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2019-02-19董文倩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社会学与文化教研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照信仰道路

文 董文倩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社会学与文化教研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提出具体要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键就在老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理直气壮讲信仰、讲好信仰,在坚持“八个相统一”上好好思政课。

以科学理论观照现实,筑牢信念之基。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前,一部分人之所以觉得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不科学了,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对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和彻底,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课教师直接担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讲好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要讲“认知”,更要在“认同”上下功夫,培养青年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学马克思主义原文、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以问题意识观照国情,培养担当精神。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应对了重大挑战、抵御了重大风险、克服了重大阻力、解决了重大矛盾。作为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的义务,更承担着解惑的重任。要从青年困惑的问题讲起,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培养青年勇于面对、思考、探究问题的品格和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历史思维观照发展,认清道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我们今天的国情形成于昨天的历史,要认清当下国情,坚定道路方向,就必须理清历史脉络、历史逻辑。要对自己走过的路有清醒的认识与深层的反思,才能向着未来迈出更坚定的步伐。因此,思政课要重视历史观的教育,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以了解历史为前提,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之间的内在本质与联系,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因果关系,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思政课教师要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就要从历史的源头讲,要在青年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行得通,讲清楚独特的历史使命注定了我们只能走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尊重历史的必然选择、坚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担负起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

以文化自信观照源头,孕育家国情怀。讲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题与灵魂,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在青年一代中讲信仰,从源头上说就要在“自信”上下功夫。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增强“四个自信”,只有自己足够地自信,才能更好地传递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了文化认同才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认同,这是对今天中国发展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当代视角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深刻理解自身传统文化在民族、国家历史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认识文化的精神价值,启发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联性,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相结合,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观照信仰道路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谭维维推出《观照》专辑四部曲之《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