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COT 试验:秋水仙碱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获得良好效果
2019-02-19陈涵
陈涵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通常伴随着强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一方面有助于启动免疫系统,清除坏死的组织,快速形成瘢痕组织;另一方面炎症反应也是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室扩张和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2019 年11 月16 日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中,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的Jean-Claude Tardif 教授报道了他们在传统药物方案上加用抗炎药物秋水仙碱获得的良好治疗效果,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1]。
这项名为秋水仙碱心血管预后试验(colchicin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rial, COLCOT)的研究由加拿大魁北克政府、加拿大卫生研究院和慈善基金会资助,旨在研究新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低剂量(0.5mg/d)的秋水仙碱抗炎治疗能否进一步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共有来自12 个国家、167 个中心的4 745例急性(起病30d 内)心肌梗死患者参与了试验。患者按1∶1 随机分配至加用秋水仙碱(0.5mg/d)或加用安慰剂治疗。最终秋水仙碱组分配到2 366 例患者,安慰剂组分配到2 379 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0 岁,女性约占20%,约一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从发生心肌梗死事件到被随机分组之间的平均时间为13d,参与者中93%的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接受了血管成形术。此外,99%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98%的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9%的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试验采用复合终点事件作为主要终点,其指标是患者从随机化后发生心血管死亡、需复苏的心脏骤停、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或因心绞痛需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而紧急住院的时间。研究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约为23 个月。在秋水仙碱组中,主要终点指标为5.5%,安慰剂组为7.1%,秋水仙碱组较安慰剂组降低约23%(风险比:0.77;95%CI:0.61-0.96)。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进一步分析以上5 种终点事件,发现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比为0.84(95%CI:0.46-1.52),需复苏的心脏骤停风险比为0.83(95%CI:0.25-2.73),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风险比为0.91(95%CI:0.68-1.21),非致命性卒中风险比为0.26(95%CI:0.10-0.70),因心绞痛需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而紧急住院风险比为0.50(95%CI:0.31-0.81)。在不良反应方面,大家所熟知的秋水仙碱所致的腹泻情况,在秋水仙碱治疗组发生率为9.7%,而在安慰剂组为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
COLCOT 是一项大型,简单明了且设计合理的事件驱动型试验,其结果表明,适当的抗炎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发心血管风险。之前也有一项关于抗炎治疗的CANTOS 试验,抗炎药物卡那单抗(canakinumab)可降低15%的相对心血管风险。但是,这种单克隆抗体药品的售价极其昂贵,且是注射制剂,最终未用于心血管病领域。而且,甲氨蝶呤的临床试验中也未能观察到心血管方面的获益。秋水仙碱作为经典的口服抗炎药物之一,目前仍常用于临床治疗痛风、心包炎等,相比研发新药物,对于减轻公共卫生负担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目前该研究团队已计划开展COLCOT-T2D 试验,拟观察在10 000 例无已知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秋水仙碱预防心血管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