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的民居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研究
——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
2019-02-18唐孝祥唐封强
唐孝祥 唐封强
2018年12月7日至12月8日,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大会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方圆东方人居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民居建筑学者围绕“民居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研究”主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聚落(民居)的保护与更新”、“传统聚落(民居)的营建智慧与文化传承”、“传统聚落(民居)研究的学术传承与发展创新”三个分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大会主题旨在强调民居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体现民居学术研究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图1)。
1 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聚落(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聚落(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是当下民居建筑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次会议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厚忠在开幕致辞时强调: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应紧紧围绕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这两大主题,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
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在主旨报告《城乡历史环境再生探索——聚焦风土街区》中,以胡适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及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为引子,从“风土”的中外语境、“语缘”与风土区系、区系·谱系·基质、三类保护与再生对象、何谓“再生”、再生与更新这六个方面展开风土建筑概念及其演绎的阐述。常青院士以建成遗产、历史环境、文化地景三类保护与再生对象为线索,分析了“再生”与“更新”的区别,同时结合一系列风土街区再生实践方面的案例展开解析,指出了风土建筑研究更倾向于“共时性”而非“历时性”,以民族、民系“语缘”划分风土区系比之以行政划分更接近人居环境的风土本质和文化属性。最后常青院士总结风土建筑谱系研究尝试以民族、民系的“语缘”关系为背景形成分类方式,为成体系地保存风土建筑标本、创造性地探索风土环境再生打下基础;城乡风土街区是历史环境最重要传承对象之一,是地方传统文化和场所精神的最后载体,需要在保护与再生实践中落实保护、修复、更新、活化等实施目标。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晓峰教授在主旨报告《书院研究启示——空间遗产视野下的传统学习环境价值认知与保护》中主要从空间遗产、书院空间遗产研究启示、国内外校园空间遗产、一些思考这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从价值认知、价值承载、价值保护等方面进行传统书院空间价值的研究,得到空间格局与实体建筑同样重要、非正规学习空间不可或缺、书院教育组织形式是官学的补充的书院研究启示;提出校园空间遗产的主要评价准则——持续的空间意义,校园空间遗产的保护策略——整体保护模式。最后李晓峰教授在结论中指出:在物质遗产保护和非遗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对“空间遗产”给予高度重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类空间除了具有悠久的历史外,还持续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空间精神”;校园空间遗产保护和承传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这不单是物质空间的保护,而是历史价值的彰显与传承;空间遗产应该作为聚落(广义)遗产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理论视角。
这些观点为我们解决其它地区传统聚落(民居)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扩宽了思路,为我们以后的传统聚落(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相关工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和思考。
2 传统聚落(民居)的营建智慧与文化传承
在当今中国的城乡建设中,传统聚落(民居)的营建智慧与文化传承研究备受建筑学界关注。立足新时代,挖掘、展示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营建智慧,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是民居建筑学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重庆大学龙彬教授的主旨报告《重庆传统民居营建智慧解析》主要从选址、运形、取势、装饰、用材、文化这六个角度概述了重庆传统民居的营建智慧。龙彬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案例讲述了重庆传统民居在选址上注重风水格局,祈福纳吉;在运形上驾简驭繁,千变万化;在取势上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在装饰上蕴意丰富,制作精美;在用材上就地取材,不拘一格;在文化上海纳百川,多元融合;并指出重庆传统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支,其山地特色十分鲜明,所蕴藏的营建智慧也十分丰富;我们应深入发掘整理,并在新时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予以传承,这也应该是每一位民居研究学者永恒的使命!该研究成果不仅对于重庆地区传统民居营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传承传统民居营建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兼具广泛的现实启示意义。
在主旨报告《植根传统——粤剧艺术博物馆创作实践》中,华南理工大学郭谦教授从为什么选择岭南传统园林形式、如何营造新时代的岭南园林、如何回应遗产传承及城市建设存量改造这三个方面对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创作实践进行了深入解析,总结了粤剧艺术博物馆选择岭南传统园林形式是逻辑推导的,围绕粤剧传承、连接中国传统与现代园居生活的当然空间;以新的视野应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及审美价值取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核心,与周边历史街区形成联动,为广州旧城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郭谦教授的研究成果及创作实践经验为当代传统聚落(民居)营建智慧的挖掘与营建文化的传承带来启发。
3 传统聚落(民居)研究的学术传承与发展创新
传统聚落(民居)研究的学术传承及发展创新历来是民居建筑学术会议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新时代中国传统聚落(民居)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本次会议上诸多专家学者就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都市历史人文场域形塑——以北门历史地景设计方法为例》主旨报告中,台湾华梵大学徐裕健教授以北门历史地景设计为例,从设计创意性、空间合理性、多元功能性、历史教育性、防灾安全性五个角度研究北门历史地景的创新设计,分析了都市历史人文场域的形塑方法,阐述了北门历史地景的设计特色。徐裕健教授讲述了在设计中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对北门的历史进行重现、使其风华再现;分析了历史意向城门及如何使古道与城墙进行关联;如何进行动线规划及创造大面积人文活动广场;如何通过台北城的历史故事来解说场域;如何善用透水铺面和海绵城市等一系列具体的做法;最后总结阶段徐裕健教授提出建构大家认同的具有集体记忆的城市广场的寄望。徐裕健教授的学术研究努力践行“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忘本”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了传统聚落(民居)研究的学术传承与发展创新。
4 民居建筑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三十年的成果、经验和感悟
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实现了三十年来中国民居建筑研究学术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本次大会适逢中国民居建筑学术会议举办三十周年,巧合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陆元鼎教授九十岁寿诞,再次回到首届会议举办地——华南理工大学。以陆元鼎、朱良文为代表的老一辈民居建筑学者创立的中国民居建筑研究学术团体已经走过光辉的三十年,民居建筑研究成果显著、学术活动特色鲜明、学术人才不断涌现,三十年来共举办了中国民居建筑学术会议23次、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研讨会11次、中国传统民居国际学术研讨会10次、民居专题研讨会10次。
本届大会还有一个突出的创新成果,即《卅年不辍团结奋进——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三十年历程展》。展览以图片形式回顾了1988年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至今的三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历程,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全国性中国民居会议,二是专题性民居学术会议或建筑考察,三是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经历,四是现任民居建筑专委会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副秘书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
在总结阶段,朱良文教授从学会纪念、懂得坚持、记住使命这三个方面回顾民居建筑大会三十年的历程。首先,他表示在陆元鼎教授的带领下民居建筑大会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这三十年是值得纪念的,它必将载入我国民居建筑研究的历史中。其次他表示要懂得坚持,坚持学术追求这条道路是艰苦的,同时民居建筑研究有时候也是寂寞的,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立足新高度、发现新问题,只有坚持研究才能取得学术上的新突破。最后他表示民居建筑研究者要记住使命,并期望青年学者能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民居建筑研究事业当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厦门大学戴志坚教授从追忆、回顾、怀念这三个方面展开发言。主要追忆了第一、二、三届民居学术会议,回忆了这几次学术会议中的一些细节及趣事,并表示这三十年中自己参加了几乎90%以上的中国民居建筑会议和考察活动,通过与同行的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受益匪浅。最后怀念了已经过世的一些前辈,并对年事已高不能前来参加三十周年庆典的民居界的元老们表示想念。
华南理工大学陆琦教授在《中国民居建筑会议三十载回顾与展望》中回顾了中国民居建筑会议三十年的历程,从1988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民居建筑大会到今日在广州举办的第23届民居建筑大会,中国民居建筑会议经过三十年的历史发展,会议的主题也不断的扩展、细化,从更多的方向探讨聚落民居之间的关系。在民居建筑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出版了一系列的民居丛书和论文集。
展望未来,中国民居建筑学术的研究道路漫长而艰巨,广大同仁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民居建筑研究工作。值得庆贺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入到民居建筑研究领域,本届会议还专为青年学生增加了《研究生开放论坛》,在本次会议的四个分会场讨论中,数十位民居建筑界代表就自己的论文及研究课题与大家展开交流及讨论,老、中、青三代民居建筑学人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温馨。
5 会议展现出的学术研究新动向
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作为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民居建筑学术交流盛会,会议涉及民居史学、民居文化、营造技术、保护与更新等民居建筑研究领域多个层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当代中国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等现实问题是本次会议的显著特色,会议展现的学术研究新动向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发展需求。既有关于民居建筑史论研究的学术讨论,也有紧扣时代脉搏的前沿课题。关于历史与现代的同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在同一平台上的对话与合作,为传统民居建筑和当代民居建筑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局面,对当下乃至今后中国民居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会议多数会议论文或主旨报告均体现出对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积极回应,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如《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堡寨聚落防御体系重构研究——以延安子长县安定古城为例》《浅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建造和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中的山东半岛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等等。可见广大民居建筑研究人员已不再止步于对民居建筑历史文化的简要挖掘与整理工作,将更多的研究热情投诸更为复杂多元、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是民居建筑学术研究视野更加拓展。“民居”主题视域不断扩大、内容逐渐广泛、深度不断拓展、落点不断细化。中国民居建筑类型繁多、内涵丰富,至今仍有大量研究工作有待深入开展。从提交的会议论文及会议主旨报告来看,近年来的民居建筑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选题及成果更为丰富,民居建筑研究学者的足迹和视野已拓展至众多过去未曾关注的领域。如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研究已逐渐引起重视,相关调研工作及学术成果呈现百花齐放、细致入微的研究局面,使我国的民居建筑研究更显充实。会议论文中,陈聪、王军的《乡村旅游导向下的关中乡村空间演进研究——以陕西礼泉袁家村为例》,施佳鹏、靳亦冰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堡寨聚落防御体系重构研究——以延安子长县安定古城为例》,房琳栋的《青海河湟地区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研究——以却藏寺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孙毅华的《敦煌壁画与客家围屋》,胡天豪、杨大禹的《云南怒族传统民居的建筑价值探析》等文皆为此例。
三是民居建筑学术研究方法不断优化创新。研究方法是研究内容的类似物,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化必然要求在方法论层面的转变与创新。从与会代表的主旨报告和提交的会议论文可知,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与跨地域文化比较研究已成为聚落与民居研究的新动向,民居建筑学术研究由单学科向多学科渗透,来自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农学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建筑学学科渗透、交融,实现了民居建筑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如台湾文化大学李乾朗教授在主旨报告《台北民居保存与再利用的探讨——以林安泰、芦洲李宅、三峡老街、新芳春茶行为例》中,以台湾林安泰、芦洲李宅、三峡老街、新芳春茶行这四个不同时段的保护案例为例,从市政规划、建筑设计、风貌管控、遗产保护等多方面探讨了四十年来台北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在《文化资产保存法》颁布以前,1980年的林安泰古宅,因拓宽都市道路而采取了异地重组的策略;1990年蘆洲李宅巧妙运用“容积转移”法,家族共同保护老宅,并成功转型为展示双重文化遗产功能的场所;2010年三峡古街的改造采取整条街道保存的方式,重点保存了骑楼外观;2015年新芳村茶行以“容积转移”方式,将建筑发展权移至附近大楼,古屋得以原貌保存,并捐献给公部门委外经营成文化展示用途。体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方法的在应对复杂案例的优越性,也反映了民居建筑学术研究方法适应时代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
第23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得到民居建筑学界前辈的悉心指导及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民居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中国名城》《新建筑》《建筑遗产》《南方建筑》等学术媒体的支持。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厚忠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高度肯定了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民居事业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城乡建设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东生宣读了授予陆琦同志、魏挹澧同志“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称号的决定。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陆琦教授宣布下一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将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
说明:本文受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专题“地域特色与绿建技术融合的广州乡村既有建筑改造研究与示范”(编号:20180402001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