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扶贫理论新指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02-19高文郝纭鹤
高文 郝纭鹤
要持续巩固区域对口就业扶贫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需要两地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中的新路径。
成都都江堰市就业局以就业扶贫工作为抓手,在对口帮扶甘孜州康定市就业扶贫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精准锁定扶贫方向
都江堰市就业局紧盯康定市职业培训环境条件有限、培训专业对区域产业发展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领域狭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精准锁定扶贫方向,以就业培训为抓手,以搭建跨区域人力资源合作为桥梁,从就业技能培训、开展扶贫招聘会、搭建创新创业帮扶载体等方面实现与康定市就业扶贫深度合作。
精准确定找准“贫根”
一是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导致企业用工需求发生变化,对劳动者的各方面要求有所提高,但就业者技能相对单一,部分就业者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就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选择面较窄。二是文化交流存在障碍。因康定市属民族地区,当地群众多以藏语交流为主,在外就业时,语言交流、生活习惯存在一定障碍,导致就业受限。三是外出就业意愿不高。多数群众考虑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更愿意就近就业,对外出就业意愿不高。
精准把脉对症下药
一是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协同康定市相关部门,加强扶贫宣传力度,宣传就业政策。选派援藏干部、企业等进行指导示范工作,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使更多贫困人口将就业创业意愿变为现实。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就业积极性,专门在就业培训时为学员们配备藏汉语翻译教师。
二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打造精品“就业技能培训班”,共计举办3期对口帮扶就业培训工作,累计完成对口帮扶培训153人。开展“乡村振兴·技能先行”系列培训活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1期,培训200余人;民宿相关培训3期,培训116人;农村劳动力品牌培训2期,培训88人。
三是拓宽就业选择面。组织企业进康定,就业局先后3次共带企业83家,岗位3216个赴康定市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同时定期开展常规招聘会,集中推荐一批贫困人口就业,逐步形成定期举办招聘会的常规制度。
四是鼓励自主创业。两地人社部门建立就业创业跟踪服务机制,提供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举办创新创业活动36场,建立“都江堰市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催生创业团队156个,项目79个,正在孵化77个。
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思考
要持续巩固康定县脱贫攻坚战的成果,需要两地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中更加适合康定市发展的新路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深入康定地区劳动密集性产业开展调研,以用人单位发展中对劳动者的现实需求为方向,结合劳动者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确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持续抓好技能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吸纳一批当地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充实到培训教师队伍中。
强化产业支撑,拓宽就地就近就业的空间。立足于康定产业发展优势,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各项创业惠民政策,开设适合创业发展的培训课程,提高群众创业积极性,大力鼓励当地群众发展民宿、生态观光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用工需求,拓宽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空间。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让政策落地落实。推进基层平台标准化,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基础,通过送设备、送教师、送培训、送人才等方式充实康定市基层就业服务工作队伍。与康定市就业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双方协作打造人岗对接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建立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打破就业信息平台的区域阻隔,收集两地企业用工信息、劳动者求职信息,为康定市劳动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岗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