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书丽

2019-02-18栾彩霞

世界环境 2019年3期
关键词:俄克拉荷马若尔盖碳循环

牛书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2001年7月-2004年6月于中科院植物所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4月-2012年1月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工作简历

2012年12月-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2012年2月-2012年1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助理教授

2008年9月-2009年3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访问学者

2004年7月-2008年9月,中科院植物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主持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对降雨的响应阈值及机理项目

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主持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化石记录显示,地球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气候变化,地球上的森林、沙漠、地貌、植被和重要生态系统都有可能在下个世纪发生重大改变。牛书丽认为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及降雨格局的改变,比如极端干旱及暴雨频发等极端天气,都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自然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如今已经成为整个地球面临的威胁。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被誉为“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比地球上其他地方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迅速捕捉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信号。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具有典型性。牛书丽的研究目标对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建立了高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每年的5月初到10月初是若尔盖地区植物的生长期,也是野外科考的最佳时期,这期间,牛书丽和她的团队基本都驻扎在若尔盖地区。

通过对全球控制实验的整合研究,牛书丽团队率先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和研究思路,构建了氮循环模型的评估体系,解决了氮循环过程难以准确模拟的理论难题,并作为通讯作者在PNAS、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 110余篇。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将生态学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利用起来,挖掘普遍规律,也是牛书丽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牛书丽利用数据挖掘对陆地生态系统联网观测和联网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地表过程的大尺度格局及其环境调控因子和机制。

自2008年,牛书丽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 《水分调控的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分和氮素添加对草原生态系统气体交换的非加和效应》《氮素添加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的影响》《氮调节的气候变化-碳循环反馈关系:长期全球变化控制实验证据》《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叶片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对温度反应的季节非对称性:格局及原因》《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的温度适应性及其机制》《高草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对增温和刈割的反应》《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分异》《综述极端气候下的植物生长和死亡》《数据融合在预测生态学中的作用》 等关于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论著。

2016年,牛书丽获2016年度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9年4月,牛书丽获中国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科技奖项——第15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猜你喜欢

俄克拉荷马若尔盖碳循环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全球首次!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一场事先张扬的复仇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VS 金州勇士
绿龟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
多措并举构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造业体系
龙卷风袭美致91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