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山柞蚕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2-18陈忠艺范浥春王录峰韩鸿鹏李长安王延松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鲁山县鲁山柞蚕

陈忠艺 范浥春 王录峰 韩鸿鹏 李长安 王延松

(河南省鲁山县蚕业局 467300)

鲁山县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河南省柞蚕生产基地县,柞坡资源丰富,养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夏代时就有史料记载,唐宋时期,鲁山丝绸已列入贡品,清朝至民国年间,柞蚕业处于鼎盛时期。1914年“鲁山绸”作为河南特色产品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荣享“仙女织”美称,鲁山因“鲁山绸”这一知名品牌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柞蚕业的发展,多次将柞蚕业列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项目。柞蚕生产已为山区群众养蚕增收、脱贫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和“短、平、快”优势项目。全县柞蚕生产总量已位列全省第二,柞蚕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由于柞蚕良种化进程缓慢、规模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和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存在,是今后全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柞坡资源,实现良种优质高产,基地连片规模化高效化,柞(蚕)产业现代化,是鲁山柞蚕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1 生产现状

鲁山县现有柞坡面积6.67万hm2,适宜养蚕5.33万hm2,已开发利用1.33万hm2。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西北部山区,涉及下汤、赵村、瓦屋等14个山区乡(镇)168个行政村1.25万户约4万人。全县常年放养柞蚕卵4620kg,总产柞鲜茧2000t,蚕茧产值超8000万元,人均蚕业收入2000元。柞蚕生产作为一项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短、平、快”富民项目,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和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一个特色亮点工程。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良种普及率低

因受各种条件制约,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力度较弱,引进培育新品种步伐迟缓,导致目前全县良种普及率低。

2.2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程度较低

柞蚕生产是一个劳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科技含量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中劳动强度较大,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够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山区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2.3 产业化程度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虽然全县有3家茧丝绸加工企业,但生产的蚕产品主要是初级低档次丝织品,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系列化高质量产品开发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水平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4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蚕业发展缺乏后劲

大宗农产品的发展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柞蚕生产作为农业范畴的一部分,用于蚕业科研和推广的资金投入较少,广大蚕农无法得到惠农政策的扶持,致使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鲁山柞蚕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发展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良种繁育工作,狠抓蚕种质量提高

继续贯彻落实“科技兴蚕、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围绕“以生产为主线,科技为先导,以质量谋发展”工作思路,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合理利用现有蚕种资源,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大力普及推广一代杂交种。重点引进“川八”、“一0一”等抗病力强新品种;积极选育、示范推广的柞蚕新品种“黑蛾鲁九”,研究摸索其丰产性、抗病性和蚕茧质量等性状指标,搞好区域性示范推广,大面积普及应用,实现全县蚕区良种全覆盖。

3.2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蚕业发展

按照示范、辐射、带动的方针,全方位加强蚕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抽调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能力较强、业务娴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下乡服务队,在全县重点蚕区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以此增加蚕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柞蚕生产获得高产稳产。二是狠抓蚕业示范村基地建设。引进蚕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到示范村安家落户,搞好科技辐射带动。推广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和现代化制种催青先进技术,示范推广“黑蛾鲁九”原种及其一代杂交种,试验探索稚蚕大棚保护育、土坑育等新技术。变传统粗放经营为精细化集约经营,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柞蚕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蚕业信息网络建设,构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将生产中的蚕业技术、市场信息等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给广大蚕农,确保涉蚕重点乡镇信息全覆盖,通过开通“农技云”、QQ群和微信群等移动客户端,将县、乡、村蚕业技术人员以及养蚕农户吸纳其中,实现信息、科技互享互动,提高蚕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

3.3 加强蚕业基地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蚕业示范村基地和柞蚕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是蚕业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蚕业局把现代化蚕业示范基地和生态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全县亮点工程和富民工程进行精心打造。从全县14个涉蚕乡(镇)228个养蚕村中重点挑选出石家沟、张沟、黄楝沟等10个养蚕村作为全县蚕业示范亮点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从高效蚕坡建设、蚕坡流转、蚕坡管护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通过对柞蚕示范基地和生态园区建设,不仅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增加蚕种放养量,发挥资源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可培育全县蚕业“亮点”,起到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3.4 狠抓项目建设,做强做大柞蚕产业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蚕业发展就没有后劲。因此全县树立“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路,千方百计上项目,上产业,为蚕业经济发展备足后劲。先后申报“关于建立一化性柞蚕生态园区建设项目”、“高效柞蚕坡基地开发建设项目”、“鲁山县一化性柞蚕生态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等,争取财政项目资金超过500万元,这些项目的组织实施,为今后柞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走柞蚕产业化发展道路

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引导鼓励县内茧丝绸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搞好茧丝绸产品深加工和蚕产品综合研究开发工作,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鲁山绸文化品牌建设,研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低、中、高档次丝织品和蚕的副产品,不断增强蚕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发挥涉蚕龙头企业辐射力和行业带动力,以此来拉长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领域,提高蚕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推动鲁山县柞蚕产业化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鲁山县鲁山柞蚕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平顶山市鲁山县举行第二届传统武术文化节
河南鲁山县杨叶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鲁山县
巴中市柞蚕3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
露天放电影 收获快乐多
鲁山:鲁中绿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