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的童心,如何臻于成熟……

2019-02-18金建云

现代家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罚站情绪女儿

金建云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像我们夫妻一样能一直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并不多。我女儿的好几个闺蜜,父母都长期在外务工。她们非常喜欢来我家玩,感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偶尔与这几个孩子聊天,她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让我感到心酸。更让我痛心的是,因父母缺席她们的成长,她们大都缺乏安全感,且敏感脆弱,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次罚站引发孩子抵触情绪

这个学期开学第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后情绪很低落,我询问后才知道,起因是一件小事。早读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各自朗读课文,有的读语文,有的读英语。新上任的班主任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几道数学题目。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接下来会要求做什么,都呆呆地等候着。

老师写好题目转过身,刚好看到我女儿跟她同桌孙晓玲已经把数学课本打开了,眉头一皱说:“谁让你们两个先翻书的?我没让打开书就不许翻书。我是要抽查你们的!”

两个女孩赶紧把书合上了,老师让她们站起来解答黑板上的题目。她们有些措手不及,站着没有吭声。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她们一通挖苦:“你们两个人不是提前看书了吗?怎么没有看出答案来?怎么不说话啊?”

说完,老师又叫其他几名同学解答。因为那几道题难度较大,几名同学同样也都没能答上来,但老师让他们都坐下了,却罚我女儿和同桌站了整整一节课。

我女儿一向自我感觉数学很优秀,没想到被老师当众罚站,自然十分委屈。在学校的时候她勉强憋着,回家后就情绪波动特别大,跟我们一边倾诉一边哭,骂老师“吃错了药”,以发泄心中不满。

我抚着她的后背安慰她:“爸理解你的感受。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没有分析对错,而是任由她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等她平静一些之后,我让她先把必做的作业完成了。

暴風骤雨的情绪,就是我女儿的反应,但她内心比较健康——始终坚信家人对她无条件的接纳与爱,所以她没把老师往坏处想,很快走出了被罚站的阴影。

“留守少女”负面情绪持续发酵

女儿做完作业后,气也消了大半。晚餐时间我们有说有笑,话题绕回到被老师罚站的事情上。我一边给女儿剥虾一边对她说:“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你们老师确有不妥之处,但有没有什么细节被你忘了,没有告诉我呢?咱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是老师,遇到今天这样的事,会因为什么发怒呢?”

女儿嘟着嘴,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完全没有错,一边也在反思:“哎呀,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很可能就是一脸倔强,然后翻了个白眼,然后一言不发……当老师看到我这个样子,很可能认为我有对立情绪,不配合,于是就想打压我……”

女儿能够比较客观地描述这件事,我很欣慰,便借助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相关情节跟女儿分析:“魏璎珞(剧中人物)这种火爆脾气以及不服输的性格,能不能跟老师们处好关系呢?”女儿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承认她所在的班是全年级最好的班,“这么多个性与习惯大不相同的孩子从不同的小学集中到一起,老师的确需要先给大家一个下马威,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顿了一下,女儿叹了口气说:“唉,可能我就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吧……”

我鼓励女儿:“做了这只‘鸡可不一定是坏事儿。刚刚开学,新老师跟你们都不认识,因此故意针对你的可能性极小。这件事老师肯定很快就忘了,等他发现你的学习能力与良好品格之后一定会喜欢你的!”女儿对我的分析表示认可。

就这样,这个风波在我家就算过去了。然而,被罚站这件事在孙晓玲的世界里却像刮了龙卷风一样可怕,而且不良后果持续显现。

孙晓玲第二天就没去上学,通过微信告诉我女儿,她要辍学去她父母所在的城市打工。为此,孙晓玲在家进行了“绝食抗议”,逼着爷爷奶奶给她办理休学手续。两个没文化的老人惊慌失措,连忙打电话催儿子回来。孙晓玲父母一回来就劈头盖脸地骂了孙晓玲。孙晓玲夺门而逃,在县城里兜了几圈之后溜到我家求助。

我连忙跟孙晓玲的父母联系,一方面让他们放心,另一方面让他们允许孙晓玲在我家住两天。

看着孙晓玲哭红的眼睛与憔悴的脸庞,我们非常心疼。同样的挫折,对两个孩子而言影响却如此不同。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会把很多事往不可救药的方向去想象。进入青春期之后,在挫折面前他们更容易走极端,也更需要关注与关爱。

同伴互助满足孩子内心需求

孙晓玲住在我家的两天里,她的父母积极与学校沟通。一方面,他们对不能把女儿带在身边照顾感到非常愧疚;另一方面,他们也对女儿不亲近他们感到十分无奈。孙晓玲的妈妈告诉老师,女儿有什么心事总是闷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父母或爷爷奶奶哪句话说重了,她就掉眼泪。即使这次他们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回来,孙晓玲也没有跟他们说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学校对这个问题很重视。近两年,学校有多名留守少年辍学,都与他们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或是因为被老师批评后情绪未能及时得到疏导有关。学校专门配备了心理老师,协助班主任处理这类问题。班主任刚上任就遇到这件麻烦事,他承认自己当时态度不好,希望进行改进。

孙晓玲一直把我当“干爸爸”,很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我也循循善诱地跟她交流。最关键的人物是我女儿,她也是当事人,她的安慰比我们更有效。

我女儿劝孙晓玲:“那一天,咱们被老师点名要站起来的时候,我内心是很不服气的。让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知所措。坦白地说,我觉得我们两个人一言不发的消极态度也是不妥当的。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会大大方方地告诉老师事情的原委。我会礼貌地对老师说:‘很抱歉,我们不是无视您的要求提前打开书,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您的要求。您黑板上写的这几道题我不会,但我会仔细听您接下来的讲解。这样或许老师的火气就消了……”

我女儿的性格是公认的“小辣椒”,很少服输低头。孙晓玲看到她如此客观理性地分析此事,觉得很奇怪。女儿却说:“你好好想想,你学习好了,老师能得到什么?还不是你自己将来活得更好……要是你选择辍学,那将来你就得早早嫁人生娃,一辈子都不能到大城市生活啦!”

孙晓玲耐心听完我女儿这番话,点头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我的建议不再任性辍学。而且她还有点不服气地说:“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一定要让这个老师看看我没那么怂!”

我跟女儿都鼓励她:“有志气!我们支持你!但你可必须搞清楚,咱们把学习搞好可不是为了让老师看看,最终我们自己才是受益人。同样,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以放棄学业作为报复,‘辍学两个字以后提都不能再提了!”

孙晓玲听完笑了。她终于跳出自己的负面情绪,聚焦于自己真正的内在需要。她意识到学习在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成长需要,不能因任性赌气把上不上学当筹码。

我们的开导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也与孙晓玲一直梦想“去大城市生活”有关。寒暑假,她曾到父母打工的大城市旅游,还参观过当地的大学。对她而言,要奔向大城市,就必须参加中考、高考,考上大学。当她情绪逐渐平稳之后,自然就意识到了辍学的念头是多么荒唐。

等她恢复理智之后,我们将她送回父母身边,她顺利地跟父母达成了和解。

各方协力避免踏入情绪雷区

孙晓玲父母临行前来到我家致谢,并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帮助。孙晓玲爸爸说:“女孩子长大了,很多心事都不愿告诉我们,也不告诉爷爷奶奶,我真担心她走极端啊!”

看着流着泪很伤心的孙晓玲妈妈,我心里琢磨:留守少年的问题,往大处说是社会问题,往小处说其实就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问题。

我答应他们,今后会经常邀请孙晓玲来我家玩,我们陪女儿出游、逛街或看电影的时候,也尽量叫上她。我建议孙晓玲父母学习跟孩子视频聊天,不只是关心她的吃喝拉撒睡,而是学习跟孩子谈心,甚至是写信。

我建议他们学会耐心地聆听,尽量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以同理心认可孩子的各种想法,哪怕孩子不想读书,最好先不要过多评价、说教,而是先让孩子稳定情绪。上了中学的孩子,对很多道理不是不懂,而是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纳与关注。等孩子负面情绪发泄完了,家长再就事论事地进行引导,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小很多,看问题或做决定时也会更客观更冷静。

这件事后,女儿学校专门开了一次家长会,并以网上连线的方式让身在异地的家长参会。一方面,学校领导跟孩子们再三强调,心里有疙瘩的时候,最好去找心理老师谈心。另一方面,学校鼓励“结对子”,让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像我家这样的避风港,有长辈的开导与关爱。

我们身在本地的家长们都非常支持学校的这个安排,因为这既能帮助留守孩子,又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实现双赢。

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留守少年的身心成长会更加顺利。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罚站情绪女儿
“罚站”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和女儿的日常
罚站之各科老师版
蚕宝宝流浪记
情绪认同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