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鞅是如何拿到秦孝公通行证的

2019-02-19旸瑫

工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秦孝公通行证商鞅

文_旸瑫

战国时期,饱学之士四方奔走,周游列国,多处求职,如同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满世界找工作。

出身卫国后裔的商鞅自小好钻研刑名之学,自己总结了一套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方面的变法理论。他踌躇满志,希望凭自己的一身本领,找到理想的雇主,大展宏图。

商鞅求职的第一家是魏国,但几经周折,终以失败告终。29岁的商鞅并不甘心,他把目光越过了函谷关,远眺到了秦孝公向天下发布的“求贤令”。他觉得机会来了,便于公元前361年信心满满地到了秦国。

商鞅没有拿着简历直奔秦孝公,而是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请他帮忙。有贵人引荐,商鞅便获得了直接面试的机会。

第一次见到秦孝公,商鞅和其他求职者一样,原本有些紧张,但看到这个比自己年纪小一截、年仅20岁且刚登基的年轻人,他便稍事调整,开始镇定自若地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大谈尧、舜、禹天下大治的“帝王之道”。可秦孝公却“时时睡,弗听”,最后直接把商鞅赶出了宫。事后秦孝公严厉责备景监荐人失察,说商鞅这人只会放大炮,说大话,不值得用。

商鞅并没有气馁,在他再三请求下,几天后,景监安排他第二次面见秦孝公。他重新整理了面试材料,决定吸取第一次教训,多说一些孝公关心的事情,比如向他介绍夏、商、周三朝的治国之道。可没想到,孝公还是不爱听,面试最后也草草收场。景监又被孝公数落了一顿,于是便责怪商鞅,商鞅连忙说:“经过这两次面试,我判断孝公是需要能助其完成千秋霸业之才,希望你能再安排他接见我一次。”

帮人帮到底,于是景监又为商鞅安排了第三次面试。这次,商鞅向秦孝公推荐了春秋五霸以武力强国的史实和道理。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插话,但最后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录用他,只是对景监说:“此人尚可,值得一聊。”这多少让商鞅有点失望。

等待数日,毫无消息,商鞅心急如焚。终于有一天,秦孝公主动召见商鞅,这让他惊喜万分。这一次,如他所料,见面氛围大为改观,秦孝公听得着迷,“语数日不厌,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还与商鞅讨论争辩,好不热闹。

景监满是疑惑,对孝公的表现大为不解。商鞅解释道:“对孝公而言,那些所谓的帝道、王道、霸道都是大而化之的道理,太空太远,不合时宜。看来,他比较喜欢‘短线操作’,所以,这次我切合当下,大谈强国之术,尤其是针对秦国如何在群雄中做大做强、快速崛起提了很多方案,所以他才愿意听。”毫无悬念,这次,商鞅被正式录用了。

商鞅靠自己广博深厚的学识和坚如磐石的信心,及时掌握主考官秦孝公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调整充实面试准备材料。虽然经历了三次失败,但最终成功逆袭,拿到了秦孝公的通行证。回顾商鞅的求职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商鞅,求职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更何况我们这等凡夫俗子呢?

猜你喜欢

秦孝公通行证商鞅
商鞅取信秦孝公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商鞅取信秦孝公
“通行证”
树敌太多商鞅
你的全球性爱通行证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
梦幻国度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