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高

2019-02-18严凤英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

严凤英

摘 要: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着技术型与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现阶段有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也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不提高素质与相应的专业技能,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找到一份好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技能能力

1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招聘时大大提高了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现在高职院校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增加师资力量、实操实训、大学生创新创业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实操技能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但是在素质上没能真实地映射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只是简单地实施学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上严重匮乏,今后在社会竞争中难以立足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

2 现在高职学校与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2.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有些高职院校的老师上课有照本宣科的,每次都是不停的讲,特别是理论课,大部分都用讲授的教学方法,讲完课本内容就觉得任务完成了,从来没有想过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这些知识是否利于他们就业,根本没有把企业岗位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比如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定位于专卖店店长还是医药销售员、日用品、制造业、化妆品行业还是哪个行业的哪个职务,最好先找好企业,再依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 院校实践教学建设存在缓慢现象

缺少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设备、师资力量、教育理念上都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层次培养的要求,系统性的职业技能培养缺乏。

2.3 教师自身队伍观念较为落后

教师自身队伍观念较为落后,没能深入研究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学方面学生信息收集相对迟缓,学生信息管理较为混乱,学生缺少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沟通表达的途径,从而导致学生诉求和教学目的存在偏差,在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上存在差距。

2.4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学习思想品德不端正,学生实践技能差,学生体能素质差,他们不爱学习,沉迷于网络,自制力差,很多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欠缺,现生经常说情商要比智商重要,所以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就要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有自信、有道德、有公德、懂得舍得。

2.5 基础文化薄弱

学生仅限于书本知识,没有专研精神,学于表面,英语、计算机、语文、数学等基础文化知识也掌握不够,专业知识的理解有瓶颈,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怎样对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推销,首先对于人有几种性格特点都不去了解,你又怎样推销呢?

2.6 心理素质较差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锻炼提升自己,所以在遇到挫折会发现他们自卑、焦虑、精神紧张等现象。同时他们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容易使矛盾激化。

2.7 缺乏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差,不能由一个事物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它方面,思路打不开,老师讲什么自己从不会多想想,多动手,多探究。

3 应对以上问题,高职学校与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和教育文件的解读与分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创新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实现多元化管理。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改革:要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企业与学校无缝链接实践教学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且专业要与行业岗位挂钩,形成专业特色,服务于区域经济,在讲授时要结合专业岗位要有行业重点,要精学,请企业专家授课,分项目分任务分阶段进行,让学生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希望、有自信,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會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3)教师团队水平要提高:要建设双师素质与兼职教师团队,企业业务骨干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或实践指导,不定期组织参与实践指导人员与我院相关指导老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项目设置等,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对企业骨干签订聘任协议,作为学院兼职教师,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学院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制度。企业鼓励公司高管与合作院校开展广泛合作,去合作院校进修,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教师专业理论和实践,经常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随机考查,不定时听课,考核,教学方法要综合运用,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不喜欢学变为想学,乐学,想专研。如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微信等通信方式行交流,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答疑,这样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备,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4)学生考核决定采用答辩方式、制作PPT、上台演讲、情景模拟,进行考核,每个项目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利用PPT等电脑软件将所学知识总结出来,最后再进行答辩,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组织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应根据教育部规定,让学生多参加技能大赛,在顶岗实习方面,要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监督机制,校内指导老师要深入到企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各阶段的表现与变化后加以引导及帮助,全面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社会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应该让学生在寒假暑假参加学生社会实践,学校企业学生自己三方一起努力完成社会实践,即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强专业技能的提高。

我们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路,还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更是新课程改革和优质教育的要求,以后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改善方案和理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提供更高素质与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天才,丁志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4):125-126.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