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在国企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2019-02-19马翔艳
◇马翔艳
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都建立在大量社会经济信息的基础之上,统计就是社会所有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统计分析工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已经从传统的信息资源和管理监督等职能拓展到全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成了企业管理工具。统计学方法是一种通过数学和概率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既能够对既往数据进行统计,还能预测数据发展趋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开创高质量发展之路,统计分析要在国有企业各领域经营、管理、决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基于统计分析过程看统计分析应用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性
首先,从统计结果的分析看必然性。统计分析必须围绕和运用一套科学的统计方法开展,统计预测是确保各企业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和重要前提,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所有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可得出统计结果。对比统计预测和统计结果,客观评价和检验经营决策的执行成效,及时引正纠偏,理性作出科学规划,制定科学目标和明确发展方向。
其次,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看必然性。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因素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情况能通过统计分析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比如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效益等动态性指标数据;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也能通过数据收集、统计调查整理后直观地展现出来,比如市场信息、供求变化、相关方的满意度、企业服务的满意度等。对所有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加工、调整、延伸、对比、计算和分析后,就能进行科学的预测预判,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再次,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看必然性。统计分析是国有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作出科学决策,及时引正纠偏的依据。各企业单位在国家统计法律法规要求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统计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和提出统计分析的高标准要求。统计分析不仅注重事前分析,也重视事后总结分析。正是因为如此,企业才能及时地发现自身不足,比如以各单位生产活动为统计分析主体,分别从生产、供应、销售、人财物等方面展开评价,全面细致地找出企业经营活动的问题所在,通过对环境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和优势,如此才有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前景和下一步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制订更优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案,弥补内部不足,挖掘内部潜力,控制生产消耗。
最后,从统计决策看必然性。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是否正确,统计分析结果可作为检验标准。判断决策的正确性需要综合各方面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来体现,通过统计结果的信息呈现,为企业下一步的经营决策提供最新的数据依据。
二、统计分析应用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具体作用
(一)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战略发展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的走向。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包括战略调查、战略提出、战略咨询、战略决策等阶段。战略调查能得到关于目前市场需求及潜在需求、目前生产资源及潜在生产资源、目前自身优势及潜在自身优势等相关的主要统计信息。战略提出是在战略调查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进行战略提出。战略咨询对战略草案进行专业性的评估以及修正,这个过程需要依赖于各种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有了前面三步的统计分析,融合企业内部条件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的发展战略决策将更具科学性、发展性。
(二)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包括生产计划决策、生产组织决策和产品质量决策等。产品要实现销售,市场是先导,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为了及时地对产品结构和标准进行调整,必须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总量,这是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还必须秉持服务客户、服务消费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综合进行分析研究,依法有效作出决策。由此不难看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没有统计分析、市场调查和统计预测的参与下是无法开展的。
(三)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销售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销售决策包括产品定位、产品价格、销售计划、推销与服务、销售组织和销售业务等方面的决策。不但要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还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不仅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企业内部的动态指标,比如生产、经营、技术、质量和劳动等,还要了解市场内同行业的多项指标,比如需求变化、产品产量、价格与品质、商品供应状况、市场占有率、相关方等。通过统计分析对比后,各单位就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且具有发展性的销售目标和促销策略,以便在扩大老市场的同时开发新市场,一步步地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销售效益。
(四)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方面的决策主要包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财务收支平衡、采购与库存、资金筹措、财务计划、财务决算等,财务与统计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些决策任务,都需要统计分析手段的运用才能在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让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正确的行使和有效发挥作用。
(五)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决策内容主要包括职工培训、职工薪酬与福利、劳动人事组织、劳动人事计划、劳动人事调配等,保证以上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在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和经营目标变化的基础上,这两方面的内容变化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计划,而这些内容都需要统计分析工作来实现,进而为企业组织未来发展所需人才提供参考。
三、如何发挥统计分析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转变统计分析角度,拓宽提供决策服务领域
经济市场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市场主体是利益主体和执行主体的结合,成为决策主体的企业也将承担所有的市场风险。就当前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工作内容而言,尽管能大体反映出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情况,但也仅限于满足了政府部门的要求,而新时期下的烟草行业统计分析需求,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因为随着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对外部环境的掌握就需要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此,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变统计观念和角度,以保证和提升企业利益为出发点,调整统计服务的方向和范围,转变制作统计报表的目标观念,树立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观念,做到为地方政府部门服务和企业管理需要的有效结合,进而才能在后期的生产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用统计数据正确指导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二)科学设置统计机构,建立决策服务组织保障
由于企业的每一个经营决策都是建立在掌握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的,需要更广的统计范围和更具体的统计内容,因此国有企业有必要根据情况设立统计机构或专职统计人员,为满足统计工作要求建立组织保障。科学设置统计机构或专职统计人员,有助于让统计分析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当今国有企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合理预测大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所有情况的掌握都要依靠统计工作,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将所得结果服务于企业决策和管理,同时在统计分析过程中监督经营决策和指令的执行情况。
(三)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创造经营决策前提条件
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完整深入地对生产经营和经济状况进行监督和反映。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能让国有企业更加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堵住漏洞,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方向进行预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增长,统计指标体系的持续完善和细化是很有必要的。
(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丰富统计调查具体手段
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统计分析乃大势所趋,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分析结果的精准度,原始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等深加工后被定量分析、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全面地挖掘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除此以外,还要在统计分析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统计调查手段,对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进行综合运用。
(五)重视统计业务素质,提升统计决策服务水平
高质量的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较高要求,这不仅需要统计人员从自身做起加强业务学习,还需要企业重视对其的培训教育。统计人员应积极投入到为本企业管理、决策服务上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预测、监督等各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