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新路径
——以重庆市巴山村为例
2019-02-19幸美玲
幸美玲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重庆 40004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就“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行了决策部署,在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的同时,也要帮助实现小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当中。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让小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积极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新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界关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何秋洁、姜长云等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3][4]崔红志等认为促进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还需要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5]阮文彪认为可以从相关的产权制度、生产耕作制度、交易制度等方面创新去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突出矛盾。[6]学者们关于新时代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实证案例的探讨还颇有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以重庆市巴山村为例,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人、地、钱”问题
土地集约难、农村空心化、农业效益低、资本稀缺、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参与度小获益少等是中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重庆巴山村拥有地理位置优越、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文化资源特别的先天优势,为巴山村后续的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贫血”。农村“空心化”、农业“碎片化”和资本“稀缺化”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
农村空心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人才的“空心化”。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业从业人员的持续减少、专业技能人员的不断流失,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也日益凸显。据调查,巴山村户籍人口3997人,外出务工发展的人员2600人,占全村人口的2/3,其中青壮年占4/5,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多在55岁到75岁之间。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看出,巴山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量缺失,留下的基本都是文化水平低下、劳动能力弱的中老年人,其中发现大多数人严重缺乏现代农业技能以及市场运营管理理念,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土地“碎片化”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下,由于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现代化机械技术的推广,以单个农户为单位的经济主体难以承受市场风险,竞争能力弱。[7]所以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农业发展形势所需,它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撂荒、闲置及细碎化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提高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巴山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处境却不容乐观,土地流转工作几度搁浅,步履维艰。一是国土整治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阻碍。国土整治项目原本为了更好的使土地得利用率更高,将土地进行统筹规划,让土地重新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巴山村国土整治项目实施之初,设计方在经过“走马观花“的现场勘查后,确定的实施方案与村内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土地整治严重碎片化,未与村内产业发展规划实际相结合,大片正在耕种的良土和生产便道、水池被纳入整治,而亟待整治的1000多亩荒地却继续荒废,这种片面的设计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土地流转费用问题。土地流转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土地流转因高额流转费,抬高了生产成本,甚至远高于流转前的生产成本。同时就算土地流转成功,土地流转存在的运行管理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即使一些农业经营企业看好巴山村的长远规划和资源优势,也不敢轻易对土地进行投入。
(三)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和财政资金使用缺乏灵活性问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也更多的是因为对农业资金的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面对实际的情况,巴山村在资金方面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集体收入不足,影响工作的开展。村集体收入是村集体经济来源的主体,而巴山村的村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这严重影响工作开展。二是项目资金使用缺乏灵活性。目前,巴山村争取到国土整治项目经费842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费600余万元,市级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经费100万元。虽然项目和资金落户到村了,但是项目怎么实施、资金怎么使用,其决策权在市级或区级职能部门,村里全程基本无法参与,只有一定的建议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甚至与实际脱节。
二、巴山村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中的实践探索
在面对农村“空心化”、农业“碎片化”和资本“稀缺化”等问题上,巴山村深刻认识到了人才、土地和资金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巴山村从夯实“人”这个基础、围绕“地”这个核心以及抓住“钱”这个关键三个方面入手,创新解决巴山村“人、地、钱”问题。
(一)夯实“人”这个基础
1.扶志,加强乡风民俗建设,让农民想干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强化乡风民俗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健康文明的乡风民俗是发挥农民致富创业主动性的思想基础。巴山村四举措强化乡风民俗建设: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巴山村坚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民为主体,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发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原本一盘散沙、毫无组织的群体变得具有凝聚力、有组织,使得农民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扎实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巴山村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农家书屋里书籍杂志种类繁多,有农业技术类、医药保健类、文学类等,还包括一些当前最新的报纸等等,农民可以在闲暇之时到农家书屋进行学习。农家书屋领导小组还积极开展一些宣传活动,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三是发扬旅游文化。巴山村生态旅游资源富集,据考证,白象寺始建于公元1658年,曾经香火旺盛,白象山茶文化历史可追溯于白象寺,距今有358年的历史,巴山村充分利用其优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与农户一道发展茶叶种植和采摘、旅游等项目,并积极传播茶文化,发扬旅游文化。四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社会风气有效改善。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巴山”创建,社会环境日趋向好。
2.扶智,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让农民能干
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自主学习和自主培训的意识、能力和渠道极度缺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让广大农民掌握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知识技能至关重要。巴山村紧紧抓住上级政府和部门给予的支持,积极开展农民知识技能培训。一是注重拓宽视野。依托现代信息平台,呼吁村民学习先进适用技术,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了解市场致富信息,提高致富技能本领。二是注重需求导向。巴山村积极开展种植管理培训,并组建巴山村经营管理营销智囊团队,针对不同的需求人群,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三是注重结果导向。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以用于试验、示范和教育培训的核心种植区为样本,搭建起群众提升技能素质的“实践课堂”。
3.释疑,建设示范点,让农民敢干
习惯于传统耕作模式的农民突然面对农业新业态,很难放下心中的疑虑,这对农业项目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巴山村准确把握住了村民的这一心理,利用村集体自留地、无耕作能力的村民承包地、部分思想较为开放的村民的承包地建设核心种植示范区,对新型农业项目先行先试,让村民能够全面直观地了解整个农业项目,用实实在在的种植经营效果说服村民,让处于观望中并心存疑虑的村民放下疑虑,积极参与到新型农业项目的推广中来,共同创业致富。
(二)围绕“地”这个核心
1.经营集约化,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
推动土地改革,实现一户一块、一家一园。村民自愿以土地入股农业股份合作社,由村集体争取项目集中整治后,按入股比例一户一地返还农户,实现了农户土地组内互换及连片耕种,为今后推行机械化作业、集中流转、产业融合发展打下基础。村集体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无劳动能力村民及特殊困难群体的土地进行托管,全权承担地面作物及相关设施的种植、管理,委托人员缴纳相应托管费(特殊困难群体少交或免交),产品全部收益归农户。村集体集中规划建设用地,主动承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拓宽硬化、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停车场、公厕等建设,仅留下经营用地给业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业主负担。同时村一级发动村民承担大部分作物耕种,减少业主土地流转负担,让业主从项目本身出发,轻车上路,获取更多效益,转而达到反哺农业的目的。村集体将规划保留土地及不适宜整治的土地收归村民小组集体,由各组村民大会讨论用途和收益分配问题,将少部分集体土地及部分村民土地用于示范、试验、教育培训的核心种植区。
2.管理现代化,突破村民收入增长瓶颈
巴山村村委全资成立了重庆市一块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重庆火车头农业股份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承担土地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农村景观化的所有运作。村民以土地入股,可以自行管理按比例分回的土地,成为股东的同时,又可以被返聘为土地管理员、宣传员、销售员,给企业打工,在稳定自己土地收益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收入。村集体以核心种植区产品收入、社会化服务收入、田园体验收入、品牌溢价收入等作为收入来源,留足后续发展经费后,给全体股民分红。
3.主体多元化,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以土地为纽带,将社会工商企业、农民和村集体紧密联系起来。让懂农业的农民负责种植管理,让不懂农业而又致力于农业产业的社会工商企业负责提供资金和寻找市场,村集体负责为农民和社会工商企业搭建合作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工商企业节省土地承租、土地整治、种植管理等一系列投入成本。另一方面给农民提供了在家乡就业和实现增收致富的机会,并且形成了从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有效地增强了农业产品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业产品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抓住“钱”这个关键
1.盘活集体资本,撬动村民自持资本
集体资本主要来源于巴南区二圣镇巴山村村民委员会的全资公司重庆市一块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重庆火车头农业股份合作社,注册资本500万元。由重庆火车头农业股份合作社牵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利用集体自留地和部分农户承包地先行先试,带动其他村民积极参与,土地和资金入股村民达到480户,入股面积2432.82亩。
2.善用国家项目资金,为后续发展固本强基
农村农业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走在前面。巴山村灵活运用“国土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等项目资金,基本实现了全村土地连片整治。利用整治后的土地成功申请到2018年小农水灌溉项目3000亩,为接下来的土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巴山村还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道路交通整治等项目,以求改善巴山村主干道路面,完善村内交通网络,为巴山村下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3.引入社会工商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以其自身拥有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在农业发展新态势中发挥着示范作用,形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巴山村实施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小农户共享发展成果,真正起到了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的重要作用。巴山村引进重庆木犴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50多亩,包括周边农民务工收入、土地租金、带动农户饲养生猪收入和向农户、养老院、学校捐物捐款在内,每年带动农民增收4500元以上。引进云林天乡项目,农民主要收入变为上班工资、土地流转费、梨子等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等,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
三、加快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优化路径
“人、地、钱”问题是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重庆巴山村顺应时势,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背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积极参与。为进一步加快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应结合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一)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
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理应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职责。特别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头雁”的担当精神,把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传达和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情况上传给上级,村党委书记理应凝聚各支部党员力量和充分发挥好党对农村工作的带头作用。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应针对在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农民为主体,增加沟通渠道,做好群众工作,让原本村民一有问题就闹转为一有问题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让原本一盘散沙、毫无组织的群体变得具有凝聚力、有组织,使得农民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村党委要认识到企业有其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入社会工商资本,并对其进行严格把关,旨在为乡村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带来更多的效益。三是争取政府项目。村党委要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并充分协调好各项目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和保障。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8]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平台、凝聚人才,引领产业发展
聚焦农民问题一定要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各类企业,要帮助普通农民实现和市场的对接。[9]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写道,“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支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也就是说,企业家能够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实效。[10]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也谈到,企业在某些交易中(如农场品交易)可以设计出一种技术使所花费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办者、经营管理者一般都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企业家精神,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也比较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下,能为乡村振兴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人才支撑,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并能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获取更高的利益,还能降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大力发挥新型农业主体在乡村建设中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让农业与市场实现有效的对接,可以真正解决小农户面临进入市场的困难,保护小农户的利益,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农民参与治理、抱团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协同治理”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主体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1]这需要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来实现民主协商,激发社会活力。但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农民对村民自治、农村管理的参与度并不高。在加快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带头作用,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社员大会,以实现村民观念上的转变,让村民被动参与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充分调动村民劳动积极性和广泛参与度。同时,村集体应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无劳动能力村民等无法参与的群体进行特殊的管理,让这部分群体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在巴山村“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中,农户自愿以土地资源和资金入股,既变成股东也成为经营管理者,形成了“抱团发展,共享成果”的美好局面。
四、结束语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必须解决好。[12]而巴山村是中国广大城郊农村的一个缩影,它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城市发展的巨大虹吸效应。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巨大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让农村留不住人,而城市的高房价和高消费又让农民难以成为市民,如此农民便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漂浮不定、居无定所。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时而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农村发展命脉的结果。重庆巴山村依靠“合作社+企业+农民”发展模式,依靠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农民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巴山村整体的运行情况也还在处于初步阶段,对于其中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不是很完善,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推进,政府会有更多扶持政策的倾斜、资源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农民也对农村的发展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