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重工:乘地铁“东风” 做装备重器

2019-02-19本刊实习生闫万硕通讯员武强

山东国资 2019年9期
关键词:重工东风盾构

□ 本刊实习生 闫万硕/通讯员 武强

在去产能大背景下,传统的煤炭研磨加工设备——球磨机、脱硫机等设备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以电力、矿山、冶金和建材等行业设备制造为主业的济南重工集团,面临“何去何从”的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借着地铁“东风”,他们不仅顶住了冲击,还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搭上地铁,焕发生机

“我们的球磨机,市场占比很大。但是市场本身趋向于饱和,如果不能寻求新的发展点,生存都会成问题。”济南重工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卢庆亮告诉记者。

转型势在必行。但是,该做什么呢?

通过产业链的自然延展,实现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是济南重工的核心理念。作为立足省城的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借助本地经济热点和集团制造能力谋求发展,成为济南重工的第一思考方向。

至此,答案渐渐明朗:地铁建设装备。

地铁建设装备的重中之重是盾构机——一种采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这是隧道建设、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济南重工有足够的研发制造能力,马上就能“上马”。

据卢庆亮回忆,2015年济南重工成立盾构机领导小组,踏上盾构机的研发制造之路。一年后,山东省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开拓一号”,顺利完成组装调试验收下线。

截至2018年,济南重工成功下线并在济南地铁项目中应用36台盾构机,用于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R2线和R3线建设,并推广应用至广州、杭州、福州、北京等地。仅3年间,盾构机产品外销收入就达到集团总收入的2/3,成功实现“二次腾飞”。

不再单纯卖装备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现阶段济南重工集团的发展策略。

刀盘和盾体等结构都需要人工进行焊接,然而一个刀盘50吨,却需要5吨焊丝,还要进行人工焊接,劳动强度非常大不说,还有可能出现新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集团和山东大学联合设立了省级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盾构机超厚板复杂大型结构件焊接机器人系统”,期望在解放人工、提升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这就是济南重工的产学研模式——在实际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中发现问题,反过来倒逼技术的进步,不放弃任何一个进步的机会。为此,集团每年拿出总收入5%左右的资金用于创新研发。

增长点永远都在,重要的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盾构机是重资产,一件就要数千万元。对施工单位而言,如果不能保持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就会造成资产闲置。而且,这种大型装备的维护也是大问题。由此,济南重工发现了新的商机——建立轨道交通设备的“4S店”,搭建轨道交通设备租赁服务平台。

接下来,济南重工还有更大的规划:借着济南市打造十大千亿产业的有利契机,在2~3年内围绕济南市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装备产业,将济南重工打造成为一个庞大的集产、学、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卢庆亮解释说:“我们不谋求生产地铁建设所需的全部装备,也不只做装备,而是通过产业集群和‘4S’租赁基地寻求利益最大化。接下来,还要给装备安上‘大脑’,实现‘无人驾驶’和‘智能掘进’,真正打造智能化装备。”

猜你喜欢

重工东风盾构
东风Honda全新XR-V
水泥回填土技术在盾构出洞加固中的应用及改善方法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