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金霍洛旗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02-19李海军

草原与草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牧草草原植物

李海军

(伊金霍洛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017200)

1 概况

1.1 地理位置

伊金霍洛旗界于北纬38°56′~39°49′、东经108°58′~110°25′之间〔1〕,海拔在1070-1556m之间,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属亚洲中部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东西长120km,南北宽61km,总面积548680.86hm2,其中草场面积433546.67hm2。

1.2 气候

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干燥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短促炎热,雨热基本同期;秋季温凉,气候多变;冬季漫长寒冷,雨雪稀少。年降雨量340-420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1%,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气温7.0℃,极端最低气温-31.4℃,极端最高气温36.6℃,无霜期短,平均为130-140d;常年风大,蒸发旺盛,年均降水量358mm,年均蒸发量2535mm〔1〕,是降水量的七倍。

1.3 地质地貌

全旗地形基本呈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境内地貌可分为东部丘陵沟壑地貌和西部梁滩相间地貌。东部丘陵区是陕北黄土高原北缘,受地质构造抬升作用和长期的水蚀切割,该区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西部梁滩相间区为毛乌素沙地东北缘,地表呈现波形起伏及缓坡低丘,丘间凹地和低湿滩地广泛分布〔2〕。

1.4 土壤

伊金霍洛旗土壤类型主要有粟钙土、垆土及风沙土。粟钙土占总面积的25.6%,主要分布在丘陵坡梁地,成土母质多为台地的风化物和风成沉积物,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垆土主要分布在东部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13.2%,以黄土母质为主,水蚀较重;风沙土主要集中在南部,占总面积的61.2%,以固定和半固定风沙土为主。

1.5 植被

伊金霍洛旗目前发现植物有121个科,465个属,848种〔3〕,属温带半干旱草原,草原植被广泛发育。草类多由多年生的草群组成,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占第二位,半灌木和小灌木次之,灌木和乔木的种类不多。从植物优势度来看,沙地和丘陵覆沙地油蒿占有重要地位;旱中生高大禾草、草甸植物和沼生柳灌丛植物在局部地段上表现突出;半流动沙地常见沙米、沙竹等植物〔4〕。

2 草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过去,由于过度放牧、开荒拓耕等人为破坏,以及气候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伊金霍洛旗草场退化、沙化面积曾一度达164866.7hm2,其中轻度退化面积82400hm2,中度退化面积为49466.7hm2,严重退化33000hm2。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鼠虫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该旗农牧民生活构成了直接威胁。为此,伊金霍洛旗对于沙漠治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不懈。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全旗禁牧,全面实施舍饲圈养,实现了长期以来传统放牧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巨大转变。在全旗划分优化发展区、限制发展区、禁止发展区,其中禁止发展区内不种不养,采取人口转移安置、产业转出,促进生态自我修复。随着国家陆续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生态项目实施,通过对草原围封、天然草原补播、人工草地建设等措施,使全旗流动沙丘得到有效控制,天然草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草原生态效益明显提高。草原植被盖度由历史最低时期1991年的27.6%提高到2017年的64.3%;牧草生长高度达到了35cm以上;梁地草原和沙地草原产草量分别提高到50-80kg(干重),产草量平均提高了30%左右。在草业方面,有的企业已实现了牧草规模化生产,集中连片种植苜蓿,实现了种草、奶牛养殖、牛奶销售一体化经营。

3 存在的问题

3.1 草原植被品质不高,优良牧草占比低

当前,伊金霍洛旗草原退化仍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占比偏低、株体矮化等。据调查,在草群中仅油蒿等蒿属植物约占65%以上,中间锦鸡儿、杨柴、苜蓿、草木樨等适合相同生境的优良牧草占比较低。虽然天然草原的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比较高,但牧草品质不高,生产力低下。

伊金霍洛旗草原干旱严重,土壤肥力低,草群结构不合理。据调查,在草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蒿属植物竞争力强,除沙地草原油蒿等占比过大外,弃耕地有60%以上以黄花蒿等蒿属植物为优势种群。近年来,伊金霍洛旗乃至鄂尔多斯整个区域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升高,据鄂尔多斯中心医院监测:每年7-9月,蒿属植物花粉浓度是平时的十几倍,此时蒿属类致敏占过敏性鼻炎就诊人数的76%〔5〕。

3.2 人工草地不足,饲草品种单一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伊金霍洛旗种植饲草仍以玉米为主,其它优良牧草明显不足,使得养殖效益低下,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据调查,在苏布尔嘎、红庆河等镇,很多农牧户饲养绒山羊在200只以上,仅靠自产饲草和农作物秸秆远不能满足饲养需要。养殖大户使用的苜蓿、燕麦等优良饲草约50%依靠从外地调入,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人工草地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3.3 劳动生产率低下,科技水平不高

由于受传统以粮为本,小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当前,对草产业认识不足,商品意识淡薄,处处有种植,处处无规模〔6〕。这种方式受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局限,一些先进的技术很难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其分散、独立的生产特点,促使生产经营者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安排上以户为中心,缺乏与其它生产单元的协作,造成各生产单元重复购置同类农牧业机器设备、农机具闲置时间较长、利用率不高;资金的消耗与分散,使得价格高、联合作业能力强的大型生产机具无力购置;在生产方向的选择方面趋同性较强,缺乏整体配合的观念,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结构或产业链,产品单一,经营不规范,效益低下。

此外,适合本地区的优质牧草种植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植品种较少、技术欠缺,利用不够科学合理等。一些企业或农牧户牧草种植管理粗放,出苗率低、杂草危害严重、不能安全越冬等现象时有发生。家畜饲养中只简单利用秸秆和籽实,青干草生产不够规范,秸秆微贮很少得到应用等。

4 对策

4.1 加快草原改良步伐

草原改良是在不破坏草地植被条件下,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各种措施,改变天然草群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必要时直接引入适宜当地生存的天然草种或驯化品种,改变天然草群成分,增加植被密度和品种的多样性,提高草地生产力。伊金霍洛旗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伊金霍洛旗的土壤瘠薄、气候干旱等原因,草群质量靠自然调节提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要想提高草群质量,使其发挥最大生态功能,要加快草原改良步伐。

就伊金霍洛旗而言,优化草群结构,主要是逐步增加中间锦鸡儿、杨柴、花棒等优质豆科牧草比例,通过植物竞争降低蒿属植物等在草群中的比例。豆科牧草可以肥田,提高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促进其它牧草生长,不致敏,使草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矿区生态恢复区不适合进行规模性经营的要持续种植优良牧草,促使土地增加肥力,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议将草原改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推进天然草原改良。

4.2 加快人工草地建设

牧草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而且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由于伊金霍洛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通过草地改良,建立人工打草场。据测定,伊金霍洛旗天然打草场一般每亩产量仅为70kg左右,产出不够其机械作业成本。通过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管理成本高。要优化种植结构,规模化种植,走高产优质草产业发展之路。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大户、合作社或企业,要扶持开展产业化生产经营,采取以苜蓿等优良牧草品种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解决当前牧草短缺的问题,直至形成商品草生产基地。

4.3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由于普通农牧户,生产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原因,很难做大做强。要转变观念,将过去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逐步改为粮食、经济作物、优良牧草三元种植结构,减少弃耕地面积。这样可以减轻劳力投入,解决养殖业中饲草短缺的问题,同时也降低蒿属植物比例。

加强科技推广,一要广泛引进优良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对牧草的优良地方品种进行目标性状的提纯复壮;二要收集当地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引进前沿的旱作草原建植技术以及其它适用的天然草原改良技术;三要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向广大农牧户及企业普及牧草生产与利用知识,提高科技意识和水平。

猜你喜欢

牧草草原植物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