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学生特点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新思路

2019-02-17卓玥闫鹏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新思路医学生

卓玥 闫鹏

摘    要: 适应医学生特点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易使其了解新的卫生政策、新的医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当前,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因医施教”,构建出具有医学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医学生    新思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发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成为中国梦的忠实践行者的可靠保障。自“形势与政策”课开设以来,不仅受到中央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成为各个高校的必修课。如何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构建出适合各高校自身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现状和医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符合医学院校特点、满足医学生期待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新思路。

一、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状

2018年上半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对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状况进行了调查问卷活动,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386份。所调查的学生全部为我校大二年级学习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医学生,其中:男生191名(占49.48%),女生195名(占50.52%);临床医学专业109名(占28.23%),医学影像学专业55名(占14.24%),精神医学专业56名(占14.51%),护理学71名(占18.39%),预防医学专业23名(占5.96%),医学检验专业44名(占11.39%),口腔医学专业16人(占4.16%),麻醉专业12名(占3.12%)。

通过对調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如下:

(一)学生重视程度偏低

尽管在调查中发现,99.48%的学生认为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有助于了解国内外形势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由于一些医学生们主观上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副科”与医学毫无关联,没有必要像学习专业课一样努力。而且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医学生的课业压力更繁重。所以,一些医学生在该课程中扮演“听众”的角色,不愿意过多地耗费脑力和精力与老师进行互动。另外,由于医学生在高中时期多为理科生(我校只有护理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专业三个专业招收少数文科生),因此他们虽然对国际、国内大事有所关注,但多停留在“碎片化”的阅读材料阶段,对材料的梳理能力,以及对事件本质层面的把握仍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一听“有趣的故事”就抬头,一听“理论的分析”就低头。

(二)教师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都以初、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为主,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中具备高级职称的只有1人。虽然年轻教师思维活泼、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相较于中高级职称的老教师而言,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很难把握而且容易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另外,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都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出台相关教学要点。从教指委出台的教学要点可以发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内容不仅变化快而且涉及面广,以2018年下半年为例,教学要点涉及“中非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央对台政策”等,这就涵盖了党史、外交、经济、国际法等多方面内容。面对庞杂的授课内容,一些年轻教师只能进行“案例的列举、材料的堆砌、数据的罗列或者相关事件具体知识的介绍上,教学活动流于表面,缺乏深度”[3],无法构建出立体的授课结构,致使学生难以从干瘪的讲述中感受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缺少“医学特色”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多以国际国内大事的背景介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为主,对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关注甚少。这让本来就以理科生为主的医学生们感到“形势与政策”课“听不懂”和“不接地气”。在调查中,96.67%的学生希望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多讲一些医疗卫生领域的大事和一些最新的卫生政策,以增强他们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获得感。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医学相关专业讲究技能训练,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医学生更喜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二、新时代医学生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要想提高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必须了解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对象--医学生的需求和期待。

(一)当代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第一,较强的爱国主义与淡薄的社会责任感共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95年代”,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他们成长和生活在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年代,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这使他们具有较强爱国主义的直接经验基础。另一方面,当代一些大学生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二,奉献社会与价值观物质化共存。在社会转型期,经济标准越发成为社会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受不良风气的浸染,一些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发生脱节。虽然他们在思想上认同集体主义,也敬佩那些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人,然而在实践中“自身利益”往往成为这些学生行动的指挥棒。

第三,依赖网络与现实交往能力薄弱共存。新的媒介载体不仅会改变一代人的思维方式,而且会改变一代人的行为方式。与“80后”、“90后”大学生在中小学才接触到互联网不同,“95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被烙上了浓厚的互联网痕迹。相对于现实交往和课堂上的沉默,他们更愿意利用各种线上交流工具在社交网络中发言和论辩。此次调查显示,99.48%的学生接收信息的第一媒体渠道都为互联网。对“95后”大学生而言,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只有经过分享的、点赞的、评论的和没有发生过的。

第四,勇于竞争与难以承受挫折共存。相较于“85后”,“90后”大学生、“95后”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他们热衷于在各种竞赛、竞选、评优中展现自己。一般来说,这样的竞争既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客观地评价自我,又有助于学生不断提高、激发进取心。但是,由于“95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关系模式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竞争中出现失败,客观现实不能完全满足主观意识时,出现较强的失落感、挫败感和自卑感。

(二)当代医学生的个性

第一,职业倾向的明确性。医学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和医疗机构新增岗位的不足共同造成了医学人才的供需失衡,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不少医学生深知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和必需性,他们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得好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够成为受社会尊敬的好医生,就能够完成职业规划。调查中44.83%的学生表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此门课程不感兴趣”。

第二,专业的实践性。医学院校开设的主要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预防医学等,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医学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更加尊重科学和事实,做事认真、拒绝浮夸。

第三,学科的单一性。医学院校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而且以医学专业为主,类似文学、历史、哲学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医学院校是没有的。相较于综合院校而言,医学院校缺少人文社科氛围和人文社科师资,不少医学院连人文社科类的讲座都很少举办。致使医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抽象思维和人文情怀,对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了解得相对较少而且内化程度不高。

第四,学习的艰苦性。医学本科生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五年制,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制较长,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而言,相较于美国理工科大学本科4年+医学院教育4年+住院规培5年,我国医学生的学制相对较短,在短时间内既要学习基础课又要学习专业课,既要学习理论课又要学习实践课,既有临床见习又有临床实习,面临着巨大的课业压力,不少医学生调侃“医学院就是后高三时代”。

三、契合医学生特点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新思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5]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更能鼓舞人,要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进学生头脑,就必须结合医学生特点从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等各方面协同发力。

(一)整合师资力量

目前医学院校中专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大部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对医学领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对有些专题进行讲解时,很难摸准医学生的“兴奋点”,所以“因医施教”的第一个关键就是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让医学院校中既有专业医学知识又能准确把握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相关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进行和医学相关内容的政策宣讲,这样既可以完善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又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征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邀请卫生系统的领导干部走进学校,联系学生实际,回应学生“关切”、与学生“交心”[6]。

(二)拓展教学目标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培养的人才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又是医药卫生的专业人才,因此把医学素质教育穿插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讲授内容的需要插入与之相关的医学素质内容,比如医学伦理问题、医患关系问题、医学生就业政策问题、全科医生培养计划等。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靠近医学实践,又教会学生从医学、道德、社会等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做到因医施教,就是在医学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医学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医疗卫生领域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很多医学生敏感和关注的素材。

我们在医学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候,要从内容上尽量联系医疗卫生活动的实际,有意识地与医疗卫生领域结合。比如,在解读“十九大报告精神”时,可以开设“健康中国伴我行”子专题,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科医生队伍等进行解读。使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内容尽量贴近发挥医学生的专业,切实感受到十九大精神与自身息息相关,以此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出专业所长。

(四)创新教学方法

医学生由于其所学知识和专业的特点,往往擅长具体分析、注重个体差异、长于形象思维,但缺少抽象和概括、欠于综合及辩证。我们在设计和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必须结合医学生的思想、学习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如在对腐败问题的辩证认识时,就借鉴病理学的分析方法,从病情现象、病因产生的原因开始分析,再上升到理论层面,阐述党中央对腐败问题开出的“药方”的正确性。

另外,当今大学生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说是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主动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获得信息的本领。因此,他们不安于被动接受老师给予的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探索的结论。因此,教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要完成由“布道者”向“组织者”的角色转变,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风格的讲授法,在启发式讲授法的基础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医学人才的一个突出环节,就是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7]。从教育学角度而言,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包括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相互渗透的,二者不是两张皮,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和“时政论坛”等形式的主体式体验课,让学生进行“实践”操演,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比如:本学期我校在讲授《高压反腐坚定不移》这一专题时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法,通过向学生播放《永远在路上》、《巡视利剑》等纪录片展示典型腐败案例,再让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压反腐取得的巨大成效和意义。另外,还可以结合医学生的专业背景,组织专项社会调查研究、志愿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形式,形成“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下马观花的调研中感受[8]。

(六)完善考核方式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可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互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外担任社区义诊员、参加社会实践的表现情况和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同作为“形势与政策”的总成绩。另外,在期末考试的出题过程中,应该发挥民主,让学生参与出题,适当添加医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论题,形成最终的期末试题。这些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而且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医疗政策,为最终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医生提供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6,33.

[2]姚黎英,曹宏伟,于海燕,刘冰,于杰,张晓莉.探索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5):156.

[3]骆郁廷.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维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13.

[4]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6]汪青松.鼓励官员进高校讲“形势与政策”课[J].人民论坛,2017(4):37.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4.

[8]熊韵波,齐玉龙,齐梅.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2):190.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新思路医学生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