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国惠:为产业结构调整注入强劲“氢能”

2019-02-19兰恒敏王炜

山东国资 2019年9期
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山东

□ 本刊记者 兰恒敏 王炜

2018年以来,全国氢能源产业陡然升温,各地纷纷宣布或已经着手大力进军这一领域。在群雄逐鹿的产业大背景下,山东如何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传统产业升级的制高点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重将达18%,催生2.5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创造3000万个就业机会。巨大的产业机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蜂拥而入。

山东国惠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山东氢能联盟”)秘书长于少明说,山东传统产业占比约为70%,而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约70%,这种“双70”结构不仅对传统产业升级提出迫切要求,也为氢能源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山东氢能联盟理事长单位,山东国惠将以整合推动氢能源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全省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适合发展氢能源产业的地区有一些共同特性。比如沿海地区具备丰富的风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降低电解氢的成本。在褐煤矿区,也可以通过褐煤结构变化提取氢。这些要素禀赋山东全都具备。除此之外,山东还有一大其他省份望尘莫及的优势:目前全省一年光工业副产氢就有96.2万吨,其中有大量工业副产氢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或放散排空掉了。如果把这些工业副产氢折算成氢燃料电池,足够全省11万辆公交汽车跑一年。”山东国惠副总经理、山东氢能联盟副秘书长高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刚从日本考察氢能产业发展回来的高群,给本刊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在氢能源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日本,1公斤氢燃料成本折合成人民币大约50~60元;在国内氢能源发展较早的广东,1公斤氢燃料成本大约在40~50元;而在山东,由于具备大量的工业副产氢,每公斤的氢燃料成本可以低至20~30元。

2017年,根据省政府要求,山东国惠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钢研等国内一流产业研究机构,制定《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这是全国第一份省级层面的氢能源产业规划。

《规划》明确了山东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通过10~15年的努力,建设“中国氢谷”(山东国惠)“东方氢岛”(青岛港),打造“山东氢能”品牌,将山东培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氢能源产业高地。

《规划》主持人之一、南京大学刘建国教授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料电池重点专项课题。他在此前举办的山东氢能联盟大会上建议:一方面,山东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能源结构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迫切需要发展氢能源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山东目前仍处于氢能源的初期培育阶段,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突破氢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瓶颈,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化和重大装备产业化,形成完备的氢能源产业链。

国企布局,全链条介入

高群认为,山东发展氢能源产业主要有两大优势:全产业链介入;国企布局。

氢能源产业覆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装备、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氢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产业领域。山东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氢产业链条,并且上下游互为市场,全产业链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已达50余家。山东国惠联合兖矿集团、山东重工等单位,发起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联盟,串联起山东省内涉及氢能源产业的重点企业共谋发展。

在氢能源产业的上游制氢和中游氢能应用装备领域,山东已经形成了以兖矿集团、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在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领域,突破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具备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生产能力。

在氢能源下游消费领域,则有山东高速、齐鲁交通等具有庞大消费网络的大型国有企业,具有龙头带动、大规模示范的优势,具备在氢能源产业应用领域率先发力的条件。

“未来,我们将联合山东高速和齐鲁交通,沿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加氢站基础设施,打造高速公路氢走廊,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提供保障。先期规划30对服务区,建设加氢站。到2025年,将建设100座左右的加氢站,在全省基本实现两横两纵‘氢走廊’(横向走廊为青岛-银川高速公路沿线、日照-兰考高速公路沿线,纵向走廊为京沪、京台高速公路沿线和滨州-莱芜高速公路沿线)加氢站全覆盖。”高群说。

值得注意的是,加氢站需要政府审批。据了解,此前中国神华集团在江苏如皋建设加氢站,项目从立项报批到审批结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业内人士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明确审批主管单位和流程,为加氢站的建设提供顶层支持。

山东国惠聚指成拳

氢能源产业是重资产产业,尤其在新产业的爆发前夕,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山东国惠可以很好地承担起氢能产业发展“起爆器”的功能。

目前山东国惠的资产负债率仅为约35%,国内AAA级评级,融资空间巨大,融资成本较低,重资产打造氢能小镇和氢能产业园,完全可以期待。

记者了解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域内,山东国惠联合中国钢研等龙头企业,正在打造集智慧氢能产业园、氢能源智慧物流产业园、氢能源智慧制造产业园“三园一镇”的“中国氢谷”。5年内,将实现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中心3个、氢能源产业链企业20家以上,初步建成氢能源产业创新集群。

“未来,从明水的化工工业园,或者茌平的重点企业,工业副产氢将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济南的‘中国氢谷’,再制成氢燃料,运送到各地的加氢站。”高群说,“由于管道距离短,氢燃料的成本将低至每公斤20元以内,并且氢能源充足。”

在临沂市河东区,占地3平方公里的“智慧氢能小镇”,计划布局建设智慧氢能产业园区、新能源智慧物流示范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与智慧氢能研发中心、创新展示商务中心。

以临沂“智慧氢能小镇”项目为例,山东国惠通过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项目”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做到融资跟着园区走,基金跟着项目走。设立“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由山东国惠和临沂市政府主导,吸引国家引导基金、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社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参与,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山东国惠在氢能源领域的强势布局,不但能串联起山东的省属企业,也能吸引全国氢能源领域的权威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加盟。这种既当中间人也当参与者的平台模式,无疑对山东氢能产业实现“三级跳”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氢能燃料电池山东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