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02-18常辰辰
常辰辰
【摘要】目的 浅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例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接受痛疼的程度。结果 比较两组癌痛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在观察组中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结论 针对癌痛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干预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感,使护理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癌痛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2
随着城乡、市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收入也持续增长,由于人们饮食的不节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类癌症的发病几率。在医学界,恶性肿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现如今,手术、靶向治疗和放化疗是医治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恶性肿瘤在医治过程中,癌症的痛感是非常强烈的,患者很难承受,因为疼痛位置要不定时的进行恢复和调理,会将信息传输给神经中枢,使患者的疼痛感不断增加,摧残患者的身体和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为了使癌症患者的疼痛感有所减轻,多数医院推出了护理干预方式并带来了一定的护理效果。选择我院60例癌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手法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癌症患者60例作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7例肺癌,5例胃癌,8例乳腺癌,3例肝癌,4例结直肠癌,3例胰头癌;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80岁,6例肺癌,8例胃癌,7例乳腺癌,5例肝癌,3例结直肠癌,1例胰头癌。
1.2 方法
常规护理法是对照组所选择的护理方法,包括音乐治疗法、常规药物治疗法和健康教育治疗法等,利用药物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从而缓解患者的癌痛感,增强护理效果。中医护理干预是观察组所选择的护理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法、针灸法、按摩法和中药硬膏治疗法等,进而缓解患者的癌痛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穴位按摩护理法是依照肿瘤的生长位置挑选相宜穴位,针对结直肠患者进行护理时,按摩其足三里和内关等穴位;针对乳腺癌和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按摩其三阴交穴位;肝俞和期门等穴位是针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患者制定的按摩手法,选择足三里、脐周全息穴当做配穴;肺俞、孔最和云门是针对肺癌患者选择的按摩手法,可当做主穴位,配穴为大肠俞和全息穴。此外,中院和胰俞穴位是针对胰头癌患者制定的按摩手法,可看做主穴,配穴为合谷穴和足三里。结合中医证型在按摩过程中采用按、压、点、推、揉等手法完成,按摩时要控制好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直到患者感觉有些许酸胀为止,每两天一次,每次约30分钟,七天为一疗程。穴位按摩法已经不能控制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感,这时就要加入少量的麻醉药并合理掌控剂量。对于针灸护理来讲,最常用的几类针灸方法为艾灸法、针刺法和耳针法,在挑选针灸方法时必须结合患者的真实状况。例如晚期肝癌患者在选择针灸法时,针刺主穴应为内关与合谷,配穴应为支沟由此完成针刺;肝穴、交感和神门穴是耳针的治疗方法,进针时应选择这三种穴位,28号0.5寸毫针是最常用的针,选择耳穴右边,如果没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就从耳穴左边入手。艾灸是针灸法中的重要方法,在医治癌痛患者时,提前在患者疼痛周围擦上舒痛灵药膏,在艾炙盒内放入燃烧的清艾条,随后在擦油药膏的地方完成熏灸,2次/d,30 min/次,七天一疗程。除此之外,在治疗时还可选择穴位注射方法来完成,在患者足三里位置选择复方当归注射液完成注射任务,在经络腧穴部位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在患者疼痛范围利用中药硬膏治疗法和护理法来完成,敷上中药硬膏贴,4~6小时是最佳的敷贴时间。找到痛感最强的部位,一个部位用一张药膏贴,1次/d,七天一疗程。在敷中药药膏贴时要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先加热酒精灯,静等3 min后,温度在恒温状态下方可敷贴。在敷贴时对患者的疼痛变化要格外留意,如果患者觉得不舒服,应马上停止治疗,并把疼痛变化状况记录下来,便于找到最佳的止痛点,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1.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承受癌痛程度进行观察和评判。在区分患者癌痛级别时,可选择数字分级法来实现,0代表最低级别,10代表最高级别,如果级别越高,代表癌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重度和中度癌痛率来讲,观察组要比对照组低,而观察组的轻度癌痛率要比对照组高,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比较。
3 讨 论
城乡、市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也持续增长,随着人们饮食的不节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类癌症的发病几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临床治疗上,癌症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会感觉非常痛苦,身体疼痛难忍,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癌症病变导致巾枢神经出现的对应反应。在医学界,恶性肿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在临床上,肿瘤间接引发的疼痛、肿瘤直接引发的疼痛和治疗过程中引发的疼痛,是癌痛的主要类型,肿瘤直接引发的疼痛是最为常见的,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所以当患者感觉到疼痛时,不但要积极接受临床治疗,还要通过各类护理措施来医治,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癌痛感。从中医方面来讲,癌痛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不通则通、气滞血瘀、邪毒内陷以及经络痹阻。按摩、针灸和敷药是完成中医护理干预的关键,具备调和气血、通络止痛、疏通经络和平衡阴阳等作用,所以在治疗癌痛过程中,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所选用的中医护理干预在医治轻度、中度和中度癌痛方面效果要比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不难看出,中医护理干预在对于癌痛患者时,可选择中药硬膏外敷、按摩和针灸等手法,可在很大程度上使癌痛患者的痛感减轻,提升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多数病症都有了治疗方案。在医学界,恶性肿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现如今,手术、靶向治疗和放化疗是医治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而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癌痛患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晓玲,石东英.医护理干预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S1):466-467.
[2] 彭水姣.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3).
[3] 何志慧.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61-162.
[4] 焦俊云.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210-21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