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师范院校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019-02-19蒋祥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年限健康状况

杨 影,蒋祥龙

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环境或组织系统”为主题,探索积极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于促进人们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其自身产生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师范院校学生作为将来要到教育一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其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因素及个人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关于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很多,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学生影响重大,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很多学生父母与孩子分开,到外地打工,孩子则留在户籍地,由其他监护人抚养,成为留守儿童。尚慧霞[1]研究表明,父母不在身边对于孩子教育及身心健康状况等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长大后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仍受曾经留守经历的影响,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本研究拟从留守经历情况等角度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阜阳市、安庆市2所师范院校中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678份,回收有效问卷670份,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323人,占所测查被试总人数的48.2%;不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347人,占所测查被试的51.8%。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留守经历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双方均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与父母团聚频率等;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量表采用五级评定制:无症状、轻度、中度、偏重、严重,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留守经历上的差异 留守经历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学生(P<0.01)(见表1)。

2.2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留守情况上的差异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在父母外出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均外出的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父母其中一方外出的学生,在各分维度上,父母均外出的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P<0.01)(见表2)。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在父母外出打工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父母打工年限在1年以内的学生,在各分维度上,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父母打工年限在1年以内的学生(P<0.01)(见表3)。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在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年龄在小学及以前的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留守年龄在初中以上的学生,在各分维度上,留守年龄在小学及以前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留守年龄段在初中以上的学生(P<0.01)(见表4)。

表1 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留守经历上的差异分)

表2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父母外出情况上的差异分)

表3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父母外出打工年限上的差异分)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在与父母团聚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内的学生,在各分维度上,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上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上得分均显著高于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内学生(P<0.01)(见表5)。

表4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上的差异分)

表5 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与父母团聚频率上的差异分)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具有留守经历上差异显著,具有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经历学生,这说明,曾经的留守经历仍然对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因具体的留守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与父母团聚频率的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双方均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超过1年、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小学及以前、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母其中一人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在1年以下、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初中以上、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内的学生,这更加说明,曾经的留守经历对学生现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并且留守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杨琴等[2]研究表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有一定影响;陈艳玲等[3]研究显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相对消极,生理自我及自我认同因子评分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励骅等[4]研究表明,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此,为了提升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给予留守经历学生更多的关怀,陈婷婷等[5]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评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作为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多与孩子交流,在关心孩子身体状况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心理状况,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多给予学生心理关怀,作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具体实际,针对不同留守类型学生给予心理辅导和帮助,李悦[6]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具有留守经历学生积极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年限健康状况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