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9-02-17杨天敏
杨天敏
摘 要: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微课为教学资源,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从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作业、教学评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反思,为今后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教育信息化进程已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阶段逐步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兴趣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这与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方认定的“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概念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体现有针对性的教与学。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微课资源短小精炼,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微课围绕某一特定知识点或主题展开教学,内容精练而有针对性;同时,微课时长通常在5min—8min,有效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进而提高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效率。二是微课资源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灵活方便,学生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凭借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E-learning)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形式的简单混合,还兼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二者之所长,强调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参观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學的积极性。在教学资源上有效整合了教材与网络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拓宽了学术视野。在教学媒体上有效整合了文本、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态度、自主创新和合作精神等,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混合式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产物,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能力。
三、微课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在线课程得到大规模的建设和推广,这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库。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在课外先行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讨论、答疑解惑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内化教学内容,这是混合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根据微课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1.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作为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它可以是教师制作的课程视频,也可以是网络资源库中的精品课程视频。在录制视频时,一些基础性知识或者理论性知识适合制作PPT类微课;操作演示类教学内容(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类)适合制作录屏类微课;动手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如电脑的组装)适合录像类微课。随同视频一起发布的还应包括视频中涉及的练习素材,学生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地观看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探索或者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等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
2.教学课件。发布微课视频的同时,教师要提供与视频相对应的必要的教学课件。实践证明,教学视频不能完全取代课件,视频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表达教学内容,在接收效果上更加自然流畅,但在感知上它的内容是比较分散的;而阅读课件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给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思考空间,所以教学课件作为微课视频的补充和参考,其作用不容忽视。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体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结果确定具体的讲解内容,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内化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者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2)明确学习目标。清晰的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明确地给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的层次要求,如理解、熟悉、掌握、应用或者评价等不同的层次要求,有利于学生根据知识点的难度,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
(3)前测。这个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前线上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依此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知识内化。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知识难点或者疑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或者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和巩固。答疑解惑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具体形式,比如:小组讨论、辩论、分工协作和头脑风暴等。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收者,而是通过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因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肯定与关注,教师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其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5)后测。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它与前测不同,在检测内容的难度上有所提升。通过课堂后测,教师可以了解本次课堂教学是否解决了前测出现的问题,是否完成了教学重难点的传授,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对本次课堂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6)总结。总结可以使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得到归纳和系统化,它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不仅能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点的内化,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
4.作业。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向学习目标,也需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思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发布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有根据地反思教与学的不足,完善教与学的方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3]。它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是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调节自身学习行为;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根据地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法。
由于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我们需要将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行为纳入评价范围,例如通过在前测中设置与在线课程有关的问题检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因此,混合式教学评价可以从线上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参与学习行为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地、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依托配套的微课资源为基础,在2018学年—2019学年第一学期,以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为试点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部分,课前,学生通过扫描与各个知识点相对应的二维码进行线上学习,并且记录下疑难问题以备课堂中解决或者自行查阅相关资料释疑;课中,根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教学重难点,教师通过讲授、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点;课后,教师发布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对应的习题,通过习题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经过混合式教学后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及教学策略的研究者,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并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知识的本质。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课前的在线学习使得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促使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探讨合作,实现思想的碰撞,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有效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五、結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下产生的,尽管它的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的效果较差,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但总体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长远发展,我们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改进与完善,最终形成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教高〔2010〕19号,2010.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