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直播在公共图书馆中的运用

2019-02-18李星月何朋俊潘宗英何洪良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网络直播公共图书馆

李星月 何朋俊 潘宗英 何洪良

摘 要:本文阐述了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网络直播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运用网络直播的建议,以期为公共图书馆运用网络直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可行性分析;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当前,新一代网络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无线网络、流量网络、移动通信的迅速崛起,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平台成为崭新的网络社交媒介。

1 网络直播概述

1.1 网络直播的定义

广义上来讲,网络视频直播系统是一种多媒体网络平台,是将音视频信号采集成数字信号,并经过网络传输的一种流媒体应用。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国内的网络直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电视”,即通过采集电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实时上传网站供人观看,;另一类“表演直播”,也就是通过连接摄像头的手机或电脑,运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直播或录播,进行直播唱歌等自主性的表演,同时通过游戏互动获得用户打赏。网络直播应用领域非常广,多媒体网络教学、新闻发布会、商业宣传、远程会议都可以运用。

1.2 网络直播的特点

一是时效性强。不同于图书、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直播能对热门话题进行迅速的捕捉与获取,使线上话题能够得以及时集聚、生成和传播。这就有效避免了多层级传播造成的信息失真,为用户及时准确地了解直播内容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二是互动性强。直播传播人(即主播)直播现场中以演艺、交流和教学等直播内容吸引受众人,直播传播人和直播受众人通过网络交流或“弹幕”方式进行实时在线互动,加强双方信息互通。用户通过参与直播互动,不仅实现了自身对当前事件的心理表达公众化,使得受众人与直播传播人之间的情感进一步紧密,实现各种价值观和理念的交融,带动和影响更多受众人参与到直播现场中交流,从而让受众人感受到更加真实、立体的社交体验和信息阅读快感,进一步满足了受众人在直播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和理念的输出。三是技术成熟,降低运营费用。当下网络通信技术、4G网络覆盖和5G网络布局以及PC、移动通讯设备保障了公共图书馆展线上直播活动发展,相对传统运营复杂的电视直播而言,网络直播传播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和等移动网络便携设备即能进行线上直播活动并同受众群体实时互动,不需要电视基站等传统媒体系统搭建过程,参与直播的双方仅需保证网络流畅和支付直播过程中消耗的流量资费,这样的运营费用和收看便捷度能為网络直播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普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1]。

2 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网络直播的可行性分析

2.1 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网络直播的应用研究

2016年4月23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共同开展“世界读书日在图书馆读书”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同步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中国新闻网进行网络直播,全国15家省市图书馆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全国30余家图书馆同日开展“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多年来,有关学者对网络直播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刘澜以辽宁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充分考察线上直播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需求后,发现了我国图书馆在现阶段线上直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在开展直播服务的建议,重点包括了提升直播活动在图书馆活动营销权重、筛选出优质直播平台进行合作、对线上直播活动主题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图书馆自有直播品牌和打造明星主播等。任益分析了网络直播的特点及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探讨了网络直播平台建设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应用中的可行性。谭博曾提出建立可以VR+阅读推广机制,通过开发VR+阅读推广开放平台以及策划可持续发展的VR+阅读推广项目,从而提升民众的VR+阅读素养;刘丽清基于对网络直播的观察,并以福建省图书馆“4·23”网络直播为例,探讨“网络直播+图书馆”的服务实践。由此看出,网络直播和公共平台的建立,跨越了时空界限的障碍,有助于构建信息服务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互动交流中心等,在实现资源聚合与共享、提高读者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公共图书馆运用网络直播的优势

2.2.1 资源数字化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场所。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重庆市为例,从市级图书馆到区县级图书馆,深入推进数字图书馆发展,依托国家级、市级项目实施馆藏资源数字化,着力建设“商业数据库外购”和“馆藏资源数字化”。重庆公共数字文化网是重庆图书馆创办的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通过该平台具备了信息发布、网络培训、报名预约、文化配送、艺术赏析、直播点播、大数据等数字文化服务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访问重庆市数字图书馆,阅读海量的电子图书、报刊文献,浏览多媒体资源,享受图书查询、续借、预约等移动业务办理、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方便快捷的公益服务。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或进行服务过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种类和完善的资源形式,同时图书馆能够选择优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录播或点播,读者可以充分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根据读者喜好对节目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内容安排,进而使得直播内容更加丰富,资源利用更加合理[2]。

2.2.2 服务多样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在日益增长。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更应创新服务方式,完善阅读服务,加强阅读推广。2016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利用网易新闻客户端开展了30场网络直播,其中包含了20场讲座、8场读书会、新书推介和图书荐购各1场,直播的累计点播量约73.27万次,平均每场的点播量超过2.5万次。由此可见,网络直播与阅读推广可以成为机统一的整体,只要找到二者结合的平衡点,阅读就能突破、场地和时空的限制,就能为广大网民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进而加深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近年来,重庆市图书馆也在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着力点,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请上来走下去、区域间横向联动等方式,开展讲座、展览和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全面阅读热潮涌动,这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络直播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 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的建议

3.1 探索创新模式,提供极致服务

当前,我国已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阅读活动已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层面铺展开来,成为培养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索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主要向读者提供文献查询及借阅、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等服务,但在网络直播广泛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所承担的服务内容和形式理应更加多元化。2015年12月,依托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内资源优势,“阳光悦读”微信直播平台正式成立,该平台以图书馆学术会议为主要呈现内容,主讲人均为图书馆学科领域资深研究专家,以网络直播等形式为成员提供学术讲座,还将课程内容同保存,以便用户反复学习观看。

2016年11月,四川省图书馆与网易直播开展合作,进行同类型古籍修复节目《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小编亲身体验修古籍》的直播,共吸引24.2万人次参与其中;新颖的直播形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服务带来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挖掘网络直播的优势,探索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极致服务,切实增强阅读推广的力度。

3.2 树立多方合作理念,强化跨界协作能力

宣传公共文化是公共圖书馆使命和任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与优质的直播平台采取跨界合作的方式传播公共文化,从而使得公共图书馆宣传服务渠道更加多样化,也能够吸引到更加的受众群体,促进更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的碰撞,达到公共文化服务高效化的最终目的。公共图书馆应以对受众群体负责的理念选择网络直播平台,因此要选择主流媒体认可度较高、正能量传播较多的直播平台,要监督合作直播平台尽可能避免一些违规低俗的内容掺杂到平台之中,避免损害直播平台和公共图书馆声誉,在合作直播平台中其他直播主题和内容的审核上要严把责任关,从而为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以及读者服务提供安全舒适的直播环境。其次,公共图书馆在做好公益内容传播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服务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IP,把握网络流量吸引的思维来建立品牌推广机制,并结合当前移动新媒体变化特点,引进专业人员打造新媒体、融媒体等媒介为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提供保障,同时与广告创意企业合作在品牌活动策划、宣传、营销与推广上下功夫,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从而使公共图书馆与网络直播平台良性融合,也促使网络直播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中得到有效的转型与发展。

4 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的优势,将网络直播与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充分展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优势,累积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全面阅读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兰,刘晓强,李柏岩,等.一种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多路实时流媒体同步合成方案[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李光.问题、表征与规范:网络视频直播泛化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6):158-160.

作者简介

李星月(1993-),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初级,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网络直播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