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创新性实践及其历史经验”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9-02-18刘龙伏
刘龙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创新性实践及其历史经验”理论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们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路向进行了探讨。
一、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国共产党70年治国理政的历史进程,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李东明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一视角,论述了7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关于自身角色定位的探索历程和世界意义:初步“站起来”时期,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力量;逐渐“富起来”阶段,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资本主义的学习者,提升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竞争力;稳步“强起来”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资本主义的竞争者,为世界提供了区别于西方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
陈士军总结了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国社会动力系统完成的四次根本性转换:第一次转换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完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任务;第二次转换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奠定了基础;第三次转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基本完成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任务;第四次转换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方位开拓,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程瑞山回顾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赶考”情结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赶考”情结的形成,始于毛泽东在西柏坡提出的“进京赶考”,它是毛泽东对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清醒面对的历史难题作出的深刻思考,从此“赶考”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挥之不去的意识和情怀。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赶考”接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在“赶考”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实践,“赶考”意识更加清醒和自觉,“赶考”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赶考”思路更加定型和完善。
孙晓媛回顾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法治建设的非凡历程。她认为,党领导人民探索法治道路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结束,这一时期具有较强的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未能确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后,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日益明确;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并作出具体部署,将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宋其洪论述了70年来统一战线任务变迁及对象扩展的过程。他认为,统战工作的核心任务会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统战对象也随之不断扩大。在新政权建立之初,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其后,随着建设、改革时期不同阶段的大局需要不断确定新的统战任务,与此同时统战对象的范围也不断扩展。至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
尹旦萍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12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报告为线索,梳理了党的妇女工作方针的发展脉络。她指出,70年来妇女工作方针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革命和建设叙事中的性别模糊;1979—2012年:通过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妇女发展解放;2013年以来:中国梦引领下的妇女梦。妇女工作方针是指引和规定一个时期妇女工作前进方向和根本目标的顶层设计,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妇女工作的基本理念,也决定着妇女工作的具体路径。
李尹蒂从红专话语的历史命运透视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变迁轨迹。她指出,20世纪50年代,“又红又专”是对党内领导干部和知识界提出的明确要求,它是集红色革命精神、无产阶级世界观、集体主义、群众路线、政治意识、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话语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红专话语浸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最终聚合为席卷整个社会的风潮,关于红与专的思想讨论逐渐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又红又专”的真义被普泛化的红专话语所遮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部署替代了红专话语的表达,红专话语转化融入到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内涵中。
李艳对70年来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的作用进行了历史考察。她指出,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即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革命时期,人的要素发挥了战斗力作用;在建设时期,人的要素发挥了创造力作用;在改革时期,人的要素发挥了创新力作用。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
周猛梳理了70年来党的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他指出,在70年的农村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一主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理论,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理论、农地“三级所有”理论、农地“两权分离”理论、农地“三权分置”理论。
王历荣回顾了新中国70年民生建设的伟大历程,并将其分为“解放型”民生建设、“温饱型”民生建设、“发展型”民生建设、“和谐型”民生建设、“幸福共享型”民生建设五个阶段。他认为,新中国70年的民生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实现了由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到翻身做主人,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由“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由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由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由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到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转变。
王晓雨、荣玉巧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她们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状,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实践路径,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她们将这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农村支持城市;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下的城乡互动;“三农”问题凸显背景下的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郑声文分析了70年来中国民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觉醒的历程。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治理方式的不断探索和选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经历了建国后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反思启蒙、新世纪初的初步确立、新时代的深入推进等不同阶段,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也从最初的无知无觉到萌芽再到觉醒不断发展成熟。
二、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来,为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进行了艰难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与会专家学者们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孙健从理论支撑、现实依据、文化依托、价值引领多重维度分析了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认为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独特的逻辑机理:理论逻辑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实践逻辑是在不断破解中国社会发展难题中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文化逻辑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支撑中国发展的现代化转型,开辟人类新文明;价值逻辑是注重人民主体力量的发挥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双向耦合。中国道路以其自身生成的理论、实践、文化、价值逻辑的统一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何旗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兴党强党的政治密码。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历程中经历无数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最重要的政治密码就是拥有别的政党所没有的自我革命精神。通过自我革命,党不仅驾驭了自身命运,更是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为兴党强党提供了根本动力。而党之所以能够勇于推进自我革命,既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和大公无私的政治品格,也源于百般挫折和苦难磨砺的精神气魄与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锻造的能力素质。
崔治忠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现实背景和具体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探索不同历史背景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新方法;必须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都是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取得的,并进一步推动了党的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也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方面。
陆轶之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伦理基础和实践逻辑,探讨了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落实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整套国家治理制度,形成了以人民民主权利和人民主体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并且在国家基本制度基础上组织、协调、引导国家和社会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形成了完备和强有力的纵向和横向治理机制。
孟凤英总结了70年来我国多党合作制发展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路线和政策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发展的根本动因;坚持“八字方针”和“十六字方针”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发展的关键;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照顾同盟者利益相统一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发展的重要政策原则。她认为,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尹旦萍指出,70年来党的妇女工作的基本经验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始终强调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始终坚持男女平等和维护妇女权益。这些经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质,也是引领新时代妇女工作的基本遵循。长期以来,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独立女权运动被视为妇女解放的必经之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为世界妇女解放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朝龙通过对“共同富裕”的伦理解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根源。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归根溯源,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在个人层面,坚持放权让利,激发创富活力;在国民层面,坚持共同富裕,凝聚社会合力;在人类层面,坚持互利合作,促进世界发展。共同富裕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把个人创富和国民共富贯通起来,把国家富强和人类共同发展繁荣对接起来,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无限生机和活力。
王历荣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不断胜利的重要法宝。他从四个维度总结了新中国70年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阶级维度,立足无产阶级利益,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维度,立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维度,立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现实维度,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师吉金、李长达总结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根本指导,科学认识民生问题的内在规律,不断推进改善民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党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依靠,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实现改善民生的新目标;坚持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动力、改革是改善民生的直接动力,不断厚植改善民生的动力基础;坚持统筹兼顾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方法,以公平正义为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不断构建改善民生的新格局;坚持制度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以法治为改善民生的有力依托,不断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晓雨、荣玉巧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在带领人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陈金龙探讨了新中国70年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国家形象建构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注重立体、多维地建构国家形象;将国家形象建构与执政党和人民的形象建构相结合;运用多种途径、借助多种平台建构国家形象;在国家形象建构中,领导人魅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新中国70年国家形象的内涵是富裕、务实、创新、包容、民本、开放、担当。国家形象建构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杜俊华、张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总结了新中国70年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包括:联系改革开放和国际关系的实际,制定多层次、全方位文化交流的方针;不断充实和丰富对外文化交流的内涵,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文化交往;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官方推动和民间互动相结合,共推文化交流取得实效。
李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培育青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使青年勇于肩负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本领;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既重视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对各种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和抵制;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既沿用过去好的经验和方法,又适应不同时代主题的变化创新方法、载体、手段;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既发挥教育者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尊重青年的主体意识和发展要求,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路径探讨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突破,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在关注和讨论70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一部分专家学者重点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创新性实践,并对未来的实践路向和发展前景作了探索和展望。
韩步江就如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理论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新时代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既包括客观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包含着主观层面上人们可以在这个时期有新的作为、新的思考、新的愿景、新的精神、新的面貌,还包括主客观结合层面上社会实践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内容,需要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孕育、催生、形塑着新时代的总体性。
王雄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的“变”与“常”及其内在逻辑。他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治理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治理目标转向集中、治理资源得到优化、治理技术不断提高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等方面。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政党治理中也始终保持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的治理方略、坚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治理实践等常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的“变”与“常”分别体现了两种治理逻辑:求变体现了执政党的先锋逻辑;求常体现了执政党的使命逻辑。
侯辰龙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价值和路径。他指出,增强党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科学发展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是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整体,对于有效应对新时代面临的“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执政党建设尤其是党的政治建设,同时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供必要的保障机制。
王炳林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能力问题。他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党的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的形成、内涵、特点、意义和提升路径。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不断加强科学思维能力建设。
刘建武讨论了百年巨变视域下的问题意识和战略定力问题。他认为,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智能社会的巨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社会面临着三个大的问题:如何走出历史周期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他重点谈了修昔底德陷阱的应对:不称霸,不当头,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永远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冲突,不对抗,坚持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之路;不惹事,不怕事,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70年的治国理政创造了人间奇迹,未来发展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战略定力。
杨彩、胡军华分析了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路径。他们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要促进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民本位观,大力培养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化党的制度体系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要强化制度的更新和修正力度,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密问责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约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手段,要进行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强化法律监督。
王遐见提出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生态化的范式建构思路。他指出,为了克服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以及发展模式僵化等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时代性、战斗性,应当从科学方法论上建构党内政治生活生态化的基本范式。应坚持集中主导性与民主多样性的统一、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思想开放性与行为正当性的统一、自主定位性与和谐共生性的统一,通过系统建构和有效推行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生态化的范式,持续激发党内政治生活生机活力,不断释放政治生态正能量。
莫炳坤探讨了新时代社会平衡的价值转向与实现机制问题。他指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和追求我国社会系统内在的平衡性,追求社会平衡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目标。在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促使我国社会实现新的平衡,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完善社会内在平衡的运行机制,既要努力建设和完善动力机制,又要努力建设和完善平衡机制,同时还要努力建设和完善协同机制。
李重明分析了习近平公正思想的实践指向性。他认为,习近平的公正思想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阶段,在破解新时代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难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指向性。他从三个维度分析了这一鲜明特性:以平等公正价值观的构建来广泛凝聚人们的价值共识,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和奋进动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提供保障;以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最大价值公约数为价值支撑,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莉研究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和空间发展路径。她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空间生产和空间发展的新时代构想,描绘了板块连通、单元协同、点面成网的空间结构蓝图,确立了新时代空间生产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勾画了外引内联、高效均衡、公平和谐、绿色安全的空间发展方向,构设了进行空间生产和空间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是新时代科学进行空间生产、促进空间优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吴学兵探讨了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他认为,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把人民作为基本立足点,分别从生态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造福人民这三个维度铺陈开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主要力量和价值旨归。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生态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日趋成熟和自觉。
刘斐斐、黎海波指出,少数民族干部是其民族的代言人,又是国家在民族地区的主要负责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改变民族落后面貌的行动上更有责任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选择那些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造福人民为念,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的民族干部,要求民族地区的干部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并对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从以下方面作出了明确指导:优化民族干部结构;加强民族干部之间的交流;引进拔尖民族干部;加强基层民族干部的培养;提升民族干部的素质;着力培育双语民族干部。
张格军探讨了新时代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思路。他指出,新时代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方面具有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化、政治参与意识较强、政治认同状况基本良好等特征。做好新时代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应注意建立和完善各项统战工作机制,明确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政治参与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和沟通效用,同时还应提升统战部门工作能力和统战工作人员素质。
符海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和智慧,而且要具备崇高的劳动精神、劳动情怀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大学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劳动精神的塑造和培育。要通过劳动教育升华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要通过劳动精神的弘扬培育大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要通过劳动实践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育大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王建洲讨论了新时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智慧化问题。他指出,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和深度融合,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从数字化教育转向智慧化育人;从固定化场所转向全时空学习;从经验性教学转向证据性教育;从标准化培养转向个性化学习;从翻转性课堂转向结构性教学。新时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智慧化发展,需要创新供需平衡机制,发挥育人协同效应;创建网络教育集群,实现资源精准共享;完善教育信息平台,全面拓展学习领域;健全过程考核机制,激发教学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