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反映论视角下浅析《落花生》三个英译本

2019-02-18成旖旎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落花生读者

摘 要:《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久为流传的一篇经典散文作品,短小精悍,意蕴深刻。本文从奈达读者反映论的的角度,评析张培基,刘士聪,以及魏成志三个英译本,说明读者反映论在散文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探究三个译本的优劣之处。

关键词:读者反映论;文化信息;读者

《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1893-1941)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作者描写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文中父亲借小小的花生,托物言志,讲述人生道理,赞颂那些不图名利,不好大喜功,默默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深入浅出,寓意深远。全篇不过五百多字,语言朴实真切,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深得读者喜爱。《落花生》的英译本很多,本文选取了张培基,刘士聪,以及魏成志的三种译本,这三个译本都较好的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各具特色。在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基础上,以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从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出发,对比赏析这三篇译文,分析他们各自呈现的不同特点。

1 作者背景介绍

许地山先生,1893年2月出生于台湾,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落花生》是他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小散文,曾收录于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语文教材,也是国内重要的启蒙读物。

2 读者反映理论定义

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的“读者反映论”的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与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又一次全新的诠释。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认为一个译文的效用,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是否可以接受或理解译文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是要看目的语读者能否产生和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阅读反应。而帕特·莫拉和詹姆斯·韦尔奇定义它说:“读者反映论强调在文本理解中读者角色的重要性。” 他反对每篇文学作品都有唯一确定意义的观点,这个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理解文学作品时都会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创造出自己的理解。因此,目的语读者是否能像源语读者一样能否感受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衡量译文的重要标准。

3 对译本的分析

3.1 从词汇层面出发

字句是文章的基础,对整个语篇至关重要,故遣词造句至关重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其过程的开始就涉及对词义的理解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词一般要考虑到是否易于目的语读者在其本身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因此,翻译中,选词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至关重要。三个译本在选词上各具特色,但仍有一些差异。翻译就是要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实现相同意义的表达,其次要结合前后语境,尽可能地将信息原貌还原给译入语读者,使得所译内容尽可能贴合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来到,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张译:It looked like rain that evening, yet, to our great joy, father came nevertheless. “Do you like peanuts?”asked father.“Yes, we do!”we vied in giving the answer.

刘译:The weather was not good that night but, to our great delight, Father came all the same. “Do you like peanuts?”Father asked.“Yes!”we all answered eagerly.

魏译:The weather was not very good that evening, but even Father put in an appearance, which was a rare event.“Do you all like peanuts?”asked Father.“Yes!”we all clamored to reply.

这一句里,对于“天气不好”这一短语,刘士聪译成“ The weather was not good”, 魏志成译也类似,而张培基则略有不同,译成“It looked like rain”。而“天色不好”并不意味着阴雨天气,也可能是乌云密布或者是其他天气,下雨只是天气不好的一种情况,不能囊括所有情况。刘士聪教授和魏志成教授直接翻译成“The weather was not good ”简单直白,更加忠实原文。而刘志成从自己理解的出发,加入自己的想法,对“天气不好”进行延展,翻译成“It looked like rain”,可能会使读者不能从译文文本中得到完全准确的信息,得到的是经过译者自身理解而填满的信息。让读者缺少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而对于“争着答应”这一词组刘士聪教授译为 “answered eagerly”, 张培基教授将其译为“vied in giving answer”,而魏志成教授则将其译成“we all clamored to reply”.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vie一词的释义为 “to compete strongly with sb. in order to obtain or achieve sth. ”,即为了得到某一东西或实现某一目标与某人激烈竞争。而魏志成教授用的clamor一次的释义“to make a loud complaint or demand” 意味著大声地要求或者抗议,而在这个语境下,孩子们是想表达自己对花生的喜爱之情,并不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得到什么东西,或者是对什么进行抗议,故这里用“vie in giving answers”或是“clamored to reply”的话,读者可能并不能体会到小孩们当时的心态,甚至可能引起误读。反而用“answer eagerly”更加切合当时的语境和孩子想要急切地说出自己的答案的心情,让读者充分共情到小孩子迫切的心情。

3.2 从句法层面出发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句法结构的零乱与松散。而英语则很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适当调整句法结构,使句子更容易地为英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这小小的豆子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他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对客人把他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他才能知道。

张译:Unlike nice -looking apples,peaches,and pomegranates,which hang their fruit on branches and win peoples admiration with their brilliant colors, tiny little peanuts bury themselves underground and remain unearthed until theyre ripe. When you come upon a peanut plant lying curled up on the ground,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bears any nuts until you touch them.

刘译:Unlike apples, peaches and pomegranates that display their fruits up in the air, attracting you with their beautiful colors,peanut buries its fruit in the earth.It does not show itself until you dig it out when they are ripe and,unless you dig it out, you can tell it bears fruit or not just by its frail stem quivering above ground.

魏译:Its not like the apple, peach or pomegranate, flaunting their bright, beautiful fruits on their branches for all to see and admire. The peanut lies buried in the soil, waiting until it is ripe before letting people dig it up. If ever you come across a shy peanut plant you cannot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y nuts. You have to find them to be certain.

原文将“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做对比,将两者拟人化,本不具有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有了动作感情。前者默默无闻奉献自己,后者外表风光炫耀自己,影射了社会上不同的人不同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对比,体现出“落花生”珍贵动人的品质,引出下文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原文句与句之间几乎没有连接词,而这三种译本均使用了连接词和关系代词,使原本松散的中文句子,变得严谨和富有逻辑性,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在句法上,这几个译本都使用了较长的定语从句,一定程度上让语句过于正式和书面化。而原文中这段话是父亲对年龄不大的小孩子讲的道理,很明显浅显易懂的语言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如果采用正式和书面化的语言,会显得晦涩难懂,让小孩子不理解父亲意思的同时,读者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这就这与作者的原意背道而驰。而在最后一句中,魏志成教授把“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 翻译成“If ever you come across a shy peanut plant” 用“shy”來形容花生树,生动形象得将花生树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形象拟人化得描绘出来。通俗易懂,既符合作者的原意,又能让英文读者更加流畅自然地阅读译文。

3.3 从修辞角度出发

中文喜欢用排比或平行结构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英语中并不会频繁出现排比句这样的句式。 因此在翻译中, 往往也不需要把所有的排比都一一对照着地进行翻译。文中也采用了常用的排比的写作手法,那译文最好能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和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式来还原文中排比的修辞效果,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原文: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张译:…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刘译:…and then some went to buy seeds,some began to dig up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

魏译:…Some of us bought seeds,some dug up the plot and others watered it.

原文中表动作的连续的三个词“买种”“动土”“灌园”仅有两字,用词简练,句式简单,体现出孩子们在种花生这件事上非常迫切且极具行动力。张培基教授的译文采用动作进行时,很好地体现出孩子们急切而忙碌的情景。刘云聪和魏志成教授都把三句话的主语“有的”翻译为“some,some,others”这样的句式,从句法表面结构上来看非常忠实于原文,而且也有排比的效果,但从内在逻辑上看,会让英语读者误认为三个动作同时进行,三个动作的执行者分别为不同的人,从而并不能把原文准确地传达给英语读者,造成一些偏差。但刘云聪教授在但在对着三个动词的翻译上有些冗余,造成译文节奏缓慢,不能很好地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原作中排比的语势和强调的效果。对比来看魏志成教授的译文简洁明了也富有节奏感,无论从修辞手法、句子的连贯度,还是从逻辑上都更加忠实于原文,也更能将具体信息传递给英语读者。

4 结语

翻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将信息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与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进行交流,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异域文化的机会。据奈达“读者反应理论”,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应和需求,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无限接近于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以实现传达和交流信息的目的。本文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和修辞的手法三个方面对进行对张培基、刘士聪和魏志成所翻译《 落花生》进行对比赏析,发现尽管三个译本在这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奈达“读者反应理论”来看,三者都有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需求,有效地帮助了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较好的实现了交流文化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3.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作者简介

成旖旎(1996-),女,汉族,江苏省南通,在读硕士,华东理工大学翻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落花生读者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花生就要这样种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