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2019-02-19张军谋
张军谋
(1.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一、前言
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学管理活动中,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发展,通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1]。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日渐成熟。在当今,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已经从数量增长型进入到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办学目标更加突出,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日益成为这些院校旅游高等教育中鲜明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目前,从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情况来看,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比较显明,实践教学正逐渐成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8 年7 月,我国国内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总计有497 所,其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重点本科院校有22 所。这些国内重点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在2018 年3月,《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正式发布,这一报告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进行了评价。其中进入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前二十强的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涉及的理论课程较多,注重对学生学术科研思维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不足20%。相对而言,剩余的477 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与重点本科院校不同,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体现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院校的教学模式多数为“理论+实践”,且实践教学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平均约为30%。由此可见,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更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但就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而言,其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仍然不高,这种状况与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和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性人才需求目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因此,如何优化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命题。
三、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受到了许多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普通本科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以及师资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同时个别普通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足,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现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依然是这类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
(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科学
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和定位不清晰,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只是流于形式,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案例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并没有与区域旅游发展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实际接轨,学生在实践课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内容还是理论知识,学生实际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少,授课内容和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既无法充分理解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习目标差异,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相转化,同时也无法把这些实践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旅游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许多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其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有限,且很多教师没有真正接触过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方法,导致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在很多情况下,负责旅游管理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被动上岗,现学现卖,常常只是根据自己对实践教学肤浅的理解进行讲解说明,根本不能深入到实践教学内容的精髓。同时,由于很多负责实训教学的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就比较单一,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只能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师只是针对实训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几乎达不到实践教学应有的实训教学效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四)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一方面,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其旅游管理相关实验室的条件落后,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与社会行业形成实质上的接触,学生不能了解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不能通过模拟的实训教学环境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无法掌握各种与旅游管理岗位相互协调的实践技能[4]。另一方面,虽然许多普通本科院校与旅游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能有效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却很少。很多时候实践教学成为了学生到企业的“走马观花”参观,或变相成为旅游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学生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学校毕业条件中的实习实训环节而已,这种被异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没有发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很难达到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完善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
(一)修订教学大纲
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要从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实际需要,以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明确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理论课,实习实训课的结构关系;加大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课时,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深化课堂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由校企双双对学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实习日记、实习表现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在考核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操作演示、实践调查报告及答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达到能真实反映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考核目的。
(二)编制实践教学教材
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旅游专业应用型强的课程教学特点,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事业单位专家,一线旅游从业人员,高校教师等,根据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针对旅游管理不同岗位的专业标准和管理特色,编写旅游管理类实践教学参考书籍和材料,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培训教材体系。
(三)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旅游管理应用型专业特点,开展课外业余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培养其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如旅游策划工作室、校园模拟旅行社等,也可以通过举办或参加校内外各种专业实践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和组织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学习,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其他院校旅游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或旅游行业优秀的从业者为本校学生举办讲座或授课,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本校老师和学生对旅游管理行业的前沿动态、人才需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实践教学或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应当在校内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平台,重点要完善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导游VR 系统等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软件设施,同时要完善导游模拟沙盘、酒店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硬件设施,以保障正常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的进行和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充分在校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要求[5]。同时,应当利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联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造企业实训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校政合作和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校内接受专业的教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校外拥有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学生只有在校外的实践当中才能接触到更多在校内所学习不到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认知,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能力,充分满足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需求[6]。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体现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的特点,从而使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