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力乡村振兴
——阳泉市财政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一事一议工作情况
2019-02-19韩卫英
□韩卫英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为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要资金、劳务用工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筹资筹劳为基础、以社会捐资赞助为补充,多渠道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该财政奖补政策填补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空白,调动了基层和农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是加强乡村治理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
该政策实施以来,阳泉市财政局紧紧围绕政策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以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工作。从2010年开始,截至2018年底,中央、省、市共投入财政资金2.39亿元,共实施项目约3300个,受益人口70余万人,95%以上的农村人口受益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局党组的有力领导和各县(区)的密切配合下,近几年,阳泉市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省财政厅连续三年委托第三方绩效评价中,获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工作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层层建立领导机构,精心组织实施。在全省的统一领导下,阳泉市成立了从市级到乡(镇)的领导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建立了由财政部门牵头、农业部门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周密、制度健全、分工协作、措施有力,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阳泉市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及现状,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政策知晓率,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增强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另外,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一事一议群众代表监督项目、统一在项目旁边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强化知情权、自主权和监督权,提高了群众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三)建章建制,促进流程规范
制度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为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动村级公益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阳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阳泉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筹资筹劳和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全市的项目档案归集整理进行了统一规范,为阳泉市以后农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财政保障,落实配套资金
在获得中央、省级资金补助的同时,阳泉市也按照政策配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从2013年开始,阳泉市根据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人口,按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的10%配套,且逐步增加资金规模。从2013年至今,市级已配套资金3127万元。
(五)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动阳泉市新农村建设更上新台阶。阳泉市财政局每年都举办农村综合改革培训班,对全市的农改工作队伍进行培训,解读当前的新政策,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干部素质,为以后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县(区)财政部门深入乡村,讲解和宣传政策,使一事一议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六)系统建设,进行网络监管
全省从2013年开始,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所有项目全部纳入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信息监管系统》管理,对实施的项目从项目申请立项、审核审批、项目建设、资金兑付等全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从2016年开始,对项目进一步实行滚动管理,将下一年度需要实施的项目提前确定并录入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项目的监管,提升了业务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七)绩效评价,提升项目效益
阳泉市从2013年开始,探索使用第三方开展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绩效考评工作。近两年,省财政厅每年派出考评组对各地市进行抽查评审,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分配财政奖补资金的重要因素。阳泉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绩效考评工作,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印发的考评办法,对地方组织领导、预算安排、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宣传培训、农民满意度等综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自评,通过自评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质量。
二、取得的成效
(一)改善了农村基本生活面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前提,重点建设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村内民生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咀子上村、桃林沟村等通过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建设的道路、村内环境整治等,发展了一批旅游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搞起了“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农民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走上平坦道,迈上致富路。
(二)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构建了“政府资金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破解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
(三)调动了群众建设家园积极性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本着“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激发了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群众现在普遍认为村里有“三多”,即:村民享受的惠农政策多、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多、村容面貌变化多。
(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让农民参与公益事业的讨论决策,进一步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五)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出台,给村干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为民办实事的平台,通过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建成,村容村貌的改变,使村干部在村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威信,从而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政策执行不平衡
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来,一部分农村积极参与,连续多年申报项目,村容村貌有了极大地改变,一部分农村从未申报实施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二)存在“人难集、事难议、议难决”现象
一是开会难。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经商,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居多,人员难以集中。二是筹资难。在筹资过程中,一部分群众不肯拿钱,继而会产生“连锁效应”,导致群众应筹资金难以全额到位。三是筹劳难。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部分时间外出务工,很难筹足所需工时,资金很难到位,使决议难以执行。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对财政资金依赖性较高
阳泉市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对财政资金依赖性较高,项目投资中财政奖补资金占80%—90%,村集体几乎未投入。这类村集体经济几乎归零,村民收入少,外出打工的人多,筹资筹劳困难,项目立项数量少,制约了一事一议事业的发展。
(四)资金筹集困难,仍存在缺口
目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主要是中央、省、市级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少,还有一小部分资金是从各部门、社会上筹集而来,且近年来,中央、省财政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上级下达阳泉市的资金量减少,对于这么一项涉及民生的大工程来说,资金量仍然有缺口,仍需多方探索资金筹集渠道。
(五)缺乏验收项目的专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涉及道路、水利、桥涵等多种类型的项目,由财政、农经部门组织验收,由于人员少,没有专业技术知识,验收难免走马观花,只能从表面看项目实施了没有,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阳泉市财政局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老百姓的需求还相差很远,接下来要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发扬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为推动阳泉市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