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管理措施研究

2019-02-19门立新

关键词:园林工程管理工作植物

门立新

吉林省松原市园林管理中心 吉林 松原 138000

前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城市园林工程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尽管越来越多城市已经认识到园林工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没有将园林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凸显出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从正确的角度,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园林工程植物养护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能发挥其应用价值。

一、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管理机制的完善性不足

在实际的植物养护和管理工作中,从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完善性不足的问题,很难对相关的工作发挥指导作用,也很难满足这项工作的实际需求。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不同的区域在气候方面也体现出较强的不一致,各个园林工程中涉及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护也存在差异性。一些植物需要得到较高标准的养护和管理,这就使得养护工作的难度有所增。针对植物养护的现状,如何以标准化的机制为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工作提供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前期设计与后期养护之间的矛盾性

在园林工程中,前期的设计工作能对后期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效果产生较强的影响。从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对后续养护工作留下隐患。在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将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美观性方面,忽略了区域气候特点以及植物的生长条件。这就会使得在种植中,植物无法得到合适的生长条件,无法适应环境,出现死亡,不仅会扩大成本规模,还能使得后期养护工作受阻。从现实工作情况来看,后期出现的很多养护问题都是由于前期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

(三)养护管理缺乏针对性

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和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不同植物的独特养护需求,应该分别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仍然不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养护人员都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经验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缺少科学性理论的指导,这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养护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养护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植物养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的环境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为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就需要从事养护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具备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很多养护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工作培训,所掌握的理论和技术都较少,对于一些复杂的工作显得束手无策。人员作为养护和管理工作的主体,其工作素质与养护工作效果存在直接的联系。

二、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管理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植物养护管理工作机制

在进行园林工程植物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应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指导实践的工作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养护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将养护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工作执行中,应该将更多的创新理念以及工作方法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的植物养护管理工作机制[1]。养护工作所涉及的方面较多,这就涉及到在各项工作中进行综合和安排。按照工作机制实际执行养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植物养护工作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涉及的环节也较多,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复杂性有所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就应该在前期工作中,制定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方案。对不同养护环节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将技术要求和标准作为养护和管理工作的规范。保证工作机制科学性和完善性的前提下,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另外,在养护工作开展前,应该做好足够的准备,对技术进行交底,明确各个环节的养护要求,并对工作机制进行不断完善。

(二)重视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设计兼具人文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将园林工程的特色充分凸显出来。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同质性,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将相关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前期设计能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从本质性的角度来看,园林工程的建设目的是满足于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将人本理念融入到方案当中,对角色进行转换,站在城市居民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另外,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当中,应该对养护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想缩减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成本规模,应该认识到植物品种选择的重要性,提高园林工程的生态水平,这样才能达到生态循环的目标,有效预防病虫害,提高群落生长水平。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应该进行调研,切身去到现场,仔细分析当地的气候、水土条件,并科学的选择植物的品种。

(三)优化养护管理的检查和执行工作效果

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具有复杂性,涉及到较多种类的植物。要想真正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目标,就应该重视主动性。负责养护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对植物养护需求形成清楚的认知,并能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分。养护人员应该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能通过跟踪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形成充分的了解。对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及时分析和解决,主动开展养护协调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养护管理工作。

(四)建设高素质植物养护管理人员队伍

要想使植物养护和管理工作效果得到优化,就应该建设高素质的养护管理人员队伍。养护人员不仅应该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目标。在人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提高养护人员的个人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能掌握各个养护工作环节的技术和工艺,并按照指标实际执行相关的工作。养护人员队伍是这项工作的实施主体[2]。在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可以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对养护人员进行考核,从而保证其能达到工作的要求。

三、养护管理技术优化路径

(一)草地

对于草地养护工作,应该尽量保证草地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并且均匀纯净。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季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养护工作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种植期到长满期、旺长期、缓长期、退化期等。分别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

(二)树木施肥

在这项工作中,应该重视浇水和施肥管理工作。园林工程中的树木的水分管理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幼树,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干但是不板结。高大的乔木,其具有根深叶茂的特点,应该保证其水分充。矮小的灌木,具有根系较短的特点,应该保持其土壤的湿润性,这样才能真正成长起来[3]。在树木养护工作方面,不仅需要阳光、湿度、水分、温度等保持适宜性,还应该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如果养分不够充足,也无法使树木正常生长。在具体的工作中,植物获得养分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土壤供给,拎一个是人工施肥。肥料中应该包括10余中元素,比如,氮、磷、钾等。

(三)修剪

植物在自然生长中,会在枝干上生长出较多的嫩芽,就会使得树木的顶端生长优势或者树木的形状形成一些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使得养料被消耗,还有可能使树木的形状不美观[4]。要想使树木能保证较好的主干发育趋势,并且冠形饱满,就需要在养护环节对其长出的一些嫩芽进行修剪和摘除。将一些生长得较为突出的枝条剪掉,进行修理。这样才能使树冠能均衡的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获得其生长所需的元素和条件。

(四)病虫害防护

养护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认识到病虫害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这项工作进行落实。不同的植物出现病虫害的情况也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养护人员针对经常出现的病虫害情况,分别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将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药物作为辅助方式。如果植物的主干出现一些病斑,就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这种现象得到缓解,再对其实施复壮处理。控制住病虫害后,应该对病菌进行处理,对刮下来的树皮和树枝进行统一处理,避免病菌扩散。

结论:综上所述,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签。在实际的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植物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构建完善的植物养护管理工作机制,重视园林设计的合理性,优化养护管理的检查和执行工作效果,建设高素质植物养护管理人员队伍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园林工程建设效果。通过本文对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园林工程中植物养护和管理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管理工作植物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