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

2019-02-17黄艺娜旷利平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必要性职业教育

黄艺娜 旷利平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职业院校的生源扩招、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入探索和改革,组建一支专任教师和产业教师(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已成为缓解当前师资数量不足、提升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深度融合    产业教师(导师)    必要性

引言

国办发〔2017〕9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中第四点的第十六小点提出以下观点,笔者总结如下:加大师资队伍的校企融合力度,扶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积极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的实施模式,建立一套完备的产业教师(导师)教师资格标准和评聘办法,支持职业院校按规定向产业教师(导师)提供岗位和支付报酬。加强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设,支持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实践学习,保证学校实践教学社会同步性。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非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和企业合作,国内外基本都倡导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非专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职业教育活动,进一步为职业院校产业教师走规模化、科学化和制度化铺平道路。

1.概述

1.1产业教师(导师)定义。查阅国内外研究后,发现目前对于产业教师(导师)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大部分文献主要研究的是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情况,就连对于产业教师(导师)的基本定义都没有。本文根据现状和笔者拙见,主要探究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定义和必要性。

产业教师(导师)即在整体产业在高端化和集约化背景下,由学校正式聘任的,承担一门或者一个方向专业课理论或实践教学,或者直接参与专业人培和课改,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及社会服务的高端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别于以往的学校非专任教师队伍,学校在争取到更大的人事自主权后,经过详细周密的甄选后主动放权,进一步提高产业教师(导师)的主观参与度。

1.2产业教师(导师)影响因素。针对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教育人事财政政策、行业、企业、产业教师(导师)和职业院校五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职业院校对产业教师(导师)队伍的聘任、使用、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首先是政府层面,主要分析现行教育人事政策对产业教师(导师)归属感的影响及教育财政政策对职业院校聘请产业教师(导师)经济动力的影响。其次是企业层面,产业教师(导师)去学校兼职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给企业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决定其对这一行为的认可度。产业教师(导师)方面,主要分析产业教师(导师)兼职精力和成就感对其兼职行为的影响。职业院校方面,主要分析职业院校自身利益驱动、教学需求及人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对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针对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逐步培育企业社会教育责任、建立和健全职业院校内部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及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首先,引导企业辩证认识员工去职业院校担任产业教师(导师)这一行为,培育企业社会教育责任,引导企业认识并承担社会教育责任,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消极效应等。其次,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内部动力和管理机制方面包括树立现代教育人力资源理念,提高对产业教师(导师)的认识,建立内部动力机制,健全产业教师(导师)聘任等到管理体制。最后,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包括改革有关人事和财政制度,把产业教师(导师)纳入政策范围,鼓励企业支持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对产业教师(导师)所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2.必要性

2.1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整体性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中非专任教师规模逐步增加。主要来源于:在校研究生、非本校在校教师、离退休教师、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非专任教师规已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是一项常态化的战略决策。由此可见,高水平的产业教师(导师)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人培和课改、顶岗实习和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寻产业教师(导师)发展的路径为职业院校理清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丰富了这方面的师资政策,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的高水平产业教师(导师)团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有助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整体战略。从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这个背景出发,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调查、对比、分析职业教育中的中职和高职教育,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内陆和沿海职业教育产业教师(导师)的发展现状,结合时代特点、区域和体制差异进行分析探究;提出政府、企业、协会和学校角色定位问题,不仅从产业教师(导师)探讨,还涉及各方认同度等对产业教师(导师)的回应问题,从产教深度融合的视域下探讨三方对于产业教师(导师)发展途径。

2.3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系统的探究,为职业院校搭建了一个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平台。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系统的探究,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师队伍模式,能够改善之前职业院校非专任教师成分来源单一,职称结构不合理,行业非专任教师匮乏,非专任教师兼职动机单一,责任心不强,学生认可度不够,兼职只是个人行为,缺乏单位认可度,上课精力不足,成就感不高。研究有利于完善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激励产业教师(导师)到职业院校参与任教;促使产业教师(导师)结构趋于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教师(导师)的功效;提升职业院校认知水平,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的内部动力机制和相应的管理机制;实行“去边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产业教师(导师)的积极性。

2.4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模式的实施,为职业院校教育战略提升了高度。在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同样面临着生存危机,解决危机的主要途径是大力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技术型专业,建设一支校企深度融合的优质的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管理和解决关于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建立完备的产业教师(导师)数据管理库,为日后的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提供详细的大数据支持,在大方向上提升教育战略。

3.措施

3.1政府應出台产业教师(导师)所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身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应完善相关制度政策,职业院校应建立一套包括聘任和职务评定等制度在内的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教师(导师)管理规章,以此激励高水平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导师),提升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

3.2培育企业社会教育责任,提升企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产业教师(导师)兼职消极影响,首先应培育企业对社会教育责任心,引导企业树立教育成本分担意识,树立企业自身是教育社会化重要资源的意识,培育正确的企业价值观。

3.3提高职业院校认知水平,建立健全内部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树立现代教育人力资源理念,建立内部动力机制,提高对产业教师(导师)的认识水平和产业教师(导师)管理体制和培养、激励和考核机制。

结语

从最近国家出台多项重要的教育方面的文件看,通过研究职业院校产业教师(导师)的发展现状,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时代特色、区域设定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谈到问题的解决对策时,提出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的角色定位问题,需要各方面联动,共同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产业教师(导师)这一新兴角色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发办〔2017〕95,2017.

[2][美]巴兰坦,著.朱志勇,译.教育社会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仲伟杨.关于职业学校专业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9(33).

[4]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制度有效性的视角[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必要性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