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以新疆为例

2019-02-19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供给新疆

赵 燕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形势迈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简称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经济增长路上的指路灯,引导后期经济增长趋向,但随着政策的逐渐出台,供给侧改革中的问题也日趋明显,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第一产业规模庞大,影响力大,但供需不平衡,不协调,金融-信息数据-产物没有形成有效平台,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等等都是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第二产业也存在构局不合理,部分产品生成过多,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也是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第三产业规模数量逐步扩大,营业额成折线式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但基于新疆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首要目标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经济增长相对于其他地方有所限制,新疆还存在经济总量小,工业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此外,新疆地广人稀,土地利用面积较小,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高素质人才占比较少等特殊情况。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疆产业供给现状分析

中央经济会议的召开,为全国经济指明了方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在响应国家号召,紧紧抓住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革命。据悉,新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又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地区,援疆支教、下乡扶贫、访惠聚政策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使得新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生产效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都为新疆经济快速成长供应了有利支撑。经统计,全疆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9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7:27.5:67.9,第三产业占比日益升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当前新疆三次产业供给的具体表现为:

(一) 农业供给力充沛,但缺乏有效需求

新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林业发展较为缓慢,南疆主要以棉花生产为主,北疆是水稻、棉花、红花、油菜花、打瓜等。新疆土地面积大,荒漠化水平高,对于生产棉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将实现全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相应国家改革政策,推出的土地三权改革政策逐步推广,大大改善了新疆落后的发展局面。新疆是瓜果之乡,出土的瓜果日照时间长,口感别样的好,但瓜果销售市场不足,仅靠新疆本土人消费,是远远不够的,每年瓜果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损耗,农民收入也随之下降。

(二)工业供给需求乏力 ,但部分供给过剩

长久以来,新疆工业以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为主,据统计,按照当前煤炭的消耗量,新疆煤炭储存量还够近50年的开采,克拉玛依的石油同样也是如此,但开采成本高,人力耗费量大,危险程度高,污染严重,原材料质量不高等等,使得工业化发展逐年呈现下滑趋势,钢铁、煤炭、石油供给过剩,出口贸易不景气,企业产业大量裁员。轻工业规模比例较小,当地政府结合中央的相关文件及因地制宜的政策,在我的家乡,喀什疏勒县建造了大规模的纺织厂,一方面解决了下游棉花产业的直接收购,减少其中间商赚取差价缓解,成本大幅度降低,另外一方面,纺织厂的建造为当地许多年轻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机会,为国家脱贫攻坚计划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目前,新疆工业呈现出大量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供给不足;原材料半成品、深加工产品少;低端产品少、中高端产品低供应等特征。

(三)现代服务业供给需求提升 ,但有效供给乏力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新疆当代服务业成长步伐加快,规模迅速扩大。以旅游业为例,全疆全年接待旅客10725.51人次,比上年增长32.4%,旅游总收入18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市场前景无限,人次比例还不断增长,但是新疆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很多都是进几年刚发展起来的,发展不够完善,未能满足全区人民对生活品质的理想追求。总体来说,新疆现代服务业呈现供需加速提升,但有效供给动力缺乏,中低端产品居多。

二、新疆产业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供给跟风化严重,特色产业逐渐被其他产业所取代

新疆奇特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农业发展不能像南方地区那样单就规模定输赢的道路,特色农产品更具有风俗特色。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从品种选择看,新疆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品种优良早已不在话下,正是这种瓶颈式的规模使得农民对棉花种植不抱有希望,本地官员也抱着什么产品挣钱,种什么,没有把机会成本纳入考虑的范围;从内部结构看,新疆因特殊的体制,存在兵团管理与市政管理双向化,两者互不相干,使得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二)工业供给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缺乏增长动力

据新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统计报告的统计,工业按三大门类划分,采矿业增长4.3,制造业增长4.5,电力、热力、燃汽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7。但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速为零,重工业增长7.5,对比来看,新疆注重重工业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这种高重视重工业,轻轻工业的发展模式与前苏联极为相像,过度关注重工业发展,生产高污染、高耗能、高工序的产品为新疆子民发家致富找到了源头,但一些轻工业的产品却需要花费高价钱去购买,前苏联的解体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在发展工业时,要以自己的特殊资源寻找可靠地具有国际竞争力发展方式,但同时不能忽略中低端产品对我们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新疆矿物资源丰厚,工业企业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为主。

(三)现代服务业有效供应不够,服务质量不高

随着人民生活档次的上涨,服务也变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众所周知的假期“五一”、“十一”在各地都人满为患,出行基本看人。新疆目前为止5A级景区就有9处,每年游客量大幅度增长,据悉2015年全疆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097万人次,增长12.1,2017年接待人次高达10725.51万人次,增长32.4。旅游人次的大幅度增长,为新疆经济财政收入创造不小的财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升华,旅游业中呈现供应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局面。具体来看,一是景区路线唯一,没有可选择的其他路线,游客们大多以目的地参团路线为主,遇到人流车辆高峰期时,堵车情况相当严重。而是旅游景区两两之间距离较远,没有设定好的一条龙式服务。游客们大多2-3天只能观看某一个景区,并且设施配套不足。二是配套服务和产品研发不足。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产业升级建议

(一)着力促进农业稳生产,精加工

新疆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6,但实际有效种植面积并不理想,新疆着重是缺乏水资源,在新疆多少年来的不懈努力下,大规模的戈壁沙滩变成良田,山上积雪融化用以灌溉山下的农庄,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边疆人民。目前新疆农业生产应稳定产量,重点抓棉油产量,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天山以北抓畜牧业生产,天山以南抓种植业生产的生产方式。

对于瓜类和水果产业, “公司+农户”的主要形式应该是持续向 “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高级形式转变,为新疆瓜果产业逐渐做大做强提供一个有力的后台保障。新疆对于瓜果的培养应发挥土地、阳光、水资源优势,科学培育新疆特色瓜果品质,打造新疆瓜果产业精品。

(二)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一条龙模式

1.以需求方为指引推进新型资源能源产业升级,我国中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人口密集,资源能源储备较少,与之相反的是内陆地区的这些劣势正好是新疆的优势,西气东输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新疆能源企业将多余能源采用招标竞价的方式交易,扩大新疆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以打造轻工业特色化为方向,大力推进新疆烟酒糖盐的特色生产,挖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扫描消费者的需求盲点。持续推广新疆雪莲烟的市场,将过滤、麻醉、释放等多种精神上解压的作用运用于雪莲烟的生产过程当中,做出具有新疆特色的产品,增加市场推广力,赢取消费者认可度,逐渐丰富和完善“雪莲”特色品牌。努力改善酒品质的口味,推崇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乌苏酒业。糖与盐市场基本饱和,着种在于品种多样化与个性化。

(三)着力促进旅游业“高品质精品游”

1.打造“疆域文化”的幸福旅游城市。据统计,新疆人民的政治幸福指数与全国相比,位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压力小,精神层次面丰富。把一带一路的思想、民族的朴实、脚踏实地办事的文化传承下去,吸引更多国内外前来旅游的游客。重点打造区域文化旅游精品示范点,比如喀什古城,那拉提草原,胡杨林等5A级国家风景区,发展高端现代旅游、科技旅游和民俗旅游产物,并开放个别景区示范点,突出历史和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形成“地域文化”旅游精品。

2.打造集当代经济度假和休闲度假于一身的“大美新疆”。着重依托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伊犁河、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自然景观将新疆刻画出一个以乌鲁木齐为人才聚集地的现代经济金融中心,整合周围公园和景点。

3.创造以“健康新疆”为主题的生态健康旅游精品。重点打造生态健康旅游精品示范点,创建生态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四)着力建设“渗透深、覆盖全”,的大数据智能化新业态

以技术及企业引进为重点突破大数据核心业务。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加快推进高科技产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数据网络平台、云服务系统;努力建立集金融、物流、信息等各个相关领域的服务平台;加快实施铁路公路地铁航空等多种出行便捷方式,将道路互通起来,使得广大群众出行更方便快捷。

猜你喜欢

供给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发力供给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