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远方流浪

2019-02-19415101湖南常德鼎城区一中浅草文学社李雨星

作文中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诗酒红墙青石板

415101 湖南常德鼎城区一中浅草文学社 李雨星

我们去远方流浪吧,我带着你,你带着诗与画,诗酒趁年华。

我们要在那条铺着青石板的老街上,选一家小酒馆坐下。那一年社戏的火龙很长,扮演白素贞的青衣有着婉转的唱腔。光影明灭间,飘来一股香气,原来是杂货铺又做了米花糖,勾完汁,撒上花生粒,甜丝丝的糖味,摇摇晃晃地落在每一寸石板上,引得街上的孩子踮脚盼望。那是你我的童年,你我两人一人一块酥脆香甜的米花糖,并肩走在秋日的暖阳下,脚下的青石板也是温温暖暖的,你我相视一笑,有些傻气——金黄的米花糖真好吃啊!

我们要在冬雪纷扬、四野寂白的时候去长安。岁月辗转,几轮花落,长安盛景只剩下斑驳红墙一座,一株梅花颤颤地伸出瘦骨伶仃的枝,拈枝细嗅,这梅花仿佛在诉说着长安曾经的繁华。一下雪,西安便成了长安呢,白雪带回了岁月沧桑,亭台楼阁盼回了文人墨客,你喃喃念出“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之后便冲我笑。你背后那连绵起伏的朱墙宫殿晃乱了我的眼,雪是西安的雪,景是长安的景,人是眼前的人。

我们要在春日方醒、青翠嫩红的时候去江南。还记得吗?奶奶常絮叨南岸的柳树,那是她闺中少女时的憧憬,那里的水总是多情,那里的人总是温婉,绣楼中闲手绣牡丹的小姐,桥边负手吟经的贫寒书生,还有两岸摇曳轻扬的青柳,轻快明悦的黄莺,船橹一撑一划,水波一摇三荡,把江南楚地的吴侬软语摇进了我们的梦里。我们去江南吧,悄悄告诉你,你的牡丹绣得可好看了。

我们要在夏意半消、荷花初绽的时候去金陵。它现在叫南京啦。秦淮河水一平一皱,散发出红罗帐暖的女儿香,你见到那河水,也掩面微笑。南京可不是只有温婉的一面啊!我指给你看,斑驳的城墙上,那一痕一斑皆是历史的痕迹。宫殿浩荡巍峨,苍老悲凉,这才是金陵的模样,你可不要流连于这六朝古都红粉之地啊!

春去夏至,秋临冬降,四季辗转了几番,我们要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多么希望我们是浩渺青烟,能在黛瓦红墙中流连,能在白山黑水间飘摇,亦能在岁月寂寂处绵延成歌。只记花开不记年,在长长的旅途中,偶然惊鸿一瞥或是不经意间地侧头,便能看到你的笑颜,见了你的笑我便安了心,继续与你向前——我的远方,就在我的身边。

那么,我们去流浪吧?去踏四海五岳,去看天大地大。

简 评

畅想,是每个少年的天然权利。不愿再记叙生活琐事时,试一下让思绪纷飞吧。“当我老了”“假如我有九条命”等,就是此类题目;古代诗词有种写法叫虚实结合,“何当共剪西窗烛”“遥知兄弟登高处”“白日放歌须纵酒”“虎鼓瑟兮鸾回车”,即属此法。自由放飞,游目骋怀,畅想别样情景,表现内心志趣。这不受现实阅历限制,极其利于表达真性情。

梳理本文,冬长安,春江南,夏金陵,秋则是有米花糖的老街,古典情趣蕴于文中,诗意追寻悦人耳目,人、景、诗、境纷至沓来;流浪情怀、远方情结展露无疑,恰似“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开头“诗酒趁年华”,出自苏轼词《望江南·超然台作》,前句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本文古典味道浓郁,颇有诗情画意,但内容有些空洞,稍显华而不实。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诗酒红墙青石板
寄思
春拂红墙
过延禧宫
父爱伴我行
比刹那更永恒的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的诗酒写意情怀
诗酒趁年华
酒中日月
云图青石板
南锣鼓巷 文化与历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