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2-19黄栋林

新农民 2019年26期
关键词:药农中药材药材

黄栋林

(宜丰县绿色食品发展办公室,江西 宜春 336300)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中药材背景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将中医药强省作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目标。2018年10月宜春市出台了《宜春市实施百万亩中药材种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加快建设“三群两谷一带”产业工程,全力支持我市“中国药谷”建设,捍卫“中国药都”正统地位、擦亮“中国药都”金字招牌。2018年12月宜丰县也出台了《 宜丰县中药材种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666.67hm2的种植任务也下达到了各乡镇(场),省、市、县也相应出台奖励扶持政策。

1.2 面积品种分布情况

2017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33.33hm2,2018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40hm2,达到473.33多hm2左右,目前有中药材面积约1133.33hm2,其中2019年9月份止新增626.67hm2,66.67hm2以上的基地有3个(宜丰县肆博业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77.33hm2、宜丰县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70hm2、宜丰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98hm2),33.33hm2以上的基地有3个,药材品种主要有黄柏、金樱子、虫草、石菖莆、迷迭香、罗汉果、瓜蒌、八月瓜、金银花、紫珠、黄桅子、枳壳、皇菊、白术、莲子等。主要分布在潭山镇、芳溪镇、天宝乡、澄塘镇、棠浦镇、石市镇、新昌镇、双峰林场等乡镇(场),全县16个乡镇(场)全部有中药材种植,覆盖率达100%。

1.3 种植经营主体情况

全县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25个,其中2018年以后成立的有17个,主要分布在潭山镇1个、芳溪镇5个、天宝乡1个、澄塘镇2个、棠浦镇3个、石市镇1个、新昌镇2个、黄岗镇2个,种植面积约占全县的80%,目前经营模式主要以订单为主,品种较多、较杂,多年生山地种植为主,有部分套种,主要是油茶林套种,价格基本随行就市,有部分订单有保护价。

2 存在问题

(1)市场行情变化大,价格不稳,种药材的效益不是很理想,导致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不高,面积小,规模不大,造成药农增收难,甚至亏损,阻碍进一步扩大发展。例如:

①虫草种植效益

虫草种植在我县属首次,由于没有经验,技术欠缼,今年花桥村、石埠村、花田村等地种植的虫草杂草丛生,基本上失败。

②罗汉果种植效益

投资成本:大约在3300元/667m2(种苗650元/667m2,打棚材料、农药及人工工资1000元/667m2,肥料1100元/667m2,田租 450元/667m2,耕田工资100元/667m2),产值:4500元/667m2(约10000个/667m2,每个平均0.45元),纯利约1200元/667m2。

③黄栀子种植效益

受市场行情影响,2017、2018年的黄栀子价格偏低,药厂1.3元/kg收购,请人摘的工资都要1元/kg以上,干脆不摘,药农没有钱赚,甚至要亏本。

(2)本县制药龙头企业少,药材基本外销,产业链短,不能很好的发挥种药材的经济效益。如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目前为止,在宜丰没有基地,所需药材全部外地采购。

(3)目前,发展中药材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药材良种繁育投资大(投资至少在10000元/667m2,包括配套设施),技术要求高,县内参与育苗企业、农户少,传统方法育苗,技术还跟不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如宜丰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简单的育了广东紫珠苗,也基本上成活率低,成本高,处于亏损。

3 发展优势

(1)宜丰生态良好,四季气候分明,土壤肥沃,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800mm,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和发展,具有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2)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我县是一个山区小县,全县野生植物品种丰富,特别是道地药材品种,据1989年编印的《宜丰县志》记载,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近400种,比较出名的中草药有草珊瑚、山豆根、夏天无、南山楂、麦冬、乌药、葛根、百部、女贞子、十大功劳、黄栀子、白芨、金樱子、黄精、粉防已、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等。

(3)绿色有机中药材发展基础牢。宜丰是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江西绿色有机食品十强县、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三品一标”认证123个,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原料基地面积达3.5万hm2,打造绿色有机中药材基础好。

(4)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为积极响应宜春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强攻工业的支柱产业、全面振兴“中国药都”的号召,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2018年12月县政府出台了《宜丰县中药材种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方案中明确了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并成立了宜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4 发展对策

(1)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华运作”的要求,采取“公司(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合理流转土地,推行“订单种植”,以大田种植、良种繁育为主要模式,初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产业发展格局。

(2)大力推广道地中药材种植。在稳定现有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适度扩大黄桅子、吴茱萸、车前子、枳壳(三子一壳)的种植面积。根据宜丰的地理气候条件,推广粉防已、金樱子、白芨等道地中药材种植,扩大规模,打造品牌。

(3)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及举办专题推介会、农产品展销会、文化体育旅游节庆等活动,全方位推介我县中药材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多视角宣传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和先进典型,不断提升我县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中药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4)加大对高层次中药材专家、学者和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和合作。对我县药材种植企业、大户和药农进行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本土种植、加工、销售人才,为药材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5)加大药企龙头企业、药材经销商的引进,延长产业链,降低中药材种植风险,增加药农的收入,增强药农的种植信心,稳定好市场,并利用宜丰的优势突出1~2个主打产品,通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建立我县的品牌,把产品推销出去,推进我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化。

猜你喜欢

药农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我欲为人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