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哲社和文艺工作“四个坚持”的历史文化意蕴

2019-02-19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四个坚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

李 星 儒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 100044)

2019年3月3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1]。“四个坚持”的要求,可以说是继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和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文艺工作提出更集中的希望和要求,为这两项重要工作明确了方向和定位,得到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文艺界广泛而热烈的响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十八届中纪委向十九大的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工作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具体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2],“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3]。因此,理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工作重要指南的“四个坚持”本身,就不能仅仅停留于工作层面,还要深刻理解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才能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工作所应遵循的文明逻辑,进而以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

一、“与时代同步伐”:尊时守位的自觉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时守位”与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具有重要的内在关系。[4]“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意即要顺应,进而引领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这里的位,不只是位置,更是指人的位望、位遇、位势、位行。”[5]

要理解中华文化“尊时守位”的传统,需要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现世特性。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一神教”传统,注重世俗世界与彼岸世界的二分。即便在西方哲学中,也是注重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的二分。在二分的框架中,西方文化又更侧重于彼岸世界或形上世界。相比之下,中华文化没有“一神教”的传统,强调的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的现实世界是中华文化关注的中心,热气腾腾的世俗生活是中华民族人生的追求。西方文化注重的彼岸世界或理念世界,强调的是永恒不变的、超越具体时空的层面;中华文化所看重的世俗生活,则处在变动不居的具体时空之中。基于这种世俗生活的取向,中华文化强调“与时俱进”,对“时”和“位”高度重视。《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强调一个人所学的道理,必须结合具体的时空条件、具体的情景来践行。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不仅强调“与时偕行”,不仅认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6],而且《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如何应对不同的“时”、如何因时而作的经典著作。在《周易》中,真正“不易”的,恰恰是“变易”本身。“时”和“位”确定的是一个人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的坐标,强调的是人的具体存在而非抽象存在,现世的奋斗而非彼岸的救赎,具体的境况而非抽象的理念。

至于对“位”的重视,集中体现于《中庸》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品德修养高的人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尽自己的本分。《论语》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7]的说法,因为僭越会导致“位”的紊乱,造成秩序的破坏,而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世俗生活得以展开和延续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时”和“位”加在一起,确定了一个人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的坐标,制约着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立足于一定时代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一个时代之风气互为表里、相互激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艺工作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二者不仅决定于经济基础,也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要在理解自身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做到“守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二者不能局限于狭窄的所谓专业领域或一己之小情小调,而是要走出“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狭隘封闭,“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8]。只有这样,才能“尊”好真正的“时”,“守”好正确的“位”,才能在与时代同步伐中实现真正有时代感、有生命力的学术创新和文艺创作。

二、“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

“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根本底色,是道德追求在政治领域的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就提到“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9]他还提到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其中一条就是“重民本”。[10]民本思想强调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

对于中华文化而言,现世的家国而非彼岸的天堂是人们生活的最大依靠,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因此,我们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左传》中就有“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臣民而后致力于神”[11]的说法,认为人民是神的主人,圣明的帝王都是先治理好人间的臣民而后才致力于神灵。而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谓“人”就表现为“民”。“人民”本身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对家国传统而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而不是少数官僚的利益才是最值得守护的。因此,我们在根本意义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官本位”。早在《尚书·夏书》中,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商代,纣王曾宣称“我生不有命”,不重视民意和人民利益,最终丢掉江山。周人反思殷周鼎革的教训,认识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12]认为天地是万物的父母,而人是万物之灵,是万物中最灵秀的类别;聪明者做君主,君主要承担做百姓父母的责任。由此,中国政治逐渐走出神权政治的藩篱,开始人文理性的觉醒。到春秋战国,民本思想逐渐成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13]“民贵君轻”是中国古代最精彩的民本思想命题之一,主张在追溯政治权力来源的意义上,人民的重要性要高于国家政权,更要高于君主。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14]君主总是以上天立君并使之获得政治权力,但是“天之立君”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人民。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5]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体系的基础、政治稳定的条件。

“以民为本”虽然主要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思想文艺领域的深刻约束。正是基于“以民为本”的传统,周代有采风制度,汉代有乐府诗歌,都注重搜集民间的心声,尤其是百姓的疾苦。唐诗宋词元曲都注重对世间百态的描摹,明清话本小说与戏曲更是在与老百姓的现场互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倾向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流,不仅抚慰当时的人心,也为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对其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18]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供给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秉承“以民为本”的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根本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这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通过扎根人民获取创作的源泉,也才能实现学术与文艺的真正成长和进步。

三、“以精品奉献人民”:尽善尽美的品质追求

“以精品奉献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文艺作品提出的品质要求。何谓“精品”?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9]。指导思想侧重于内容层面,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则侧重于形式层面。在文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20]“思想精深”是对于内容的要求,而“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则是对于形式的要求。

在评价音乐艺术之高下时,《论语》说:“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1]朱子注释说:“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22]钱穆先生更明确地说:“尽美,指其声容之表于外在。如乐之音调舞之陈容之美。尽善,指其声容之蕴于内者。乃指乐舞中所涵蕴之意义言。”[23]即是说,“尽美”是对于外在形式的要求,而“尽善”则是对内在意义的要求——《论语》中称前者为“文”,后者为“质”。从形式上看,《韶》《武》二乐都做到了极致,所以称之为“尽美”;但从内容上看,《韶》乐反映的是尧舜禅让,其内在意义是“文德”,而《武》反映的是汤武革命,其内在意义是“武德”。孔子以和为善,因此认为《韶》乐做到了“尽善”,而《武》乐则未做到这一点。内容层面的“尽善”比形式层面的“尽美”更值得注重,但“尽美”依然具有其自身的意义。孔子避免了由于看到美与善的矛盾而用善去否定美的狭隘功利主义(如墨家),也没有企图脱离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去追求绝对的自由和美(如老庄),这就是孔子在解决美善矛盾这个重大问题上的杰出之处。[24]这为后世如何处理美学上的艺术性与伦理学上的道德性的关系,如何评判学术和文艺作品的优劣,提供了最主流的标准。同时,如果说“美”和“善”是“精品”的充分条件,那么“真”就是“精品”在“质”方面的必要条件,是对学术和文艺起码的要求。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5],就是一种“求真”的态度。“求真”要求人们秉持“诚”的德行,内心真实无妄地去直面现实世界。

就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而言,“尽善”意味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比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尽美”意味着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审美风范。[26]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甚至“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的不良风气[27],文艺创作存在“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28]。精品的缺失源于风气的浮躁,浮躁源于片面市场经济的“逐利”逻辑对学术和文艺领域的侵蚀,以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对“慢工细活”的挤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面向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首先满足“求真”的起码要求,致力于将中国的事情搞清楚、说明白,在“源于生活”上毫不含糊;在此基础上,以“尽善尽美”的品质追求做到“高于生活”,多出精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9],在文艺领域“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30]。

四、“用明德引领风尚”:成风化人的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他曾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3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从事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事业,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责任,必须做到“用明德引领风尚”。

中华文化重视人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内在的“德”来约束人的行为,而不是靠神灵或外在因素来约束。因此,中华文化对人之为人的“德”格外看重。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孟子更是为“德”找到“人性善”的内在根基——如果提倡“人性恶”,那么人就缺乏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可能性,于是必须倚赖外在因素来约束人的行为、达成社会的秩序。但是,人是一种具体的存在,在道德养成的道路上存在先后之别,不可能整齐划一。面对这种情况,《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每个人先天就具备的、熠熠生辉的“善”的本性,但容易被人因物质而生的欲望所蒙蔽。但即便被蒙蔽,“善”的本性依然不会消失。所以,“明”“明德”的过程,就是去除外在污染的过程,回归“善”的本性,就是使“明德”的光辉突破欲望的蒙蔽而散发出来,就是“觉悟”的过程。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基于“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他应当帮助那些后知后觉的人去除欲望的蒙蔽,一起回归“善”的本性,而不是做一个“自了汉”。这就是“新民”的过程。最后,当人们共同觉悟自身的“明德”,共同回归“善”的本性,达到的状态就是“至善”。《大学》的“三纲领”,反映了中华文化中“教化”的基本逻辑。《论语》也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说法[32]。君子、小人并非外在地位的区分,而是觉悟的先后之别。先觉的君子应当通过自身德行的示范作用,感化更多的人一起成德向善。在儒家的语境中,教化并非一个居高临下的过程,而是一个启发每个人内在自觉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心之间的相感是最基本的机制,最后的效果则是“成风化人”——民众被感化,风俗得以养成,共同体的秩序得到内生性的维系纽带。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如何具体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这首先需要认识到,在“善”的本体的基础上,每个时代有其具体的道德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德”的具体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33]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德”,“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34]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哲学社会科学侧重于理性层面,文艺侧重于感性层面。在“成风化人”的过程中,文艺承担着更直接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35]成风化人的前提,在于文艺工作者自身要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同时,“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36]。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37]。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文艺工作提出的“四个坚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时守位的自觉主动、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尽善尽美的品质追求和成风化人的社会责任。“四个坚持”总体上秉承了中华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优秀传统,彰显了文以载道、艺以弘道的深沉追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应当在“四个坚持”的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四个坚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党教育中“四个坚持”的意义与落实
“四个坚持”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
牢记“四个坚持”推动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