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食堂:被惯出来的“渣” ?
2019-02-18刘兰若
刘兰若
中午,食堂的饭只剩下两种:泡面和韩式套餐。由于前几天刚吃了泡面,看着展示台玻璃罩子里的硕大排骨,便想改善一下生活,我选了套餐。
都说中国大学的食堂阿姨总爱“手抖”,其实全世界的阿姨都一样。从韩国食堂阿姨那里打到的菜令我大失所望:两块辣酱拌豆腐,清晰可数的辣酱拌蒜苗,一小瓶养乐多,还有一碗韩式“土豆汤”:辣汤里有一块光秃秃的脊骨,一块土豆和萝卜,浮着几根豆芽。
就是这样一份看起来有些寒碜的套餐,价格却要4000韩元(约24元人民币),相比三年前的价格,上涨了不少。
不过,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大的不满,甚至还有点愉悦——至少这一餐还有荤菜。也是三年前,我还“有幸”品尝过更寒碜的伙食,当时价格不到3000韩元:一个饭团,几片腌萝卜,配上某种不知名的野菜,还有一碗鱼饼汤,引得留学生纷纷拍照留念。但当时的菜价,比现在低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食堂涨价的“苦衷”。自2018年初起,韩国物价便一直飞涨,直到年末也没有一丝刹车的迹象。不幸的是,2019年的物价还要继续“起飞”。拿韩国知名拉面“王拉面”来说,从元旦开始上调了六年都没变的售价。其他食品的情况也类似,和去年相比,萝卜涨了9%,大葱涨了34%,白菜的涨幅竟高达45.4%……不升反降的只有韩国大蒜了。
对此,韩国银行也承认,随着韩国最低工资的提高,以及石油、水电煤气、交通运输等各项费用的上涨,甚至还有中美贸易争端等外部影响,物价长期上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然而,这种飞涨的物价是建立在本就不低的商品价格水平之上。在农业方面,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限制,地处东北亚地区的韩国原本就称不上物产丰富,畜牧业也不发达,包括牛肉在内的多种肉类依赖进口。
雪上加霜的是,自1946年起,受“出口第一主义”的影响,韩国农业大幅萎缩,不甘落后的韩国人在1970年代后掀起了振兴农业的“新村运动”热潮。为了保护本来面积就不大的农业土地和为数不多的农产品,笃信“身土不二”的文化使他们坚决支持本国产品,尽量不从国外进口,这延续至今的民族情怀更使韩国的菜价居高不下。
食材的稀缺和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饮食文化。比如,韩国传统饮食中,泡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哪怕是“吃大餐”,也常常是满桌盛着咸菜和酱料的小碟,在中国人看来,实在说不上丰盛。除了众人皆知的泡菜,韩国人最喜欢的汤和拌饭,十有八九便是用豆酱和辣椒酱调的味。这也应了那句俗话:“比起漂亮的碗,更重要的是里面酱的味道”。因此,要使各种泡菜和酱料长期保持新鲜,酱缸成了贮藏韩国风味的宝库。延续千年的“酱缸文化”使韩国人的口味固定而不求改变,饮食习惯单一。
既然物价如此“膨胀”,饮食传统又较为单一,大学食堂也很难有什么质量可言。只是,同样的食谱,虚高的价格,所导致的现象便是大学食堂越发冷清,校门口几年没有涨价的餐厅座无虚席——均价只比学校食堂贵了几块钱。
而学生们,哪怕敢怒也不敢言。早在遥远的2013年,首尔大学食堂饭菜价格上涨,引起学生不满,为了平息学生的情绪,校长便亲临学校食堂吃午餐。在这个尊卑意识依然浓厚的国度,一校之主都吃得下食堂的饭菜,其他人还有什么吃不下的理由呢?于是,食堂营业依旧。心理学家尹泰林说过,韩国国民性第一便是过分忍耐,再是自卑于权威。反抗与服从、强硬与和缓、情绪化与恭顺形成了韩国人性格的对立统一,这种性格竟在餐桌上显露端倪。
自朴槿惠下台后,现在鲜少能见学生抗议的新闻了。物价飞涨,大家都会多打几份工赚取生活費。如果不是赶时间,学生们通常会选择性价比高的餐馆或是订外卖。毕竟,大学食堂的菜价已经没有太大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