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害怕翻试卷声音的初三男生

2019-02-18云燕

现代家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恐惧症考场恐惧

云燕

大闹考场有缘由

小帆是珠海市金湾区某中学的初三男生,因在月考中连续出现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在其父范先生的陪同下紧急前来就诊。

范先生开门见山地说,这几天学校正在按惯例举行月考,但小帆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大闹考场。“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在考场上发疯!”平复一下情绪,他开始向我讲述事情的经过,“昨天考语文,考前小帆一切正常,而且他对这次考试信心满满,可是考试时间刚过去一半,他突然用拳头擂桌子,大喊:‘小声点行不行!大家莫名其妙。监考老师过来干涉,小帆像发了疯似的挥动手中的笔,不让老师靠近。后来班主任亲自出马,才平息了事态,考试继续。可想而知,小帆考得一塌糊涂。今天上午考数学,刚开始不到半小时,小帆又疯狂地大喊:‘就不能小声点吗?显摆什么!还站起来,提起椅子要动粗。这次,监考老师不再客气了,直接把他驱逐出考场。事情就是这样。小帆该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病吧?”

我问旁边发呆的小帆:“爸爸讲的属实吗?”

小帆默默地点点头,没有抬头看我,像是做错了事似的。

我问小帆:“考场上有什么声音干扰到你了吗?”

范先生替儿子回答:“他说同学翻试卷的声音让他受不了。”

“真的吗?”我看着小帆问,意思是希望他自己陈述。

“嗯。”小帆迅速瞟我一眼,不大情愿地说,“就是翻试卷的声音,他们是故意弄出声音给我听的,在嘲笑我做题慢。”

范先生插话道:“可是班主任老师以人格担保,同学们绝无此意。大家各做各的题,谁有时间干扰你?再说,做完一页试卷总要翻过去做第二页嘛,翻试卷总要出声嘛,肯定是你多心了,为什么不信爸爸呢?”

“您为什么总替他们说话?”小帆委屈地瞪了爸爸一眼,目光瞅向别处。

范先生冲我摊摊手,意思是他已无计可施。

我问小帆:“这次月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小帆点头道:“这是第一次校内中考模拟考试,题量特别大,主要是训练做题速度。”

我问:“同学们翻试卷的时候,你还没有做完这一页的题,是吗?”

小帆气愤欲哭,哽咽道:“对啊!但不是我做题慢,而是他们故意气我。有些学习成绩不如我的同学也争先恐后地翻试卷,哗啦哗啦的,搞得我心烦意乱。”

范先生又忍不住插话:“人家这一页的题不会做,翻到下一页找会做的先做,不行啊?你说你考试就考试呗,为啥总是疑神疑鬼的?”

小帆低声怒吼道:“因为这是竞争!你死我活的排名竞争!”

我和范先生面面相觑。

小帆接着说:“你们不知道,他们可坏了,为了把我比下去,他们什么鬼主意都想得出来。上个学期,我的数学书丢了两次,英语参考书也丢了一本,后来都在厕所里找到了。这难道是我冤枉他们吗?”

范先生冲我点头,证实儿子的话,又告诉我:“班主任说,按往年经验,班里前10名能进重点高中,小帆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刚好排在第10名左右,所以他感觉竞争非常激烈。”

声音只是象征物

经过社交恐惧症量表测试,以及深入问诊,我诊断小帆患有声音恐惧症。所谓声音恐惧症,其实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以对某种特定的声音产生恐惧心理为主要特征。

范先生急不可待地嘲笑儿子:“害怕某种声音?这也太胆小了吧!”

“您的胆子很大吗?”我不客气地回敬道,“打雷的声音您怕不怕?听到惊悚电影中的音乐您紧张不紧张?妈妈的唠叨您烦不烦?与人冲突时,对方的辱骂您能忍到什么程度?”

范先生自知失言,脸红了一红,转换话题道:“您快说说,这病是怎么得上的?”

为了让小帆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病症,增强克服恐惧的信心,我请他和爸爸一起听我的講解。

我告诉他们,声音恐惧症的病因不外乎以下3个方面:

1.遗传因素。

有研究者发现,恐惧症具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研究者对50对同卵双生子和49对异卵双生子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发作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声音恐惧也不例外。

2.生理因素。

有研究者发现,声音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觉醒水平升高,这种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上风,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多。但这些生理状态与恐惧症的因果关系尚难分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也可能是恐惧症的表现症状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状态,均易导致恐惧。但是,将生理因素作为恐惧症的病因,证据远远不足。

3.心理因素。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某种声音刺激,留下心理阴影,严重程度跟受刺激的程度有关,同时也与自身的情况存在关联。

临床统计显示,声音恐惧症患者发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涩、被动、依靠、高度内向,并有焦虑、恐惧和强迫倾向。其中,从小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更容易患此类恐惧症。

“在遇到某种声音干扰时,人会出现相应的消极情绪,焦虑、恐惧、狂躁掺杂其中。”我解释道,“如果这种声音是小刀刮玻璃、汽车急刹车等令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的噪音,属于正常;如果声音不那么刺激,或仅对患者构成强烈刺激,那么声音仅仅是一个象征物,真正的病因是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某种可怕的东西。这种可怕的东西对小帆来说,可能是学习压力以及学习压力之下变异的人际关系。”

对于我的分析,范先生频频点头,小帆则默默不语,眼珠快速转动,表明他正在积极思考。

我接着分析:“对初三学生来说,有学习压力是正常的,感觉到竞争激烈也未必全是坏事,但如果认识上有偏差,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在心里不断积累,就像气球越吹越大,必然有吹破的时候。这时,考场上同学们翻试卷的声音就像一根针,轻易刺破了气球,动静很大,不是吗?”

我的比喻把父子俩都逗笑了,气氛轻松许多。

范先生問:“您准备怎样治疗小帆的声音恐惧症?”

我说:“我已经在治疗了。刚才是认知疗法,帮助小帆了解恐惧对象。他现在已经知道翻试卷的声音没有什么可怕的,学习压力和同学间的竞争也是正常的,而且他已经有了克服恐惧的信心,不是吗?”

小帆羞涩地点点头。

范先生问:“这样就治好了声音恐惧症吗?”

我说:“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需要我们分工协作。”

标本兼治出良效

我的治疗方案是:由我对小帆进行每周两次的系统脱敏训练,由范先生在家对小帆进行积极关联训练。

范先生问:“系统脱敏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告诉他,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美国行为治疗心理学家约瑟夫·沃尔普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的一种行为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我进一步解释道:“沃尔普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对对抗状态,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机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患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心理医生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患者呈现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患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小帆说:“明白了,就是一点儿一点儿慢慢适应,对吧?”

我回答:“意思对,但没那么简单,需要我来设计详细的恐惧等级。你只要配合我就可以了。如果感觉到不舒服,就忍一下,忍不住了就告诉我,我们马上停止。”

小帆信心满满地使劲点头,像是准备好了做一个好玩的游戏。

两个月以后,系统脱敏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尽管对翻试卷的声音仍感到不快,但小帆能坚持完成考试,而且成绩没有受到影响。这时,我约范先生单独来我的咨询室。

“现在,可以实施积极关联训练了。”我说。

“我早就等不及了!”范先生很兴奋,“快告诉我,积极关联训练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小帆对声音很敏感,而且翻动纸张的声音已经与焦虑、恐惧建立了联系,尽管系统脱敏训练可以减弱这种联系,却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联系,必须反其道而行之,让翻动纸张的声音与积极信息建立联系,替代原有的消极信息。

“这叫标本兼治。”我说。

范先生一拍大腿,说:“说吧,要我怎么做?”

在我的指导下,范先生从当天晚上开始,就在家里故意弄出一些与愉快相关的翻动纸张声音,让小帆听到。比如查字典,很响地翻动书页,然后高兴地大声说:“哦,原来‘生机盎然的‘盎是这个意思!”再比如翻动报纸,然后快乐地说:“终于找到这篇美文了!写得真好!”这样的训练其实是营造积极环境,让翻动纸张的声音与收获、美好、兴旺等积极信息建立联系。

又过了两个月,在小帆走进中考的考场之前,他终于克服了声音恐惧。在当年的中考中,小帆取得了优异成绩,被珠海一所重点中学录取。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恐惧症考场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期末小考场
我有开学恐惧症
被盯恐惧症
别笑,这些都是认证过的
诠释证件照心态度 从此克服“证件照恐惧症”!
表达恐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