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

2019-02-19吴章贵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维教师学生

吴章贵

(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1745)

心理学上讲“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为问题能引导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老师提供的认识条件,通过判断推理,去弄清新问题,并就老师指导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开拓思路,增长知识。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融合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有疑到无疑,学生认识就能不断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正如宋代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信息处于双向交流,而且交流速度较快。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回答问题,并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可以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一定的总结评价或指导,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就自己的认识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师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此外在经常性的问答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敏捷思考、迅速回答、不断探求的学习习惯。因此,提问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

然而,据笔者调查,语文课改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使用问答法,但多数不尽人意。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提问法的运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知识,而不鼓励他们在未知的领域中去创新,这样会使学生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最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及规律的研究,提问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粗放性的提问,实效不高,并使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重蹈传统教学的复辙。再一方面,教师缺乏对提问,答问,评问技术的研究,不能掌握问答法的技巧和规律,出现提问难度不当,时机不宜,方法欠妥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对传统的提问法予以创新,坚持以下提问法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语文课堂提问的整体性原则是由语文学科本身性质决定的。一课就是一个整体,不是语言材料的杂乱凑合;一个单元又是一个整体,不是文章的无序拼凑,它们有着自己的内在联系,反映编者的意图,体现课标的要求,组成了某一学段的统一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任何一个整体都有具有其特定的内在结构,整体优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只有从整体去考虑局部,局部才有意义。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要注意。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本身作出结构分析,掌握其内在联系,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作出提问的设计。这些提问要体现出严格的教学结构和知识结构,然后明确哪些提问组成轴心,哪些提问组成旁枝,彼此之间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呈阶梯性的系统序列。让学生由浅入深拾级攀登。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从统筹处理“学习对比写法”的整体要求出发,再由不同的侧面来体现这个单元教学的总要求,落实到局部的每一课上,从而实现整体目标。《一件小事》从心理对比设问,《变色龙》从语言对比设问。《第二次考试》从两次考试情况对比设问,《最好的顾客》从买花圈前后言行对比设问。这样提问设计达到了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目的。既有统帅,又有兵团,兵团按帅意图作战,完成单元战略任务。一个单元如此,一篇课文也是如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受基础之上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提问设计如无整体性,问题往往支离破碎,琐烦繁杂,缺乏主脑,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节奏也会显得不明快清晰。

其次,教师要探寻教与学的结合点,以高质量的问题提领课文的诵读、分析和理解,并不局限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依照单元教学的特点,宏观的把握语文教学法,在较大范围内选择最佳突破口,以期解决一单元乃至一类文体众多篇目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如高中第五册课本第一单元是个文学评论单元,三篇课文尽管有的从某部作品着眼写人物和结构,有的从某种文学现象漫议其发展及规律,有的从几首小诗着意谈情节和语言,但是,它们在内在结构上却都有一个述——析——评的关系问题,从这方面设问,便可一石三鸟,较理性的把握文学评论的写法和要求。高中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古今中外,节选单篇,不一而足,而把它们中间的一些篇目如《祝福》《药》《守财奴》《母亲》《夜》和《一碗阳春面》等,都在一定层次上反映了两代人的情感依托和交往经历。抓住这一共同点,设置有关两代人如何交往方便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探寻两代人诸多交往中的不同点,那么,洋洋万言的小说便云集在学生的心中,供其评点比较,而最终归附到自已的座位上。祥林嫂视阿毛为太阳,而一旦失去便周身寒彻;华氏夫妻视小栓为命根子,愚昧、落后中送了矫儿性命;夏瑜的宏愿与母亲都无法沟通,以致母亲为他上坟时羞见外人;老葛朗台一生只为金钱,瞒与骗是他向欧也妮表露的父爱;巴维尔是母亲的骄傲,妮洛夫娜甘愿为儿子所从事的事业赴汤滔火;老妇人理解女儿女婿的抗争,抚养遗孤以表对革命战争的支持;北海亭面馆里出现的母子三人,相亲相濡,互勉互助,谱写了一曲人身的奋斗歌。如果充分利用上述切入点开展比较阅读,这些散金碎石般的篇目便得以重新组合,进而连辍成精美的整体了。

2 协同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汉语注重意会,讲究神韵,侧重感受和体验。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言的品味、意蕴的咀嚼和内在规则的体认,决定了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理性的剖析,更离不开感性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注重双脑的协同。

从语文教学内容和目标看,语文教学不外乎将隐含的经验类信息转化为外显的编码化信息,以及将外显的编码化信息转化为新的隐含类信息。这两个过程均离不开学生自主性的“悟”,要促使学生对言语活动的内容“言”与“意”之间产生顿悟,教师提问必须问得巧,问得曲,教师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呈现在学面前,而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变平面化思维为立体化思维。立体思维方式表现在:整体把握,宏观调空,双脑协同,使脑能形成一种“突破性思维之场”,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立体化思维”的建立,一方面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创造性与人生价值的、相结合的产物。它要求我们始终聚焦于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枝节问题;要求集中注意力关注“脑能应有状态”,追求更好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作为“历史人”“现代人”的状态,更应着眼于学生“未来人”的状态,想象学生未来“脑能应有状态”,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脑能应有状态”。

3 系统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由彼此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是按一定的结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的,系统各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层次性,各要素只有各得其位,系统才会发挥最佳功能。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独立完成智力方面的任务;另一种是最近发展水平,即依靠现有的水平,儿童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必须依靠教师或集体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些理论,教师设置问题时,必须使问题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同时不论是哪一类型的问题均应该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使学生由现有发展水平,发展甚至超越最近发展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必须注意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实施提问时,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化“大步子”为“小步子”,把大问题分解成彼此关联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大问题的目的。于漪老师对《七根火柴》第21节的提问设计是:(1)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2)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两个是表层问题,其用意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3)这些言行显示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4)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是什么?(这两个是深层问题,其目的是突破记忆与模仿等机械思维的束缚,鼓励学生直觉与灵感,让学生在顿悟中领会言语作品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这一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后一问句的焦点以上面问句提供的信息为依托,层层递进,有效地解决了文章主旨是什么的问题。

其二,变“小步子”为适当的“大步子”,即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整体的宏观的层面把问题提得“大”一些,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有位教师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信陵君是爱国者还是通外国的卖国者?”这个问题的抛出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4 具体性原则

具体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教学中两者交错使用,使课堂教学呈现明显的逻辑层次。所谓“具体”指提问要小巧,要从一个既和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一定联系而又易于进入答题状态的切口入手,这个切口绝不是信手拈来的片言只语,而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充分考虑的勾联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的通道。切口具体小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了一座通向探索未知的桥梁,容易入题,思维不易阻塞,并容易被激活。要做到提问的具体性,应该注意:

首先,教师提问的切入点要“以小见大”。这一点取决于教师对所教课文的体会深与不深。体会得深,提出的问题就具体、深刻;反之,体会得浅,提出的问题就空洞、浮泛。一篇课文,可设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选择具体而小巧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具体小巧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的。如《孔乙己》教学,可供选择的切入点很多。可从孔乙己的名字入手,亦可从孔乙己的“好吃懒做”入手,还可以从对孔乙己的嘲笑入手等等。更有甚者,有教师从孔乙己的“手”入手,上课伊始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的手都有些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大都能归纳,孔乙己的手是“代人抄书的手”,是“偷东西的手”。是“端酒的手”,是“蘸酒写字的手”,是“代脚‘走'路的手”……在此基础上,教师即时引导学生理清线索,正确排序,文章的情节结构就出来了。然后,缘“手”的变化,引导学生去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及造成其悲剧的原因。具体而小巧的问题,引出来的却是人物描写及主题的大问题,学生容易感到学有所获的欣悦。

(3)网络阅览学习数据。网络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和阅览的信息和内容,同时因互联网的实时性特点,学生能够接触最新的政治经济政策、科技进展、商业模式、商业理念,与时俱进,与学生产生碰撞,就会激发起新的创意。网络阅读学习数据可以包括参加在线网络课程相关数据、检索数据、关注热点等,这类数据可以由相关平台获得。

其次,教师提问要注意结合课文体裁类型,使问题具体可感。说明文要注意其趣味,记叙文要理清其线索,议论文要沿着思路去领会其哲理。如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只要抓“看”和“识”两字设问,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弄明白看什么形态的云,识怎样的天气变化,在学懂课文的同时,丰富一些气象知识。《猎户》一文,抓住一个“访”字设问,便可理清全文线索,而围绕这一线索或明或隐,或详或略,或可见可摹,或仅闻仅忆三位不同年龄、活跃于不同年代的猎人便也赫然显见。这时,他们作为“这一个”也许并不重要,学生们所感觉到的应该是“猎户”这个豪放、勇猛、技艺高超且疾恶如仇的群体。再如议论文《论积贮疏》,重点放在理清思路的设问,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一段一个意思,先说存贮粮食的重要性、次讲缺乏粮食的危害性,再谈怎样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储备。顺着这种层进思路,我们既领略到贾谊透过“文景盛世”而看到危机潜伏的远见卓识,亦可体察到作者忠君直谏、爱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提问要有目的性,通过提问使学生“学问。”教师提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和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在与言语作品交流的过程中既长“学问”,也学会“问”。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首先应针对将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地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并进行深层次地挖掘。然后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也将解决问题的目的一个个深入思考。这样,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思维条理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增强思维的广阔性与自觉性。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作为接受者总是以提问者身份出现,而作为文本则以对答者身份出现,双方建立起的是问答的伙伴关系;而理解就是通过对话、问答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所谓视界是一个从已有知识框架出发所能理解的可能范围。读者不断从自己已有的视界出发,进入文本的视界,形成一个既非文本的新视界,这样学生才能具有新的创见的可能性。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使阅读、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淡化他们的学生意识,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生活意识。教师帮助学生学“问”,通过提问可以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距离,使学生进入到作家设计的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大胆发问,在“问”中建德、长知、启智。

再次,教师提问小巧具体并不是肢解课文,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剪裁得残绢碎帛,难以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一堂课设问太细太多,难免流于浅陋和滥造。提问的具体性要求教师的提问宜精不宜多,宜聚不宜散,宜具体不宜空泛。鲁迅先生的《祝福》是篇较长的作品,如要面面俱到,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定得太庞杂,没有五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若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只需设计两个具体问题,全篇重点已成掌中家珍。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个最不幸的女人?”由此理清她的身世、处境和遭遇——丧父、丧夫、丧子,被婆婆卖,遭大伯遣,受鲁家怨,遇乡邻戏,逢柳妈吓……凡此种种,涵容了一个旧中国的女人所能遇到的所有不幸。在此基础上,便可提出第二个问题:“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通过讨论,学生们亦能懂得:杀害祥林嫂的绝非某个人,而是整个封建制度和由这个陈腐温床繁衍出来的一切畸形的思想。这样一来,教师不必讲得太多,也不必问得太多,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聚焦的模式,课堂教学自能活泼、生动起来。

5 创新性原则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刺激学生学习情绪,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多维的和深层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创造性,要标新立异,即要新颖、生动、有趣。陈归、刻板的、乏味的问题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而过难的偏激的设问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无端紧张、焦虑而抑制思维的畅通,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提问要有创新性,需要注意:

一是对课文跳跃部分进行填补。如《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一段写得简略,设问时,可叫学生设想,鲁迅先生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对鲁迅说了些什么?鲁迅先生又怎样说?最后鲁迅是怎样告辞的?通过想象,要求学生按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情境对情节进行补充。

二是对课文内容作合乎逻辑的发展。如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体味:

A.若瑟夫父母对于勒的评价和称谓:①于勒来信之前;②于勒来信之后;③于勒再次破产之后。

B.若瑟夫父母神态的变化:①想象中的神态;②实际相遇后的神态。作了口述探索之后,要求学生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他故意试探兄嫂的,那么,兄嫂发觉后,将会作出哪些作呕的表演?

三是提问的多角度性,多层次性,但又要做到目的单一,导向明确,叙述风趣。角度新颖,富有创造。而且能够诱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方向,运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旨在获取不同的正确答案,而不只是一个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在问题所在蕴含的各种答案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如学《故乡》,可激励学生发问:“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可不可以不写?”然后欲褒先贬:“这个问题是怪呀,连老师也没想到,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呀?”“因为她是女的,女的与男的不同?”分层地进行导向,启发学生,终于让学生自己弄懂:杨二嫂与闰土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外貌不同,然而20年后生活景况更差却是相同的事实,表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典型人物来共同表达中心的。如学《孔雀东南飞》时提问:“为什么要安排刘兰芝对兄长逼婚一节?去掉这一节,让刘兰芝在兄长通婚时就自杀,形象岂不更刚强?”问题设计切合青年人思维实际而又新颖,有趣,极能引起学生论辩的火花,拓展思维,加深对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的印象。这样,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质疑,探胜,求新,导思,谋异、评述,图变,出奇,索巧的训练,是提问要有独特性。从教育的过程看,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教师、同学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并且其内部的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技能系统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协调,初步与教育的外在要求保持一致;创造性教育要求教育能够创造性地成为个性鲜明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遵循独特性的原则,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所谓“统一性”,是指教师设计问题时考虑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求同。所谓“多样性”则是指培养目标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具有灵活性。过于求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过于存异,又不利于正确答案的得出。二者只有和谐统一,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6 技巧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更能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目的。这就是提问的技巧性原则。提问要有技巧,主要指:

一是要有启发性。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因素,要善于创设启发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已》开始时提问道:“凡是读过鲁迅先生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已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已。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当我们读《孔乙已》时,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已》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便形成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二是要善问。我们课内是异步教学,问为什么,问到什么程度,问谁,什么时间问,这都要认真考虑。提问,除了围绕教材重难点外,还要提学生容易忽视的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问要包含矛盾,不要提那些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提问内容要有层次性,对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选择不同水平学生回答,提问要自然,及时掌握火候,推动学生思维进展。提问时,态度要和蔼,语言亲切,具有幽默感,并适当配合“身体语言”。

三是要有分寸。教师要充分估计到在诱导提问下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得体地提出问题。《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因此,分别提问时要顾及对象,难度大的问题,提问优生;难度小的问题,提问中差生。在学生回答不出时,要分散难点,启发学生顺藤摸瓜。也可以提难易程度并含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照顾范围就更大。教师提问,应先抛砖引玉,投石问路,促进学生思维为原则,既不使学生感到答不出来,又不会使优生感到简单化,这是我们设计各类提纲时必须注意的。

四是要讲究回答艺术。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这种“叩其两端”,即指出问题的正反两面,让发问者开动脑筋,自己求答。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要急于作答,可用反问形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实际在的反问中,许多问题就已解决。

五是教师提问时,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据心理学研究,如果学生直接用他现有的知识回答问题,这较多靠记忆,而不是思维;当提出任务须借助于学生尚未掌握知识解决时,有效思维也不发生;当提出的问题学生能用原有的知识解决时,说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且能运用知识,学生的问答,往往是零乱的,不完整的,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指导学生一一订正,分辨回答中的利弊,指导学生学会作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六是教师要把握学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思想情绪,方法习惯等要深入了解,这与提问的技巧是很有关系的。只在认真研究,仔细洞察,分析和把握学情,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才能把握学生课堂心理流向,因情设问,因人施问,才能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课堂上千变万化的情况,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从而取得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7 民主性原则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双边活动,要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必须贯彻民主性原则。提问的民主必性原则指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难度应在中等程度左右,保证80%以上的学生能自己回答问题。既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又能推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整体提高。如果问题设计面向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兴趣锐减,课堂便成了少数人的天下;问题设计偏易,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教学徒费时间,也热闹不起来。

二是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个“平等”是学术讨论面前的人人平等,是闻道上的人人平等。如果教师认为真理在握,以法官身份判定一切,生动活泼的答问局面难以形成。教师要不拘泥己见,用现成的答案去匡正学生,而要尽可能的引用学生的回答来作结,让学生感觉是自己探索的成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借问提问,还问于学生。”注意学生课内外的提问,把学生提问组织拼合,重新构思,组成系列,交还学生,上课问答。经过教师组织拼接的问题,思维层次高,无疑对学生是很好的启发,是方法的授予,是第二次学习;而问题的重新组合排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浏览众多学生的提问内容,无疑是一次课堂深入的学情洞察,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怎样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和从学生中收集问题呢?如①开始上课几分钟的个人口问;②课前的个人笔问;③学习研讨的发问;④个别指导和分类指导中学生的问;⑤作业,改错中的问。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诸多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的源头活水。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指导时引用;稍有不足的问题,修补剪接后再用;暂时不宜回答的问题,课后讨论;突出或唐突的问题,进行转借和冷处理。这样,使课堂提问充满诱惑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思维教师学生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