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毕业生就业心态与中小民企发展的迎合

2019-02-18孙旭朝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发展创新

孙旭朝

摘 要:企业由国有和民营之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两者功能不同,国有企业更多的体现国家意志,民营企业更多的体现社会功能,两者不存在尊卑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全国就业人口的91.8%都是由民营企业承担的,民营企业是社会和谐的土壤,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而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甚至是独占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这些都是民企所无法攀比的。总之,企业的规模不同,企业的性质,不同,战略的着眼点也会不尽相同。那么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毕业生就业的心态如何与之相适应呢?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中小民企;发展创新

恰逢国家十三五规划重要之年,公众对国家新战略的讨论非常热烈,寒假里阅读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民营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有关的书籍,也为此类企业找出一条适合自己体量的发展路径和经营哲学。我最近思考非常多的一个问题,我从来不大关心国内的那些大佬,如马云、马化腾、张瑞敏、柳传志等,因为所有这些成功企业家的成功除了自身主观努力和聪慧过人外,还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资源条件,这些客观原因未必能够在我们这个年代重演。总之,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学识、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时代机遇。中小企业可以学习他们,但更需要学习自己认识自己。

1 “投机”,上帝不可能眷顾犹豫的人

有人讲,人的一生要遇到大概七次机遇,企业也一样,企业的发展通常是一种锯齿状的上升形态,总体上是上升的,但局部会有波动。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的每一次增长,就是一次跳跃,更是一次机遇。机遇的产生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内因包括團队的培训、管理的提升、文化的锤炼、激励的生效等。外因包括市场的波动、经济的繁荣、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的转型等。

与大企业特别是大型资源垄断型国企相比,中小民企更需要这样的机遇来帮助自己发展,投机就是指抢抓机遇。其实小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投机,小企业不紧要讲“道”,更要多讲“术”,不放过能够抓住的任何机会,在能够获得最高信任的那一个点,一定要抓住那个机会,任何东西都是有期限有寿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抢”,如果有一个人信赖我,这段时间我们需要强化跟他的合作,这就是小企业的投机。

毕业生要“投机”所在企业的机遇,顺势而为,抓住身边的机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 聚焦,倾尽全力,才能胜算

中小民企的能力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资金是短缺的,人才是难于吸引的,品牌影响力的范围是狭小的。中小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对自己的“体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实中,鲜有中小民企的失败不是因为战略的贪婪导致的,不是我们不聪明,往往是我们太聪明。企业家的战略贪婪会导致有限的企业资源在机会来临前就分散投入,消耗殆尽。在有限的条件下,中小民企唯有单点发力,聚焦核心,才能够在某个点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进而带动更多的业务与板块持续发展。中小民企不必追求力量有多大,只要在一个点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扎”进去,就可以保证出人头地,就可以拥有江湖地位。正所谓,定位决定地位。

毕业生要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三心二意。

3 创新,创造条件,拥抱下一个机遇

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以后怎么赚钱做充足的预埋,透过一系列的计划是为了成就你的未来,而不是仅仅是目前的收入,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将来要到的那个机会投入和聚焦。中小民企除赚今天的钱外,还要思考如何把握明天的机遇,与未来有个热烈的拥抱,降临上帝的眷顾。创新就是对时间的管理,与时间的赛跑。

毕业生要努力学习新东西,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要学习其它学科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企业内外部的新变化,在岗位上创造新的成绩。

4 发现缝隙,谁发现了缝隙,谁就离光明最近

中小企业的周围,都是大企业、国有企业或其它中小民企。就如同被层层包围的墙一样,创新与突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业者为客户提供了优良的产品,并不断升级以满足客户的新需要。企业的使命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人无完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同业者做的很优秀,天衣无缝,那么竞争一定是惨烈的。

缝隙跟投机很像,大企业往往都会有很多问题和漏洞,行业也如此,在他们的管理上有很多不足之处,小企业就是一涓细流,中小民企要填充它。

毕业生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应视为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要努力想办法解决,至少应能向企业提出解决方案。毕业生在问题面前,即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冷嘲热讽,丧失表现自己的机会。

5 适应环境,以柔软的身段,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小企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是每次赌博都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也常常会有不利情况,甚至一败涂地。胜败乃兵家常事,商场也没有常胜将军。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企业规划的重要性,突出内因决定外因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忽略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行业政策与国家战略的调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所以,适应变化就变得非常重要。中小企业要始终保持以极其柔软的身段,以期落实最坚决的战略。这并不矛盾。

中小企业要适应与大型企业的关系。中小企业就是水,上市集团公司就是泥,这种关系已经注定了我们在这个生态链中处于末端,我们去填补这些大企业不愿做、做不了、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市场的缝隙,我们这些“水”往泥板结的缝儿里钻,身段一定要软,不管外力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能适应。产品是什么呢?就是中小企业生命之水,这个“水”品质一定要好,否则只能被当做污水排掉了;聚焦是什么呢?聚焦就是我们要把这块泥给泡死、泡烂,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就放在这一个泥碗里,不要分散,聚成一个水球;投机是什么呢?泥能给你留多少路径,你就往哪流。只有这样,中小民企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为早日成为大企业做好准备。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毕业生要懂得感恩,不能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以“上善若水”的心态对待周围环境和人事氛围的变化,以谦虚谨慎的姿态等待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罗清萍.高职毕业生创新能力与就业质量关系的测评结果与对策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

[2]耿俣.当代大学生就业倦怠及解决路径探究——以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2017届毕业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3):122-124.

猜你喜欢

发展创新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分析强化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对策思路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