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是影响中国“强起来”的关键变量
——兼评《新旧动能转换:理论与实践》
2019-02-18刘陶
刘 陶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在2019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由此可见,中国能否在实现“站起来”向“富起来”转变后,成功地“强起来”,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杨威博士新著《新旧动能转换:理论与实践》一书,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等理论基础,在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发展大背景和国际新旧动能转换历史经验的大视野下,以创新为主线,聚焦动能转换的阶段、特征、机制、模式研究,围绕区域路径、产业案例、企业战略实践,全面展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总体而言,该书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选题前沿性鲜明。“新旧动能转换”概念自2014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来,目前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推进经济转型的政策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培育“新动能”。自山东省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开始谋划推进。
二是学术探索性突出。该书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脉络,对概念、特征、阶段、机制、模式及转换指数测评,做了大量理论铺垫探索工作。该书认为新旧动能转换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升级为外在表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发生显著变化的,经济增长结构与效益动态优化的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会依次经历动能失衡期、动能再造期、动能转换期、动能强势期4个阶段。企业创新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深化劳动分工、降低交易成本和改变市场需求等4大机制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推动动能的结构转换和效益转换。该书基于国内外实践经验,将新旧动能转换分为领先型、进取型、稳健型、滞后型四类模式,并尝试对省域进行了新旧动能转换指数测评。
三是实践指导性显著。该书介绍了山东、贵州、深圳和武汉等省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路径,分析了集成电路、光纤通信、专利导航、军民融合等产业案例,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家族企业等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革新等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战略举措。该书基于国外产业政策的最新动态和作者工作经验,提炼出新旧动能转换要以实业为本、防止“一刀切”、避免六种风险(投资过剩风险、产业空心化风险、政策失灵风险、“民企挤出”风险、劳动力失业冲击风险、区域分化风险)等观点,同时,还总结了三图两库(产业布局地图、产业价值链拓扑图、实施路线图、重大项目库、问题库)的工作机制、六链融合(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服务链)的系统创新举措,以及沙盒式监管、矩阵式政策、闭环式管理等工作方法。
总之,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历史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25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所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研究,也需要更多的务实工作者积极有为地实践探索,从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