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缘起、论域与展望
2019-02-18刘文雅
王 娟 刘文雅
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思想趋势和理论形态,社会思潮一直是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的重要话题。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社会思潮借助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向大众领域的快速传播,网络对社会思潮传播的影响逐渐纳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从2003年开始出现“网络+思潮”组合的专门研究至今,网络领域活跃的社会思潮陆续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从理论上看,目前学界对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总体上仍比较散;从与现实的比照上看,当前的研究和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的发展相比较为滞后。因此,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推进,需要在系统梳理当前研究现状、把握研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探索今后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缘起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舆论表达平台,借助网络工具,社会思潮获得了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思潮”成为新的舆论现象和学术术语,网络社会思潮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缘于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从实践现实的角度来看,网络社会思潮研究是新媒体时代把握社会思想动向的必然要求。
1.网络社会思潮研究是社会思潮和舆论研究深化与拓展的产物
网络社会思潮研究首先是社会思潮研究日渐深化发展的产物。早在20世纪初,“思潮”一词即为我国学术研究中的常见词汇,梁启超在1920年所写的《论时代思潮》一文中,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认为文化发展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因环境变迁和心理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就思潮的总体研究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以文史哲领域学术思潮的介绍和解读居多,20世纪80年代提出“社会思潮”之说,初步探索社会思潮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开始对具体社会思潮如西方伦理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及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学术思潮持续推进的同时,凸显社会思潮的研究,不仅对社会思潮的一般问题如类型、表现、产生和发展趋势等研究不断深化,而且就具体的社会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潮进行了专门研究。进入2000年以来,社会思潮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主流话题,学界研究趋向于关注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流派主张,对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影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引导,等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研究空前高涨,在此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体成为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工具,网络对社会思潮产生、传播的影响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络社会思潮随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网络社会思潮研究也是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舆论研究深化拓展的产物。我国学界对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学界在对舆论要素、结构、本质等基础理论展开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舆论监督、舆论宣传等现实问题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舆论引导开始成为党中央在思想宣传领域的主导性理念之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出现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舆论与思潮的关系、思潮的舆论引导一直伴随其中,在舆论引导研究中不断有学者专门就思潮的舆论引导进行了研究。21世纪以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引导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在线舆论”、“网上舆论”、“网络舆论”等概念陆续出现在学术期刊上,并在2003年前后逐渐统一为“网络舆论”,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②。伴随网络舆论研究的深入,网络舆情中的消极社会思潮及其扩散和应对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有学者在研究中直接论证社会思潮要纳入网络舆论的研究范畴。③可见,网络社会思潮研究是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2.网络社会思潮研究是新媒体时代把握社会思想动向的重要环节
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社会情感的表征,舆论和大众思想的集中反映,社会思潮研究是把握社会思想动向的必然要求。网络空间打破了现实社会沟通与交流的地域与身份限制,为信息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社会信息的最大限度整合,成为社会舆论汇聚的舞台和多元文化交流交锋的平台。作为社会信息的聚散地,网络是社会思潮生成发展的新领域,也是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方式。一些被学界和政界批判、在现实社会中传播受到抑制和限制的社会思潮,在网络背景下突破了现实领域的制约因素,如利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实现高度自由化的传播。正如马克·斯劳卡在论及网络对现实威胁时指出的那样,“当真实世界用各种检查制度和权衡措施把住邪恶之门时,人性中的所有恶魔却在极短时间内跳到赛博空间里重新开张营业”④。在网络领域,社会思潮拥有数量庞大的潜在接受群体,其在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中的传播直接而迅速,因而网络社会思潮参与群体和影响覆盖面更广,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反映着大众思想、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因此,对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必然成为把握社会思想动向的重要环节。
二、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论域
目前学界对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既有对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生成、传播的整体研究,也有针对具体社会思潮观点主张、呈现方式、影响及引导的专门研究,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社会思潮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网络社会思潮的界定突出表现为两种视角、三种定位。两种视角即舆论视角和思潮视角。舆论视角较少对某种社会思潮进行专门研究,倾向于从整体上研究网络社会思潮,或者直接把网络社会思潮定位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思潮,即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参与者通过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舆论信息,“利用公众舆论压力影响社会问题解决”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⑤,突出表现为以中下层民众表达特定的经济或者政治诉求为主要特征,本质上是“民众网络评价活动”。⑥社会思潮研究的视角又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位。一种定位认为,网络社会思潮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传统社会思潮,是传统社会思潮通过网络争夺话语权,主要是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发生了变化。⑦更多学者把网络社会思潮定位为传统社会思潮在网络领域的衍生物,网络技术条件下的特有产物⑧,是一种与传统社会思潮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及社会影响等各方面都大为不同的“新的表现形态”。⑨
2.网络领域活跃的社会思潮
目前学界没有针对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种类的专门梳理,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网络领域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就有8种之多⑩,已有研究成果中论及较多的社会思潮主要是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和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民族主义是最早出现的“网络+思潮”组合,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2003年末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而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⑪。有学者总结了媒体和知识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四种定位:一是网络领域“愤青”的极端言论,仍然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二是网络领域的爱国主义;三是网络领域宣泄民族主义取向的社会现象;四是传统民族主义在网络领域的表达。⑫网络民族主义研究起步早、关注度高,学界的研究也比较系统,研究的内容丰富,不仅涉及一般问题如网络民族主义现象、性质与类型,对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影响,对我国外交的影响与应对等,还涉及而且更加具体的问题,如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意见领袖,涉日、涉美事件中的网络民族主义等。
网络民粹主义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于网络民族主义,但其关注度不亚于网络民族主义。根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民粹主义思潮连续七年入选最受关注十大社会思潮,并在2016、2017年度连续位列第一,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网络民粹主义。⑬在对网络民粹主义界定和利弊判断方面,学者们的分歧相对较小,比较一致地认为,传统民粹主义在网络领域的衍生形态,既有传统民粹主义人民至上、反精英反权威的特征,又有二元对立和非理性等独特特征。⑭鉴于网络民粹主义多由改革攻坚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诱发,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以民粹主义现象分析、利弊影响和引导治理为主,同时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策略、叙事方式亦有专门探讨。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相关的研究主要从网络作为传播载体的角度出发,即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研究认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没有变,以“还原事实”为借口重写历史的策略没有变,但其借助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体,歪曲历史、抹黑历史英雄的招数却更加犀利凶狠。⑮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各种适合网络传播的表现形态,向普通大众的蔓延也更加迅速,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新领域、新态势。⑯
此外,网络保守主义思潮和网络自由主义也较早地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网络空间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犬儒主义思潮和泛娱乐主义思潮等也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但目前可检索到的文献数量比较有限。
3.网络社会思潮的生成和传播
与传统社会思潮相比,网络社会思潮在生成和传播上有其独特的特征。在网络社会思潮的整体研究方面,学界从思潮传播要素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传播主体方面,社会思潮的参与群体复杂,思潮主体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生产与传播不再仅由精英完成。在传播形态方面,各种社会思潮互相交织、吸纳和融合,思想主张、价值标准、政治立场等交错混杂使得思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传播内容与话语方式方面,愈来愈多地指向利益性和娱乐性话题,言语表达趋向偏激和非理性,话语方式日益脱离高品质的学术特征,呈现粗放化乃至暴力化的特点。⑰传播方式上,网络思潮网站往往通过“树立标杆构建思潮阵地,吸纳网民扩充思潮认同的队伍,紧扣热点推动思潮落地和实地宣传,扩大思潮对大众的影响”⑱。在社会思潮的传播效果方面,因其在网络领域的传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更容易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有着更大的不可预测性。⑲在网络领域具体社会思潮的生成与传播研究上,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公共事件是网络民族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诱因⑳,二者的传播策略突出表现为借助公共事件的“话语强占”,传播的规律表现为由突发事件激起,随着事态的缓和而趋于缓和。㉑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虽然也与现实事件与网络热点相关联,但更多表现为内容荒诞的历史小说和调侃历史人物的图片与视频,传播表现出更强的持续性。㉒
4.网络社会思潮的影响
网络社会思潮的影响因社会思潮性质和主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目前活跃在网络领域的社会思潮以政治类社会思潮居多,其活跃对社会安全和主流意识形态均构成一定的冲击。在具体社会思潮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自由主义和网络民族主义是“双刃剑”,如网络民粹主义在监督精英和社会权威,关怀弱势群体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但其二元对立的立场、极端平民化主张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和谐造成冲击和危害㉓,鉴于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领域呈现出与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合流的趋势,其对政治发展的危害远远超过积极方面。㉔文化层面的网络自由主义对于提升公众的权利意识而言,具有进步意义,但政治层面网络自由主义以变革社会制度为导向,对我国的现实制度和社会基础具有冲击性和破坏性。㉕网络民族主义“激励民族斗争、维护国家利益与制造混乱、麻烦并存”,目前总体上比较理想,破坏性不强,但未来如何,则具有不确定性。㉖
与上述网络社会思潮影响的“双刃剑”相比,对于网络空间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学者们明确指出,这些思潮制造矛盾和冲突,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破坏和威胁。有学者提出,网络空间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宣传其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诋毁党和国家,如果不及时批判和纠偏,会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㉗网络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则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西化”中国的企图,扰乱网民群众的历史认知,加剧价值取向混乱,增加社会冲突的可能性,这种思潮的传播会削弱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㉘
此外,学界亦开始对网络领域犬儒主义思潮和泛娱乐主义思潮进行研究,并指出,虽然网络领域犬儒主义思潮和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政治诉求较弱,但影响不容小觑,其中犬儒主义渲染的信念缺失和精神颓废的生存境遇“蚕食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助长了虚无主义的消极文化氛围”㉙。泛娱乐主义“表现出来的情绪化的、轻蔑事实的‘后真相’特征,深刻威胁到了以理性对话为基础的健康政治生态”㉚。
5.网络社会思潮的引导与治理
在网络社会思潮的引导和治理方面,已有研究提出的对策主要围绕现实与虚拟领域调控相结合、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而展开。现实领域的调控,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和调整,营造公平正义、有序的社会环境,使民众可以通过正常的程序及时解决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虚拟领域包括发挥政府和舆论监管部门的作用,鼓励群众自觉识别和抵制虚假和错误的网络信息,并通过政策、道德、法律及技术手段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㉛管理和引导相结合,即一方面要提高网络舆论规制法治化水平,加大对网络虚拟空间秩序失范行为的威慑与惩罚,另一方面强化主流舆论,改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技术手段,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效性,发挥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的价值导向功能。㉜
对社会思潮的引导终究要靠对人的引导来实现,根据网络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影响,学者们亦提出了对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引导对策,如积极回应网民关心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减少认知偏差带来的消极影响,培育网民“积极的网络社会心态”㉝,加强思潮的辨析和批判,引导民众看清其“真实面目”、“本质和危害”㉞,加强“智识启蒙”㉟,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培育“理性的思维方式”㊱,等等。
三、网络社会思潮研究展望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学者们对随着网络媒体发展而兴起的网络社会思潮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探讨,既有对网络领域社会思潮传播与引导的一般性研究,也有对具体网络社会思潮的专门研究,但是与网络领域庞杂的社会思潮相比,现有的研究仍比较初步。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网络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研究都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其研究必然随着网络媒体、社会思潮及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和拓展。因此,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仍然需要从基础理论的持续构建和现实问题的深入探讨等方面来展开。随着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的研究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走向:
1.在研究视角上,共性抽象与个案研究并重
在特定学术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对网络社会思潮研究往往存在着各种不均衡,具体而言,这种不均衡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内容上有所体现。文献数量上的不均衡上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的共性研究与具体思潮个案研究的不均衡。2003年网络民族主义研究拉开了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序幕,2007年开始出现网络社会思潮的整体共性研究,根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间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期刊文献有300余篇,其中对网络社会思潮的整体共性研究不到30篇,可见共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数量差距之大。二是思潮个案之间研究的不均衡。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领域活跃且识别度高的几种社会思潮上,如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研究论文已经突破百篇,而对自由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在网络领域活跃但识别度不高,在网络事件、网络现象或网络舆论中呈现比较零碎的社会思潮则很少涉及。研究数量上的不均衡导致研究内容上的不均衡,整体共性研究与个案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亦存在着不对等。整体共性的研究集中在社会思潮发展方式、发展动向及传播策略方面,对社会思潮形成与流变的研究不够。社会思潮个案研究上,研究内容以具体社会思潮的源流特质及影响为主,对其传播方面的研究则涉及不多。基于目前研究的不均衡,对网络社会思潮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和分析不同网络社会思潮的呈现方式、形态演进、传播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将会是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视角。与此同时,虽然社会思潮个案各有特点,但不同的网络社会思潮之中蕴含着一般规律,需要予以抽象和总结,这就决定了目前的网络社会思潮共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发展。因此,未来的网络社会思潮研究将呈现出共性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趋势。
2.研究内容上,基础理论建构与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
根据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现实领域的社会思潮都会在网络领域呈现和传播,但由于研究历史较短,目前学界仅对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网络虚无主义、网络自由主义开始有专门的研究但成果不多,对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的系统分析必然是未来网络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任务。基于社会思潮关照社会现实的特质,网络社会思潮的系统研究必然既要有基础理论的持续建构,更需要聚焦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回应,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来丰富和完善网络社会思潮的基础理论体系。具体而言,这些研究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第一,网络社会思潮的谱系分析。社会转型及中西文化的冲突导致我国社会思潮繁多,思潮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此消彼长,又相互支撑、互为依据,乃至相互承接和转换。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6年对活跃在学界和媒体的社会思潮进行了盘点,初步确定的社会思潮多达20余种㊲,现实领域社会思潮的类型和相互关系在学界业已比较成熟和在不断跟进的研究中得到梳理,而网络领域的社会思潮研究则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对系统研究。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深刻揭示了表达思想的媒介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影响。这提醒我们,不管是网络社会思潮的整体特质研究还是具体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都不能仅仅把网络作为传播载体。那么,当前的社会思潮哪些同时存在于网络领域,和现实领域的社会思潮的关系是什么,这些社会思潮在网络领域兴起的独特背景是什么,有哪些派别,理论观点与发展走向如何,思潮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当前网络文化、网络舆论、网络热点及网络群体事件的关联等,都需要系统的理论分析来进行谱系分类。
第二,网络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特殊性分析。社会思潮源于一定思想家对时代重要问题和理论走向的思考,其思想理论经过知识界论辩及扩散,传播于社会公众。网络领域的社会思潮与传统社会思潮同源,但其在网络领域的生成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还存在着复杂的现实根源。社会思潮在网络领域的生成和流变、网络领域社会思潮潮起潮落的一般规律需要通过现实问题的分析来把握。在发展方面,网络社会思潮的成长轨迹、成长模式与发展策略,不同网络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和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的总体发展态势,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现实观照和各类网络信息追踪来把握。
第三,网络社会思潮影响及引领方面的实质性突破。影响和引领研究是社会思潮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学者通过对1979年至2014年有关社会思潮文献的计量分析指出,影响范式和引领范式是社会思潮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㊳,但这些范式的不足已是有目共睹。学界对网络社会思潮影响和引领的研究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社会思潮影响和引领的研究范式。因此,把握网络领域具体社会思潮和整体社会思潮对社会意识及社会群体影响的特殊性,对民众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方式与影响情况;探讨不同性质网络社会思潮和不同发展阶段网络社会思潮的引领方针、引导措施、引领机制;对不同社会群体和网民整体的引领路径等,既是目前网络社会思潮研究中的难点,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和着力点。
3.研究方法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
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规范研究对于科学把握网络社会思潮的性质类型、发展演变等基本问题相当重要,但网络社会思潮作为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且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思想趋向,其内涵特质、传播规律与影响策略的归纳,需要对大量涉及网络领域社会思潮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材料的观察、调查、分析和概括。
网络领域社会思潮具有更强的渗透性、隐蔽性和依附性,如紧随网络热点事件而起的各方言论中肆意传播着价值虚无主义,充斥着某位所谓人文精英“大V”博客的不乏对领袖和英烈诋毁的历史虚无主义,伴随讽刺政府、质疑精英阶层的网络段子的是民粹主义思想的泛滥和传播。网络流行文化、网络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背后,经常有社会思潮的涌动,以2017年年底的“江歌案”为例,在人们对江母同情和刘鑫谴责的舆论声中,有一篇《孩子,我宁愿你不善良》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在当时的语境下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世界,带来了诸多认同的声音,但是附着在这篇文章中的则是道德虚无主义。无论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仁”,西方美德袋中的友善(Kind),还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都共同表达了对善良价值观的倡导和弘扬,而这篇文章以几个善良不得好报的极端例子对善良这一美德进行了控诉,其煽情的语言表达颇具影响力。
可以说,目前学界对这些现象背后涌动的社会思潮的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对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全面把握和深入探讨,需要在规范研究持续推进的同时,将更多的视野拓展到实证研究上,并加强对社会思潮附着的网络议题、网络信息及事件的深入分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网络社会思潮的研究将呈现出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的趋势。
注释: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 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③⑪ 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④[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⑤㉖㉛ 钟志凌:《网络思潮的传播规律与合理性调控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4期。
⑥ 刘波亚、郭燕来:《内涵·特点·路径:网络思潮的本质探析》,《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3期。
⑦ 陈伟军:《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浙江学刊》2013年第1期。
⑧㉓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理论导报》2011年第7期。
⑨⑲ 连水兴:《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思潮的延伸——关于网络空间“文化保守主义”论争的传播学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7年第5期。
⑩ 郭明飞、郭冬梅:《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江汉论坛》2014年第3期。
⑫⑳ 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⑬㉑㉔㉜ 从日云:《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与出路》,《人民论坛》2014年第4期。
⑭㉒ 石立春、何毅:《网络民粹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评析》,《电子政务》2017年第3期。
⑮ 陈定家:《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征候》,《理论导报》2016年第4期。
⑯㉟ 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
⑰ 方付建:《网络时代社会思潮发展动向研究》,《电子政务》2015年第8期。
⑱方付建:《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发展方式研究——基于思潮网站的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㉕ 刘瑞生:《网络自由主义思潮趋向偏激》,《人民论坛》2012年第24期。
㉗ 鲁佑文、李慧娟:《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10期。
㉘ 陶鹏:《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及其批判》,《中州学刊》2016年第8期。
㉙ 韩升、刘晓慧:《当前网络大众文化的犬儒主义批判》,《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㉚ 陈昌凤:《斜杠身份与后真相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政治隐患》,《人民论坛》2018年第6期。
㉝ 赵丽涛:《西方“普世价值”思潮的网络议题与引导策略》,《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
㉞ 王玉鹏、孟献丽:《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荼毒新媒体网络空间》,《红旗文稿》2016年第5期。
㊱ 王辉:《论民粹主义思潮网络嬗变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
㊲ 杨雪博等:《2016年国内外重要思潮盘点》,《人民论坛》2017年第1期。
㊳ 李亚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研究现状述评——基于30多年来有关期刊文献关键词的计量分析》,《江汉论坛》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