%左右提高到60%以上;肉牛产业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好肉牛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确保年新增肉牛0.6万头以上。
为确保畜牧产量稳步增长,要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契机,扎实搞好畜牧养殖用地总体规划,合理界定全市畜牧养殖用地面积,切实解决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用地短缺问题。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
要加快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按照中办发[2017]38号文件《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要求,对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在项目资金、金融保险、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参与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推进新旧动能平稳持续、协同发力,鼓励畜牧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改进生产模式、提升产品档次、创建特色品牌等方式延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注重新功能的培养,创新流通方式和“互联网+畜牧业”模式,加强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促进电商与实体融合。
3.持续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继续加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改造,使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和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要扶持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完善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尽早达到省定标准。
4.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不少农民对畜牧养殖的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多数场户由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不得不放弃。建议制定财政收入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政策;创新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采取质押贷款、抵押贷款、联合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形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快金融组织创新,在引导各级金融机构作为畜牧业信贷服务主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争取村镇银行扩大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畜牧业,进一步拓宽畜牧企业和养殖场户信贷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搭建平台,吸引外商外资参与到畜牧业发展中来,借势借力发展邓州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