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海逐潮 山东应甩“追兵”当“标兵”
2019-02-18鲁玉栋吴晓飞王大莉
□ 鲁玉栋 吴晓飞 王大莉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2017年6月,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策部署,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进。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重要指示,并进一步要求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18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标志着我省海洋发展从战略规划阶段正式转入全面实施推进阶段。2019年2月26日,全省海洋工作会议召开,部署海洋强省建设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和完善各类海洋产业,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6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20%。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盐业等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
但是,拥海逐潮,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进军,并非一帆风顺。对标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我省海洋产业存在传统产业和传统动能占比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意识和海洋思维滞后等问题,需要一步步予以解决。
总体情况
(一)海洋第一产业
我省是海洋渔业大省,201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81.4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31.9万吨,占到83%。2017年,海洋第一产业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目前,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约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35%,达到250余万吨;海水养殖业产量约占全省海水产品总产量的65%,达到近480万吨。
(二)海洋第二产业
我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其中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盐业、海水淡化等几个产业部门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海洋第二产业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5%。
海洋装备制造业方面,2017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约为1.04万亿元,在海洋平台、工程船舶、油管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领先优势。
海洋油气产业方面,我省海洋油气资源相对丰富,渤海沿岸石油地质预测储量达到30亿~35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10亿立方米。
海洋化工方面,我省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海盐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年产海盐900余万吨。胶州湾、莱州湾等近海沿岸蕴藏丰富的卤水资源,全省每年利用地下卤水资源在1亿立方米以上,主要海化产品包括纯碱、烧碱、氯化钾等。
海洋生物医药方面,近年来我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年均增速超过18%,是各海洋细分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类型。2017年,全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海洋矿业方面,我省半岛海域近海砂矿是仅次于油气的第二大近海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滨海砂矿有10多种,各类砂矿床近80处。
海水综合利用方面,我省在海水淡化方面处于全国前列。目前,海水淡化规模超过28万吨/天,位居全国第二;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83亿吨/年。
(三)海洋第三产业
在我省海洋三次产业中,海洋第三产业占比最高,2017年占到全省海洋产业比重的52.4%。近年来,我省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
滨海旅游业方面,我省地处渤海湾旅游带的“黄金节点”上,发展海洋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2017年青烟威三地共接待游客2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100亿元。近年来,我省沿海各市旅游人数及旅游消费保持了至少10%左右的年均增速。
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我省拥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等众多国际和区域良港,海洋交通运输业一直是我省海洋优势产业。2017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完成2530万标箱。
海洋信息服务业方面,目前我省海洋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以海洋预报为主。2018年5月,我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共享支撑平台”启动建设。
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方面,我省海洋科研力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省内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众多一流海洋科研教育机构。
现实问题
(一)宏观层面
“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我省海洋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二,但与排名首位的广东差距却达近4000亿元,且近年来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平均高于我省3个百分点。而与福建相比,目前我省海洋产业规模高于福建不到5000亿元,但近年来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平均同样高于我省3个百分点以上。我省海洋产业发展面临“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窘境。
区域融合不足,纵深开拓不够。我省海洋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除了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以外,主要海洋产业均高度集中于近岸海域,特别是青烟威三地,海洋产业相互割裂、融合不足,沿海各市尚未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战略格局。在产业纵深发展方面,我省海洋产业一方面向离岸海域和深远海的开拓还十分不足;另一方面向我省中西部地区进行配套产业梯度转移的力度也比较有限,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约束越来越明显。
(二)产业层面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目前,我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虽然已逐步调整为“三二一”型,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依然明显。目前全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为52%,甚至不及环渤海地区的辽宁、河北,而广东、福建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均在56%以上。
海洋产业内部融合不够深入。我省海洋三次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但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还相对较低。海洋第一产业“接二连三”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第二产业前向延伸、后向扩展的动力有所不足;海洋第三产业服务于海洋一产、二产的程度相对不高。深入来看,各产业内部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联系,围绕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尚未明显形成。总体而言,全省海洋“新六产”的推进速度有待提升。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主要海洋新兴产业中,我省存在发展滞后或不优不强的问题。如海洋高端装备层次较低、海洋电力发展滞后、海水直接利用规模偏低、海洋信息服务未成体系等。另外,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如海洋新材料、水下机器人等方面,我省也没有充分占领制高点。
海洋产业科技贡献较低。尽管我省汇集了相当数量的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和海洋人才,但相对而言海洋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率还比较低。受科研教育职称评定等因素影响,海洋科研活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研究轻应用”等现象依然存在,造成我省海洋科研教育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三)企业层面
部分涉海企业转型面临困难。我省涉海企业虽有诸如中集来福士这样由生产海洋油气装备到同时开拓海洋牧场装备的成功案例,但更多的传统型涉海企业在转型中面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自身沉淀成本等障碍,企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因转型失败而导致资源浪费甚至产业受损等问题值得关注。
对海洋科技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我省海洋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全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00余家;另一方面,对海洋科技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仍然不足,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区域竞争加剧企业人才流失。近年来,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各地的共识,南方一些省市通过优渥条件不断吸引各类海洋人才。调研中,省内一些涉海企业反映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特别是企业中高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上海、深圳、厦门、珠海等城市成为海洋人才的主要流向地。就省内而言,日照、东营、滨州等市人才流向青岛、烟台的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省海洋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小涉海企业面临融资难题。我省涉海中小企业除了从事传统的养殖、捕捞业之外,多数分布在海洋高端产业、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服务等。这些涉海中小企业处在初创期,资产规模小,赢利能力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困扰它们发展的“拦路虎”。
对策建议
尽快建立完善我省海洋产业统计数据库,实现动态跟踪及开放式检索。目前,我省海洋产业统计数据主要存在统计范围不清晰、数据更新不及时、各市统计侧重点不一致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设立海洋产业统计数据库,务求资料详实、实时更新,针对各个海洋细分产业领域形成标准化、全覆盖的统计体系,以实现对我省海洋产业发展的动态跟踪。同时,海洋产业相关统计资料亦应尽量做到开放式检索,为推进“智慧海洋”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创新完善政策供给,构建能够适应未来海洋产业高效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海洋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涉海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财税优惠向涉海产业倾斜。二是创新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证券、资管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我省涉海企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三是制定出台扶持涉海中小企业政策。对涉海中小企业进行摸底排查,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扶持政策。
以重点发展海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结合我省实际,重点方向集中在海洋先进生产制造业、海洋现代服务业领域。一方面,充分利用好我省装备制造基础优势,对接各个海洋相关产业,实现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绿色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服务业比重,在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方面挖潜增效,形成新的增长极。通过有效手段促进我省海洋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壮大海洋“新六产”,形成海洋产业发展合力。
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对海洋科技企业给予重点帮扶支持。要主动对接、服务于我省已有的各类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其“经略海洋”的智力支撑作用。同时,不遗余力地继续吸引各类海洋科研平台来我省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对海洋科技型企业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特别是对于“瞪羚”型、“小巨人”型海洋科技企业,可通过对接资本市场等途径予以支持。
着力吸引、留住、用好各类海洋人才,充分挖掘我省“人才兴海”的战略优势。尽快对我省海洋人才进行分类认定,在户籍、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重点关照,吸引各类海洋人才为我省所用。同时,进一步发挥我省“人才兴海”战略优势,搭好平台,设立考核标准,充分激发海洋人才的创新活力。另外,在省、市两级层面上,分别建立海洋专家人才库,加强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我省海洋产业升级版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