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资助育人模式探究

2019-02-18张强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积极心理学模式

张强

摘 要: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模式已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迈进,以物质资助为主的传统资助工作无法适应当代高校资助核心要求,其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考察过程不够完备,缺乏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统一,侧重经济环节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关怀、素质提升。在“资助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这一大环境下,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尤为紧要的关键一步。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及其应对方式,窥探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以求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实现资助学生长远发展与高校资助育人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资助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扶贫工作时强调,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一要求正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面临的重要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会受到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在短时间内很难得以释放,累积时间越长,危害越大。长期处于这种压力状态下的学生,无论是情绪、还是心理,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势。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遭遇困境亦或是遭遇重大突发情况时,一定会出现无信心、无斗志、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局面,更有甚者,可能心理发生扭曲,进而仇恨社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极端念头。因此,解决高校大学生资助迫在眉睫的任务,不仅是在经济上,更为核心的,是引导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和状态,只有“扶起”学生的“志向”,“扶醒”学生“智力”,才是根本手段。

1 贫困生心理上的“三座大山”

尽管名为“大学生”,但此刻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对于贫困学生来说,面对来自经济和学习双重压力,他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自我封闭的状态,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贫困生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三座大山”,这三座厚重的山,犹如三柄厚实的“盾”,隔绝着他们的内心。

1.1 无自我效能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提出,积极心理资本包括四个维度,其中之一就是“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面对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否有信心并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贫困学生中无自我效能感居多,自卑和缺乏信心者比比皆是。,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过低评价和轻视自我。这是贫困生群体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大部分心理问题的根源。贫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上的压力,由于经济的拮据,贫困生在衣食住行无法得到过多的满足,加之与条件优异学生进行对比,失落感剧增。

1.2 焦虑和文饰心理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负性情绪,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到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但因无法明确不良后果的性质和内容,从而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便產生贫困生的焦虑”。贫困生承载着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许多贫困生表示在收到大学入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可谓喜忧参半,一面是高考入学的喜悦,另一面又为每年数千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担忧。经济上的思想负担、对家人生活的担忧、对大学能否毕业等问题的无法预判等,使贫困生精神上处于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同时,有部分贫困生一方面因经济贫困而焦虑,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贫困处境表现出文饰的心理,做出一些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的行为,例如,从不与他人提及家庭问题,甚至拒绝谈论家庭,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手阔绰、言语中故意表现高高在上。这些贫困生一方面为家庭经济惶惶不安,另一方面又害怕同学发现自己的隐私而忧心忡忡极力掩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同学变得敏感多疑,容易产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等不适应症状。

1.3 障碍性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作为学生初入社会的“启蒙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和生活中越发重要。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开阔,与城市的同学没有共同的话题。有些贫困学生不能很好的面对现实,担心在他人面前出丑,遇到困难也不愿向他人表露,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和群的特点;另一方面,贫困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受到经济上的制约,有些贫困生表现出既想跟异性交往但又不敢的心理,在内心形成了许多的矛盾与煎熬。

2 破除“三座大山”的有效途径

2.1 设心理资本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课程

课程设置是教导学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前,心理课程在高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但课程的设计、内容、教学方法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要想解决贫困生心理上的“三座大山”,就要有针对性进行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焦虑和人际交往技能展开。各方面内容不能仅局限于纯理论,更为关键的是要加入展示、实际操控、团队合作等形式,拉近彼此间距离。例如,在自我效能感方面,设计有一定难度,但大学又能完成的任务,让贫困生尽可能多的收获成功的体验,此类活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在力量,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因为与非贫困学生相比,虽然贫困学生显现出较多问题,但他们心理弹性、感悟能力较一般大学生要高,换言之,更易激发其优秀的心理品质。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递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无疑能使贫困学生在此其中获益良多。

2.2 完善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学生工作学习的第二阵地,这里朋辈互助,更加有利于贫困学生放下焦虑,轻松应对。研究表明,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对自我认识,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提高。让贫困学生在学生社团中锻炼,通过安排各项活动事宜,丰富其学习之余时光,会使贫困学生暂忘焦虑,缓解焦虑和文饰心理,花更多精力在社团活动上。经过长期的与身边同学相处、磨合,提升其归属感。

2.3 创设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经济困难学生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心理教育过程中,强调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此基础上,努力为贫困生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有助于让贫困生打开心扉,与人沟通,从而将人际交往这一障碍扫清;另一方面,此类活动大多伴随着经济效益,会有一定的经济补贴,这一额外的收入对贫困生来说,既减轻了生活压力,同时又收获了自信。因为这是靠劳动换取回来的,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资助育人模式

3.1 强化资助育人核心

资助育人,关键还是在“人”。如果一味的注重解决经济问题,那重心就发生了偏差,以物质为主的资助工作,往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足,这是一种给予式的资助,而非培养式的资助。所以,只有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时效性。

1)强化感恩意识。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只是负责将困难补助发到需要的同学手上而已,这样久而久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获得助学金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偿的受助模式,也未能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承担起相应的学习及社会职责。同时,还会造成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如何将“无偿”变为“有偿”,让受资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获得资助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资助对象应尽的义务,这是个严峻的问题。另外,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资助宣传大使的作用,通过表扬先进的形式,宣讲资助政策,感恩社会,造福更多的资助对象。这种宣传,可以是具有特色的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形式,将感恩的意识传递出来。

2)加深诚信意识。高校资助工作总免不了诚信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家境殷实,却伪造困难认定材料,虚报困难认定等级,不劳而获;另一方面是有些特别困难学生,却碍于情面,怕人笑话和看不起自身,从而隐瞒实情,拒绝申报困难认定;更有甚者,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毕业后不按时还清贷款,从而导致自身及学校声誉受损。针对以上,各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制定相应惩戒措施,完善惩罚方式和力度,在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3)提高综合素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核心是育人,旨在使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将积极心理资本引入资助育人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增强人际交往,克服焦虑情绪,提升自我效能等各方面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以达到高效资助育人的终极目标。

4)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漁,这句话运用在贫困生资助上,非常合适。再多的经济支持,只能让学生缓解一段时间的经济压力,起不了治本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才是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下,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学工部应该积极寻找外界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职业实践机会,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职业价值感和效能感,在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和了解社会过程中,为更好地步入社会及成长成才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应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补贴方案,完善相关制度,简化相关手续流程,真正意义上便捷学生,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

3.2 强化资助育人奖惩机制

1)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创建“校-院”的二级管理模式,将校学工部资助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互相结合,学院资助事务辅导员统筹管理贫困生资助性业务,全面规范制度。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并严加惩处,只有从制度层面规范起来,工作过程中才会带着压力,彻底摒弃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懈怠情况。

2)加强长效化考评机制。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艰巨、长久的伟大工程,这一工作早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存在,但这一工作延续至今,依然较为传统,工作模式单一。高校资助育人在考虑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各高校学工办资助中心和二级学院负责资助老师,设立长效化考评机制,对资助工作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提高高校资助老师工作热情,将更加有助于资助事业长远发展。

3)树立典型。发挥高校资助宣传大使作用,以点附面,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典型模范的作用,树立榜样,激发贫困学生各项素质提升。另一方面,对弄虚作假的“典型”学生,绝不姑息,严加惩处,在学生中树立“有错必纠”的理念,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严谨性和资助老师威望。

4 总结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而只有明确学生的心理,从本质上挖掘育人的核心,高校资助工作才会富有成效,培养的学生,才能获得幸福。通过以上在积极心理学角度下的浅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影响高校资助工作的因素存在于各个方面,只有抓住核心,才能在资助工作上有所见长,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才会逐渐清晰,真正做到“育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德钧、田晓红主编.《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蒋春兰.心理资本在高校资助育人中的作用与培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10.

[3]黄建美.“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王玉明.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育人资助模式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9.11.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积极心理学模式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