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构建

2019-02-18赵莉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岗位考核图书馆

赵莉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旨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它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除了《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为基本依据外,没有更加细化的、具有更强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具体指导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导致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到位,使得对大学生在图书馆勤工助学活动中的量化管理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影响了勤工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弱化了勤工助学的功能。根据图书馆工作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可着重以思想道德品质和自我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通过对大学生管理能力、应急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用馆内评价、岗位职责、考勤制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并进行具体细化和量化,做到培养与考核相结合,使勤工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1 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我校随着读者数量的逐渐增多,对图书馆的综合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大,而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难以承担繁重的综合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必要。目前,我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数量占全校勤工助学岗位数量10%,虽然图书馆指定专人负责勤工助学考核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却只侧重于考勤,忽视了对大学生品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考核,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的工作潜能,难以达到学校制定参与勤工助学岗位的预期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与考核体系,一是有利于明确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目的,强化责任意识,以配合图书馆员共同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二是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以达到学校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的预期实施目的;三是可以促进培养与考核工作更趋于合理、客观、公正、有助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研究和探索高效、合理的考核方法迫在眉睫。

2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依据过于抽象

现行的《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是规范所有勤工助学岗位管理的文件,条文比较抽象,只能起到宏观指导作用。具体到图书馆岗位,应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勤工助学工作。目前,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规范尚处空白,工作中随意性太大,考核的可信度受到一定影響。例如《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二十二条:“对勤工助学学生实行考核不合格淘汰制。各楼层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差的学生,可随时解聘。如何认定“考核不合格”,具体考核指标和工作标准是什么,“表现差”在工作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不仅导致实际工作中被考核者无章可循,还容易使考核者仅凭模糊的主观判断进行评价,使考核结果产生偏差。

3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体系不够全面

1)目前的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只侧重于岗位考核,对勤工助学岗位的培养初衷没有体现。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实际工作中大多过分简化了培养的环节。调查显示:57.3%的高校人群认为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体系不够全面;48.1%的高校人群认为岗位管理规范欠缺指导性;80.2%的高校人群认为关于岗位培养与考核的相关条款中,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缺失。

2)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由于高校图书馆存在着部门、岗位、职责的特殊性,造成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的要求不同。建立岗位管理体系时,应根据图书馆的业务内容和功能,通过培养与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的引导,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适时的调整与重组,以方便培养与考核体系的实施。

4 构建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的原则

4.1 培养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关注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其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帮助,是每位高校职工应做的工作,也是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实践活动中应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图书馆员应着重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岗前的培训工作。岗位培训大致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转变认识。勤工助学馆员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角色,而是由学生向馆员角色的转变,由对自身的学业负责转变为对工作负责。认识决定态度,这也是社会实践“社会化”的先决条件。二是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岗前、岗中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学生树立“以服务读者为核心”的理念,形成主动、尽责、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三是培训具体的图书馆管理业务知识,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示范,使他们尽快掌握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熟悉图书馆借、阅、查系统的操作,熟悉库室的文献分类及架位安排等业务知识。

4.2 交互与参与的原则

为了使考核体系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目的,应当充分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在体系构建的初级阶段,应当对本校学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多渠道地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和建议。这也是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构建中要遵循的原则。以我校为例,可以号召各楼层图书馆专业的大学生及义务参加图书馆工作的大学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一方面能保证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趋同,真正实现岗位培养和考核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课题实践机会,使大学生在角色换位思考中很好地锻炼其宏观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灵活及可操作性原则

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的构建,不仅是要为勤工助学学生树立一个科学、公平、准确的工作标准,也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简便易行、便于掌握的工作方法。因此,在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制定中,应避免指标体系过于抽象、繁琐而难以操作,而是要灵活地根据各楼层不同的工作性质使用不同的权重,权重设计要合理、规范。另外,还要注意每项指标要素的内容要具备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条理分明,层次清楚,防止交叉重复,含混不清。否则绩效的重点就无法通过考核实现,考核体系也将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

4.4 定量定性多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图书馆是服务性部门,很多工作标准难以用数据量化。比如,学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体现出的自强自立性,主管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对读者的服务指数等,因此,可以采用较多的定性指标。而工作成效易于用数据归纳的岗位,应该采用较多的定量指标。在各楼层,勤工助学学生从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馆员主管则应当考虑建立统一的评价尺度,以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的公平合理。

5 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与考核体系的构建

根据《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及大学生社会化的时代需求,校内勤工助学很好地实现了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融合。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考核体系应以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前提,进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本文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为例,从思想道德品质、自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考核。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培养与考核体系,是培养、锻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体系实施考核,可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大学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从而实现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猜你喜欢

岗位考核图书馆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图书馆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