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牦牛对于藏区牧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2019-02-19张鉴孙雯
张 鉴 孙 雯
(甘肃省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牦牛的驯化和特征
(一)牦牛的驯化
牦牛,首见于汉文典籍《山海经·北山经》“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尔雅义疏·释畜》的记载更为详细:“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春官旄人注,旄,旄牛尾,舞者多持以指麾。……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是也。徐松云,今兰州、青海多此牛,大与常牛等,色多青,染其毛为雨缨”。以上史料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尔雅义疏》在“释兽”类之外,将牦牛列入“释畜”类,该书形成于西汉,这就是说,不晚于西汉时期的内地人已知牦牛在青藏高原是藏族先民饲养的家畜了。第二,牦牛产品在西汉时期已成为高原民族与内地民众交往、贸易的重要物资。第三,从汉代开始,内地民众在在精神生活方面以牦牛尾指挥(在古代,麾、挥二字通用)歌舞,用牦牛毛作武器的饰物,如枪、槊等兵器的缨饰,以威武军旅。
(二)牦牛的特征
牦牛绝大多数是黑色的,随着驯养时间的长久,毛色也多样起来,杂色、灰色、淡黄等色都有。藏族崇尚白色,白色的牦牛毛是婚礼、武器装备和祭祀时珍贵的吉祥饰物,白色的牦牛尾是贵重礼品。
牦牛全身披着厚厚的长毛,尤以腹侧、腿部为多,长达尺余,额头亦为长毛遮盖,有的连眼部也被遮着。牦牛身上的毛纤维类型,可以分为长的粗毛,短的绒毛和居中的两型毛。这样的毛型组成,保温空气层厚实而稳定,保暖功能很好;毛纤维的吸湿性差,能很好地防水,又不易被雨雪浸透。因此,牦牛站于雨雪浓雾之中,躺卧冰雪湿地,也不受寒。
牦牛的气管短而粗大,胸廓围大,为心、肺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心脏为体重的0.48%,肺为体重的1.12%,使其能适应高频率的呼吸,增加吸入肺内的空气容量,从而获得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牦牛抗缺氧的体质特征,使它能适应高海拔的生活,放牧地达海拔6000 米。
牦牛具有与其它牛种迥然不同的采食器官和行为特征,既可以用舌卷食高草,又可以像绵羊那样,在嘴唇的帮助下,用平坦坚硬的门齿啃食矮草、草根。在冬春雪封的季节,牦牛既可为羊群踏雪开道,又可用颜面、嘴巴撞开厚雪,采食枯草。牦牛的食性较杂,既食草原的各种牧草,又食高山灌木。牦牛的采食空间也极为广阔,能像山羊一样在崎岖的山地觅食,还跑到雪线边用舌头卷食贴地的苔藓状植物。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了身体的食物需求量,提高了在高原的生存能力。
二、牦牛对于藏区牧民的经济价值
在青藏高原牧区,主要饲养牦牛和藏绵羊,牦牛群是那里的经济支柱,牦牛的藏语称谓为“诺尔”,意为财富、宝贝。
(一)牦牛用于运输,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牦牛的体质特征,使其具有在高山缺氧、太阳强辐射生态环境的惊人适应能力,觅食区可达6000 米地带。牦牛蹄大,蹄底有柔软的角质垫,附着地面和岩石的能力强,这样的生理特征,不仅扩大了牦牛的采食空间,又具有善走高山险路、渡过水流的能力,成为高原传统的、也是唯一的运货畜力。
在青藏高原,人们利用牦牛驮运物资,有许多优点。一是牦牛爬山能力强,能顽强地将物资运送到空气很稀薄的高海拔地带,作为青藏高原传统运输主力的牦牛,它的载货运输高度,是其它家畜无可比拟的。二是善走陡峭、崎岖的山路和沼泽地带。夏季的草原,常有沼泽沮洳地带,牦牛能择路而行。三是抗风雪性强,大雪封山时,能用头角拨雪踏路前进;雪天露宿,虽被雪掩埋,也不会冻伤。四是善于涉水渡河。高原的河水寒冷刺骨,牦牛则能泅渡,赶牛人先使一头牦牛过河,系在对岸河边,然后赶驮群下水,牛群不用驱赶就能流到对岸集中起来。五是牦牛采食力强,食性较杂,可以用脚扒开积雪啃食枯草、嚼冰解渴。主人在途中偶尔喂点盐巴、糌粑坨坨,以示亲近,使牦牛听话,无需另带草料,运输成本低廉。
牦牛也供人们乘骑,主要有三种活动,一是乘骑牦牛放羊,不用鞍。二是长途乘骑以代步,通常配用鞍具。三是骑牦牛赛跑。
(二)牦牛为牧民提供大量的肉食品和奶品
牦牛肉是牧民的主食之一,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其单位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牛种的牛肉高五个百分点。牦牛奶乳汁浓稠,香甜可口,一公斤奶的热量为1007 大卡,每百克含维生素A 为1300 国际单位,营养十分丰富。
牧民消耗量最大的是鲜牦牛肉,包括日常宰杀的牦牛和“冬宰”期间置于冷库的牦牛肉。牧民将其煮熟后切割食用,作为主粮,具体的作法是:将切割成块的牛肉置于大锅内,加入清水,煮沸后维持片刻,即盛于盘中,这种食品称为“手抓肉”,外熟内生。人们吃时,用腰间佩带的小藏刀,削一片醮上食盐,用茶助食,自食、待客均是如此。此外,还有“腌燻肉”、“风干肉”和香肠类肉品。每年暖季,天气较热,雨水较多,出现老、弱、幼犊牦牛自然死亡,又暂不食用时,牧民即将其肉切成细条,拌以食盐放置一二天后,悬挂帐篷内的炉灶上方,进行燻烤,干后即成为腌燻肉,供牧民煮食。牧民将牦牛肉切成细条,两个肉条间一端相连,凉晒于牛毛绳上,风吹日晒,即成为风干肉。风干肉装在皮口袋内,贮藏于帐篷中,一二年不会霉变。风干肉可生吃,吃时用藏刀将干肉切成薄片,或顺着牛肉的纤维撕下,以奶茶助食,也可作零食享用。香肠类肉品有两种,一是将鲜牛肉切成小块加食盐等调料,灌入洗净的牦牛小肠,即成灌肠。二是在牛血里加入食盐等调料,使之成糊状,灌入洗净的牦牛小肠,即成血肠。
牦牛的全产乳期为150—180 天,每年11 月以后进入冬季,一般都停止挤奶。至次年暖季,牧草返青,又可挤奶,牦牛产乳的高峰期,在气候温和,牧草丰盛的七月前后。七月份的产奶量,为全年总产奶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在产奶旺季,牧民用牛奶制作许多奶制品,包括酥油、酸奶、奶饼和奶渣等。
酥油是牧区大量的主要的外销商品之一,酥油是一种粗制黄油,以乳脂肪为主,含有水分与杂质。酥油的传统制作,可分为木桶式和皮口袋式两种方法。木桶式制作法,是将鲜奶在容器中存放一天,自然发酵,然后加温,放入酥油桶内打制。酥油桶上围稍大,有盖,盖的中心有园孔,用以插放搅拌棒。牛奶放入后,由于搅拌棒的下端有一圆形板,当妇女两手紧握搅拌棒上下抽动或旋转,牛奶便因振荡而渐渐分裂,奶中脂肪凝结。将浮于液面的黄色脂肪捞起,在清水中漂洗,挤压出水分,捏成块状,即完成酥油的制作。皮口袋式制作法,是将加热后的牛奶灌入用牛皮缝制的口袋内,然后将口袋吹胀、扎紧,用手摇摆口袋,使牛奶分裂,脂肪凝固。酥油的制作很费力,完工一次需要二、三小时。酥油是牧民经常的消费品,主要用作酥油糌粑、酥油茶和油茶。
牧民喜欢饮用酸奶,尤以产奶旺季为甚。将鲜奶或脱脂奶加热,加入酸奶,使之凝固成块,除去水分,捏成饼状即成奶饼。奶饼营养丰富,食用时加入白糖,是待客的上等食品。鲜奶提取酥油后成为脱脂奶,然后将其加热,放入酸奶,待其凝结成块状,滤去乳清,晒干后即成奶渣。奶渣是一种高蛋白奶制品。乳清是鲜奶提取酥油、奶渣后的剩余物,用作土法制革的浸泡剂。
(三)牦牛提供工业和手工业原材料
牦牛的牛皮、牛毛、毛绒和牛角,为人们提供了工业、手工业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加工成品,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大,广泛流行于牧业生产和牧民的生活领域,甚至进入艺术品市场。
牦牛皮产量大,是牧人生产和生活用皮的主要来源,也是皮革业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需要,牧民将牦牛皮分别制作成毛板、生皮、熟皮和裘皮。毛板是将剥下的牦牛皮毛面向下,平展地铺在草地上,晒干即成。毛板的数量最多,牧民用于出售,境外的皮革业争相购买。生皮是不去毛,未鞣制的牦牛皮,只适合草地寒冷的自然条件下保存,用于包装酥油,包裹木箱,使木箱在频繁的搬迁中不易损坏。生皮切割成细条,作为皮绳。熟皮是用土法鞣制而成,将毛板用乳清浸泡后,除去牛毛和皮下结缔组织,然后用变质的酥油满涂于皮板,卷紧后让油质浸透,最后用手揉搓或脚踩,使板皮变软,用刀修整后即告完成。牧民用熟皮缝制口袋,存放糌粑、奶渣及其他物品;还可制作毡靴、鞋底;切割为细条,搓成皮绳;切割成宽条,用来捆扎什物、背水、套牲畜,以及制作鞍具、驮具的配件等。有的地方,将整张熟牛皮缝合起来,吹满气,制成牛皮船,作为渡河工具。裘皮多以牛犊皮制作,将鲜牛皮浸泡在乳清中,经过揉搓而成。
在牛类动物中,唯有牦牛的毛和绒具有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牦牛毛是指生长于前胸、臂、体侧和后腿的长毛。牦牛绒是指生长于腹部的被毛,实际是混合两型毛。毛绒的产量,公牦牛高些,牛龄越大产量越高。牦牛毛和牦牛绒的利用,历史悠久。传统的利用,是将长毛搓成绳,用于捆扎、索引使用。毛绒主要用于编织帐篷的篷料,用手拉松绒毛,去掉长毛和杂质,然后捻成毛条,纺成粗毛纱,再用两股毛纱合成毛线,最后经手工编织为毡子,成为帐篷料。牧民也用绒毛擀成牦牛绒毡,用作鞍垫、坐垫、靴垫和睡褥等。牦牛绒毡防水保暖,草地十分适用。即使是束牦牛的档绳、绳圈和项绳,也是用牦牛的毛绒搓扭而成,或由牦牛皮切割而成。牦牛尾毛,历史上曾作为贡品,特别是白色尾毛很受欢迎。内地也将尾毛制成假发、剧装的冉口和拂尘等。
牦牛角制作的工艺品,传统的名品是藏牌,制作难度很大,但十分名贵。
(四)牦牛粪作为燃料使用
牛粪,藏语称“久瓦”,意为燃料。牧民将拾回的牛粪加少许草皮,用手拍成粪饼,晒干即成上好的燃料。牧民的饮食、喝茶、煮奶,以及取暖等,都离不开牦牛粪。牧民以牛粪为燃料,也用牛粪为人畜保暖,将牛粪饼在帐篷底围一圈,做一个矮墙,用来遮挡风雨。根据自家牲畜的多少,用牛粪饼堆砌成畜圈,晚上关牛羊。特别是在冬季到来之前,砌好牛粪圈,以备畜群过冬。
牛粪的功能,还表现在藏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西藏,牛粪用于煨桑。在新人婚礼、新居乔迁时,摆一袋牛粪饼,预示幸福安康,儿孙满堂。人们用牛粪加草药、植物胶混合材料制成面具,作为供奉圣物悬挂。藏医的嗅烟疗法,是将安神圣药撒在牛粪火灰上,让病人靠近,面对冒起来的药烟,使病人镇定安神。
三、牦牛对于藏区牧民的社会意义
(一)牦牛在藏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藏族牧区的畜群,唯牦牛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独占鳌头。内地人最早发现这一点的是,藏族先民以牦牛为部落名称。《后汉书·西羌传》记:古羌人的一支氂牛种,在今四川甘孜州地区形成“旄牛国”,就是以牦牛为部落名称。这反映了藏族先民以牦牛为勇敢的象征和不畏强力的民族特征,且具有对牦牛图腾崇拜的意义。牧区以牦牛的数量为部落实力和牧民贫富的标准;支差以牦牛为单位,如某农奴应向领主支应牛差多少;以牦牛计算里程,即牦牛的一日行程为旅途单位计算路途里程,如某处到某处需要多少牦牛日程等等。
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他们的歌舞海洋里,最为常见的是对雪山、草地、湖泊、蓝天、雄鹰和牦牛的赞颂,表现了对家乡环境的欣赏与热爱,在种类众多的舞蹈里就有牦牛舞。藏族社会由畜牧经济发展而来,适宜畜牧的牲畜均有饲养,牦牛溶入歌舞,这在家畜群体里独树一帜,也说明牦牛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十分重要,在人们的思想认识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牦牛给人以粗野的感观,但牦牛舞的拟兽造型,却表现了牦牛的温驯、憨厚,这种艺术形象是牦牛基本性格的真实再现,牦牛舞的表演,一般由二人顶着拟兽的牦牛,表现牛的各种动作,生活习性,以及牛的脾气,伴以敲锣打鼓,烘托热闹气氛,舞蹈的气势雄伟、刚健,反映了牧民勇猛爽朗的性格。跳牦牛舞不仅是藏族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借敬奉神灵,讨个吉祥,以图六畜兴旺的传统习俗。
(二)跳神舞中的牦牛具有神兽的地位
喇嘛寺院的跳神,表演内容一般分为六大类,在四川德格的宁玛派竹庆寺,神鸟仙兽节目的内容是鹿神舞、牦牛舞和大鹏舞。寺院跳神表演的节目名称,明确无误地将牦牛列为仙兽。
藏戏是藏族文化的奇葩,藏戏表演吸收了民间舞蹈和寺院跳神演出的精华。藏戏演出有面具舞,其中的动物面具有拟兽面具和动物头脸面具两种。拟兽面具,吸收原始的民间拟兽舞造型,制作成某种动物外形,头尾俱全。藏戏的动物头脸面具舞,有牦牛形象;拟兽面具舞,也有牦牛形象。
(三)牦牛角的宗教意义
带头盖骨的完整牦牛角,广泛用于宗教活动。一是以牦牛角为法器、圣物。人们在牦牛角前额刻上“六字真言”,供奉在神山、圣湖之边,佛塔、寺院周围,山口、嘛呢堆之上。有的神山、圣湖边,牦牛角堆放成片,既庄严又神秘。二是某些祭祀活动,以整头牦牛角为祭品。古藏人有牺牲祭献的习俗,佛教传入后,“不杀生”的戒律禁止血祭,因而以牛角替代。三是人们将牦牛角高悬于住房门楣,视它们为圣物,以消灾避邪,保护家人吉祥如意。
四、结语
牦牛基本生活在雪线以上的高原,以其它牛种不能利用的高寒草场的植物维持生命,却能如其它牛种一样为人类提供牛肉、牛奶和牛皮;还提供其它牛种不能提供且具有生产能力的毛绒。牦牛像猪一样,为人类提供肉、皮、脂肪和肥料。牦牛像马一样,供人类乘骑,从事长途运输,在农区耕地,供人类役使。牦牛像羊一样,产毛、绒、皮、裘。公牦牛还像牧羊狗一样,抵御兽害,护卫畜群。草地牧民有了牦牛,衣、食、住、行、家用燃料,各种生活用品都有了保证,牦牛是全能家畜,牧民的“诺尔”,高原之宝,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