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2019-02-18罗连祥
罗连祥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从中国传统和平文化中汲取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转化与超越,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力与生机,并将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和平文化底蕴
在甲骨文中,“和”最初是指声音的和谐。西周初年,“和”的观念被提出来,“和”的含义演化为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和谐状态。至先秦,“和”被赋予了和睦、和平等涵义,和平正式成为中华民族政治伦理的核心话题。中国传统和平文化集儒家、墨家和道家的和平观念于一体,对历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基本内涵
1.儒家以秩序和平为特征的和平观
早在《礼记·乐记》中,儒家就使用了“和平”一词。此后,儒家学者多次从“秩序和平”视角阐释和平概念,由此形成了系统的以秩序和平为特征的和平观思想。
第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儒家倡导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与统一。孔子提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68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只要遵从自然、顺应自然,就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境界。子思认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人类与万物融为一体,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整个宇宙就达到了和谐。荀子强调人类要爱护畜鱼木草,“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样万物就能“皆得其宜”,群生就能“皆得其命”,六畜就能“皆得其长”。西汉之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万物如同人类一般具有喜乐哀怒等性情,人类只要顺从自然之道便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张载则说:“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4]“天人合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违反这一法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为了免受惩罚,程颢等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5]朱熹则指出:“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强调,人类与鸟兽、草木、瓦石等自然物质共融共存。在儒家看来,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类要保持与上天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第二,三纲六纪的社会秩序。儒家把“礼”看作实现社会秩序的手段,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原则。为了实现礼的社会秩序,儒家将仁爱视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大力推崇“仁政”。孔子指出,仁的核心是“爱人”,仁的实现途径是“克己复礼”。孟子提倡“仁者爱人”,号召人们从爱亲人到爱百姓,从爱百姓到爱万物,以实现德治仁政的目标。仁政实现了,社会就会走向安定、国家就会走向和平。张载将“仁者爱人”推及到“仁者爱物”,提出“民胞物与”与“万物一源”之说,彰显了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和平风范。为了实现和平的社会秩序,儒家倡导贯彻三纲六纪,要求统治者在施行“忠恕之道”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朋友、师长、兄弟、族人、夫妇、父子、君臣等各种关系,让整个社会形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和谐氛围。
第三,治国安邦的国家秩序。儒家主张通过修身、中庸和大同三条途径来实现治国安邦的国家秩序。其一,修身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孔子指出,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7]222。孟子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8]修身不仅可以消解人的非分欲望,而且还能提升人的家国观念和道德境界,对治国安邦具有基础性意义。其二,中庸是治国安邦的方法。中庸即中和,意指“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孔孟认为,在国家治理中,统治者坚持适度原则,使万物各得其“宜”,国家就会走向和平;统治者不偏不倚,把握分寸,社会就会走向和谐。其三,大同是治国安邦的目标。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这样描述治国安邦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7]75这里的大同即太平、和平之意,是指先秦儒家所推崇的财产公有、各尽所能、人人平等的和平社会。此后,董仲舒提倡的“大一统”与公羊三世说、东汉公羊学家何休提出的升平世、东晋陶渊明设想的“桃花源”、北宋王禹偁的“海上乐园”、南宋康与之的“西京隐乡”以及明代何心隐的“聚和堂”等,也都是儒家大同理想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深化和发展。
第四,天下一家的世界秩序。儒家提倡王道政治,主张通过仁爱和礼治两条途径实现“天下一家”的世界秩序。一方面,孔子指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142统治者将仁爱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人民百姓从爱自己走向爱他人,整个世界就会走向“万国一人”的和平秩序。另一方面,郑国子产强调:“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9]从天子到庶人,人人遵守礼仪法度的规定,整个人类就能实现“天下一家”的和平秩序。在“万国一人”“天下一家”的世界秩序中,儒家提倡“慎战”,反对暴虐杀戮与侵略战争。
2.墨家以行动和平为特征的和平观
墨子深知战争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人民秩序的重要性,但他更痛恨战争,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争端,由此形成了墨家以行动和平为特点的和平观思想。
第一,“非攻”。墨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覆社稷,攘杀其牺牲,此则上不中天之利矣……中不中鬼之利矣……下不中人之利矣”[10]107。战争不仅杀戮百姓、抢人牲畜,而且还荒废农时、祸国殃民,对国家和人民无一好处。在此基础上,墨子进一步提出了“非攻”的政治主张,倡导统治者以“利害说利害”的方式规劝各诸侯国停止抗战,实现和平。为了有效制止战争,墨子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成功阻止了楚攻宋、齐攻鲁等多次战争,为人类和平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和平治国的光辉篇章。
第二,“兼爱”。墨子将天下大乱归咎于“不相爱”,因而提倡以“兼相爱”的方式化解国家纷争,实现社会和平。所谓“兼相爱”,就是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10]78。在那样的环境中,“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10]78;“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10]74。在墨子看来,只有统治者将“兼相爱”作为应办之政务来实施,实现天下大治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墨子从人类的自爱本性出发探讨国家和平的实现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价值追求,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第三,“尚同”。墨子将道德视为最大的实力,注重人类个体行为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提倡以“尚同”的方式实现天下大治。“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10]56-57。墨子认为,造成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人类缺乏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只要建立绝对统一的政治权威,统治者就能“治天下之国如治一家”“使天下之民如使一夫”,人类就达到了“千里一家,万里一人”的和平境界。
3.道家“法自然”和平主义的和平观
道家学说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体现“自然之道”的精神。老子在经历了春秋末期争权夺势的混乱局面后深刻认识到,统治者只有具备尚柔居下的高尚品格才能带领臣民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为此,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争”“贵柔”与“守雌”的和平治国主张。这种带有典型宗教情怀的和平观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无为”到“无争”,由“无争”至“无兵”。老子指出,“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1]111。在无兵的社会里,人类能够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统一。其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老子奉行“天道无为”的治国思路,企图通过“以柔克刚”的兵法原则来实现天下和平,他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11]99“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11]46老子以冷峻的目光看待人类的弑杀,从哲学家角度思考人类的兴亡,其对战争的态度已经超越了“义”与“不义”的价值标准,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以自然秩序为原则治理社会的典范。
庄子在继承老子“法自然”和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观点。在庄子看来,要达至“天、地、人”“齐一”的“无我”状态,就必须消解人类的主体性,抑制人类非分的物质欲望和贪婪的感官享受。这一思想对维系士大夫阶层政治上进可喜、退不悲的心理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和平与社会安宁。虽然道家“法自然”和平主义不同于儒学的入世要求,但它却推动着儒学入世原则的发展,对和平解决统治阶层内部矛盾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具有进步作用。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
1.习近平关于世界各国“共促和平、共同发展”的阐述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13]和平来之不易,中国必须借助这一宝贵的国际和平环境加快自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命运与共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一枝独秀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要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14]。中国始终以合作方式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以合作手段谋求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观点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远亲不如近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协和万邦”等和平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发展和世界未来的主动把握与自觉担当。
2.习近平关于“各国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阐述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成为新时代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语境下,不仅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加深,而且各国人民在经济、发展、安全等领域也面临着诸多共同的困难与挑战。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世界各国要超越“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思维模式,努力寻求彼此间的利益汇合点,致力于营造共赢的发展格局。中国与世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不是挑战和威胁,而是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宝贵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各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15]。“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13]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观点继承了中国传统墨家“非攻”“兼相爱”“交相利”“尚同”以及儒家“万物一体”“万国一人”“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等传统和平文化的价值主题,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治国眼光。
3.习近平关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阐述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虽然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仍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要认真汲取“满招损,谦受益”[14]的经验教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13]“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13]习近平总书记上述关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继承了传统道家“无争”“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墨家“非攻”“尚同”以及儒家“和而不同”“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等传统和平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尊重差异扩大认同、包容多样增进共识”之宽广文化胸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概括地说,“尽管人们向往和平,但世界并不太平”[16]。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中华民族这种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倡导建立“天下太平”世界秩序的传统和平文化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文化来源。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超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治理重要论述中屡次强调,和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崇高目标。他要求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要借鉴吸收古代和平治国的有益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体现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特点的国家治理新主张,开启了中国和平治国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关于践行“中国梦”的主张赋予了中国传统和平文化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内涵
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武力冲突和领土扩张,都会对现存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破解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世界和平大局,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了“中国梦”伟大治国构想。“中国梦是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追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强烈愿望和共同期盼”[17],是中华民族遭致西方列强侵略和被动挨打之后的“睁眼看世界”,是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平等和国家独立的集中体现,为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互动以及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中国梦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必由之路”[18],它的提出引起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热切讨论和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19],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20]。第一,中国梦是和平梦。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稳定、向往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通过中国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借助世界和平促进中国发展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始终反对一切形式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始终以和平方式开展国际间的安全合作。第二,中国梦是发展梦。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本身就是对世界繁荣发展的一大贡献。实现中国梦必将给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带来更多机遇。第三,中国梦是合作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既注重和追求自身利益,也不妨碍和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既秉持爱国主义传统,也崇尚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始终致力于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合作,积极为创建一个更加均衡发展与和谐文明的人类家园贡献力量。第四,中国梦是共赢梦。在践行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始终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立场,始终坚持“既符合中国利益、又能促进世界发展”的经贸原则,这种开放普惠的治国构想推动着世界各国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中国梦”的主张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模式,赋予了中国传统和平文化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内涵。
(二)习近平关于开展“文明对话”的主张拓展了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适用范围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地区孕育了不同文明,不同文明造就了不同的国家制度和世界秩序。自20世纪90年代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以来,部分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与冲突。面对异质文明的对立与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对话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就文明对话的可能性以及文明对话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增强。第一,多极化世界为文明对话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多极化世界中,“全球化使人类面临着无限多样的传统性”[21],“文明对话”的预设前提是对话的一方承认另一方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形下,任何企图以暴力手段奴役甚至消灭某一民族或国家文明的可能性减小;相反,不同民族或国家通过谋求文明对话获取双赢局面的趋势增强。第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文明对话提供了现实前提。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存在具体利益上的差异,利益差异导致分裂和对抗。只有开展文明对话和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契合点,才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种种挑战。第三,世界各国的共同价值诉求为文明对话提供了公共伦理基础。尽管各国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思维习惯以及信仰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各国人民在实现人权、维护人的尊严等方面仍有着诸多共同的价值诉求。这些共同的价值诉求既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规范和约束着各国人民的行为,同时又从人类公共伦理的角度将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对话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文明对话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文明平等话语权。各种文明因其发展历史和存在背景不同,其关注问题、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均存在较大区别。在文明对话中,每一种文明总是希望将自身特有的良善特质推荐给对方,并自觉地批评对方存在的各种丑恶因素。然而,这种推荐和批评必须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会引发各种冲突与对抗。第二,坚持文明价值平等。人类文明作为劳动实践的产物,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无论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民族创造出来的文明形态,都对世界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世界上既不存在完美无暇的文明,也永远没有毫无价值的文明。在文明对话中,必须承认文明的价值平等性,杜绝一切以强势文明消解弱势文明的错误做法。第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文明形态,在文明对话中,既要反对一切从外部强行向某一国家或民族移植某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独断行为,又要鼓励各国人民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适合自身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文明共存的态势。在多元文明的世界中,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22]。任何蓄意将某一文明的特殊价值强加给其他文明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任何独自陶醉于一种文明的行为最终都将失去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机会。“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不甘于地理平面的拓展”[23],我们只有开展文明对话,才能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厚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厚情谊,从而与世界各国共同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和平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文明对话”的主张以宽广的文化视野拓展了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适用范围,为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共同协商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三)习近平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将中国传统和平文化提升到了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高度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联系增强,发展鸿沟凸显。为回应各国人民追求共同发展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责任为担当,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他指出,虽然世界充满挑战,但我们不能因为理想遥远而摒弃追求,建设美好世界、追求幸福生活仍然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治理国家的远见卓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4个方面的内容。所谓利益共同体即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国家利益,在寻求本国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国家发展;所谓责任共同体即世界各国要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根据各自能力和水平差异自觉承担起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相应责任;所谓发展共同体即世界各国都应享有平等发展的机遇;所谓安全共同体即世界各国在安全上是一个相互关联、相得益彰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力量,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内部所面临的挑战”[25]。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在政治层面,世界各国要摈弃冷战思维,在相互尊重与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创建一条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径。在安全层面,世界各国都是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都要统筹应对一切来自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在经济层面,世界各国都具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各国人民都要为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融合和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而不断努力。在文化层面,各国政府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平等性以及差异性的基础上,秉持文化共存、文化交流与文化互鉴的立场,摒弃文化优越、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的陈旧思维,切实通过文化互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在生态层面,世界各国要合作应对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共同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历史先河、答时代之问、发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26],是唯物的、科学的正确理论。
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所作出的前瞻性思考,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如何构建和平国际秩序的路线图。这种治国构想直面当今世界的最大难题,解决了当今人类的最大困惑,为促进未来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和平文化是中国古代哲人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历史智慧的集中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魅力以及加快当代中国构建和平社会秩序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