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暗处”也要发光
2019-02-17李臻
李臻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这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网络曝光范冰冰4天6000万元天价片酬以及利用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范冰冰受到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补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超过8亿元。
材料二:人文学者林贤治有言:“四周是漆黑的,你不能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你不能声张……这就叫‘适者生存。”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表明你对“生存”的理解和思考。自拟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你可以在阅读其他内容之前先思考:本题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是什么?题目所给出的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选择写议论文,你会如何立意?会使用什么结构行文?会用到哪些素材来论证观点?并在笔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以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材料一属于事实材料:崔永元大胆“起底”娱乐圈黑幕,可谓敢于发声的良心斗士;材料二属于引文材料:林贤治运用反讽手法,抨击了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生存哲学。综合两则材料可知——真正的生存不应该为了明哲保身而陷入群体无意识的“黑暗”与“寂默”中,而应该为了良知、道德、责任、情怀等,敢于大胆“发光”和“声张”。这样的生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存。
考生只要围绕这个核心立意,都可视为符合题意。如果无视材料一,单纯论述“四周是漆黑的,你不能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你不能声张”这种“生存”哲学的合理性,则视为偏离题意。另外,要注意题目中的任务驱动——表明你对“生存”的理解和思考,立意行文应注意关联“生存”。
在立意时,考生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 未综合两则材料,将材料二断章取义为适者生存;2. 未注意题目任务,没有联系“生存”;3. 将材料作为例证;4. 没有理解材料二的反讽意味,并将曲解之意奉为圭臬。
鉴于此,这道题可以按照以下的标准来评分:
1. 符合题意——真正的生存不应该为了明哲保身而陷入群体无意识的“黑暗”与“寂默”,应该为了良知、道德、责任、情怀等敢于大胆“发光”和“声张”,这样的生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存,属于一类卷;不仅关联材料,而且深度分析材料,并且另举典型实例或引用名言加以论述,层层深入,或感情充沛或理性思辨,语言富有表现力,书写工整的,给50分以上。
2. 基本符合立意——宽泛地谈生存是为了坚守良知,坚守道德底线,为了尽对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或者泛泛而谈要勇敢地活着等,计分一般不超过45分。
3. 偏题、跑题——只是泛泛而谈要如何适应社会,学会变通等,或者立意行文并没有关联“生存”。
高分佳作
未必只有“适者”能生存 1
文/彭 慧
林贤治说:“四周是漆黑的,你不能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你不能声张……这就叫‘适者生存。”如他所言,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紧跟时代“潮流”之人看似更容易生存,而对“潜规则”置若罔闻的违背常理之人似乎没有立锥之地。殊不知,纵然我们生而为众生,依然有权利去改变,去释放生命的光和热。所以,未必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乍一看林先生的话,我觉得是人生至理,饱含立身处世的玄机。可仔细揣摩过后,顿觉脊背发凉。
什么是“适者”?是对于周遭环境处于麻木状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说?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又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管是上述哪一种,“适者”的生存都有两个特点:适应和沉默。对于社会来说,他们的存在像极了不发声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随波逐流,却给自己的适应与沉默以冠冕堂皇的理由。
也许他们认为,贪官污吏享受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与自己无关,娱乐圈乱象阴阳合同、天价片酬等并不损害自身利益,某幼儿园食堂用过期食材并没有损害自家孩子的健康……也许当龙应台问起“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时,他们也是一副熟视无睹、置身事外的面孔。2
可是这不是真正的适应,也并非有尊严的生存。真正的生存,应当是即使周遭黑暗,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地,我们依然选择去改变个人、改变社会,去释放生命的光与热。
此前引发热议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公交司机和闹事乘客固然要负主要责任,但倘若车上的其他乘客能够出言制止,是否会为全车人带来生机呢?看似只是从“适应”变为“制止”,实则是难能可贵的改变,并且很有可能挽救一车人的性命。
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对社会的反抗,他希望通过改变,让更多人得以生存;俄国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毅然反抗沙皇的统治,力图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看似违背了“适者生存”的法则,但他们希望通过改变和努力,能够让更多人生存。3 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无数次变革,每一次社会的嬗变都需要有人尝试去改变,尝试去突破。个个不发声,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维护个人利益,但如果大家都选择沉默,社会就将会停滞不前。4
杰克·伦敦说:“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生命本就充满了光和热,所以我们需要像崔永元那样敢于揭开黑幕的人,需要敢于在公交车上维护正义的人,需要那些看似无法适应社会却力图改变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当每一个人都以改变社会、完善社会为己任,不仅能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受益。未必只有“适者”才能生存,生存的意义更不应只是适应,而应是改变和奋斗。5
1 审题准确,標题即论点,开门见山,观点鲜明。
2 论述生动具体,如既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俗语,又用某幼儿园食堂用过期食材等社会实例把“适者”的形象描绘得鲜明突出。
3 材料丰富,既有重庆公交车坠江这样的热点时事素材,又有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典型的人物素材,用例方式也很灵活、简洁、高效。
4 论证充分,通过丰富的材料,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发声和不发声的不同影响,说理透辟。
5 号召每一个人都以改变、完善社会为己任,语言颇具感染力。同时再次强调“未必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回扣题目,使得文章首尾圆合。
模拟评分 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 57分
评分依据 本文将写作任务完成得非常规范到位。材料二用一种带有比喻意味的方式揭示了“适者”这一类人的存在,而作者先通过引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俗语,再通过援引种种社会现象,把这类人的特征描绘得生动具体。接着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发声和不发声的不同影响,论述深入,思路清晰。最后,号召每一个人都以改变社会、完善社会为己任,语言富有感染力,可谓冷眼与热肠兼备。另外,本文所选材料类型丰富多样,古今兼具、雅俗并举,用例方式十分灵活、高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低分病文
万马齐喑究可哀
文/聂宇菲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娱乐圈“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的现象,圈中人都默许它的存在,这是真的;商家以打折为理由不开发票而逃税,消费者默许,这也是真的;工作中遇到不合理的现象,许多人敢怒而不敢言,这还是真的。
于是大家纷纷赞同林贤治的一句话:“四周是漆黑的,你不能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你不能声张……这就叫‘适者生存。”然而,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清朝时期,专制皇权空前强盛,“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仅仅因为一个“清”字,诗人便被打入大牢。在这样严峻的统治下,所有大臣都不敢进谏,为了“生存”,人们选择适应黑暗。
但在这四周皆寂默无声的时刻,诗人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慨叹。这话打破了寂默,历经百年,至今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黑暗笼罩着整个华夏大地,也禁锢着国民的思想,一些文人面对此类现象,虽然心中不平,却也不敢声张,只得将心思寄托于其他方面。
而在这一片黑暗、寂默之中,鲁迅先生将他的笔尖化作匕首,狠狠地刺向黑暗,撕开了一道口子,震醒麻木的国民。正是因为他敢于呐喊,才将希望的曙光照进了黑暗。1
在黑暗中,在寂默中,如果人人都选择与其“融”为一体,缄口不言,当一个“适者”的话,那么黑暗寂默终有一天会将所有人吞噬,“适者生存”的最后,便是“无人生还”。
如果你愿意在黑暗中努力发出自己的光亮,你愿意在寂默中发出一声呐喊,那么即使这光亮再小,这声音再微,也一定会产生力量。2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刻,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我们首先要站出来,不被其同化,继而用自己的努力,将阳光一点点引入其中。3
或许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那么就呼唤更多的人,将沉睡中的人唤醒,将禁锢中的人解放。
或许我们难以改变这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4
1 举例语言较烦琐,方式重复,略显呆板。
2 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发声”与“生存”的关系,但是论述过于简单,缺乏实例,论证乏力。
3 此处想法很好,想将论述提升到社会的高度,但是没有展开。且在这里说到“用自己的努力,将阳光一点点引入其中”,后面又说“或许我们难以改变这世界”,语意矛盾。
4 结尾有一定的力度,但还需进一步回扣主题,提出呼吁,增加形式美,加强情感力度。
病”因分析 本文审题立意准确,既完成了对“发声”的论述,更将之与“生存”关联,但论述比较简略,没有展开。此外,本文用四段文字列举了龚自珍和鲁迅两个例子,例子虽然选得恰当,但是语言较烦琐,所占篇幅过大,用例方式也是重复的,有模糊文体的嫌疑。这四段也挤压了后续从正反两面论证“发声”与“生存”关系的篇幅空间,在详略分配上略显失当。因此本文最终只得到43分,是一篇典型的二类文。
病文升格
万马齐喑究可哀
文/聂宇菲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娱乐圈“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的现象,圈中人都默许它的存在,这是真的;商家以打折为理由不开发票而逃税,消费者默许,这也是真的;工作中遇到不合理的现象,许多人敢怒不敢言,这还是真的。
于是大家纷纷赞同林贤治的一句话:“四周是漆黑的,你不能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你不能声张……这就叫‘适者生存。”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朝的“文字狱”峻酷到连自然风物也可成为罪证;那用一颗从背后射入的子弹夺去了为理想而徒手请愿的刘和珍君生命的世界,充满了“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世界死寂了,热血冷却了,充斥在黑暗寂静中的唯有苟且。
然而,于黑暗中闪现的光芒才是最夺目的。诗人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慨叹,打破了寂默;鲁迅先生将他的笔尖化作匕首,狠狠地刺向黑暗,发出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呐喊。“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黑暗与黑暗合污,光明也召唤光明。一人振起,千百万人站出来了,孟子贫贱不移,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为国流血,勇者导先路,千万人继往开来,如云从龙,如风从虎。1
在黑暗中,在寂默中,如果人人都选择与其“融”为一体,缄口不言,当一个“适者”的话,那么黑暗、寂默终有一天会将所有人吞噬,“适者生存”的最后,便是“无人生还”。不少人面对黑暗时选择了容忍与漠视,殊不知这样的选择是一种纵容,是滋长罪恶的温床,是日后危及自己的一处处伏笔。犹记得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沉默呵,沉默呵,多少人在沉默中走向了灭亡。
如果你愿意在黑暗中努力发出自己的光亮,你愿意在寂默中发出一声呐喊,那么即使这光亮再小,这声音再微,也一定会产生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总有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可仅仅凭此寥寥数人之力,又如何能扭轉乾坤?当他们头破血流时,我们又怎能忍心只接受他们的恩惠而不挺力相助?“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只有人人都发出自己的光亮,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真正点亮人生之光辉。2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刻,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我们青少年虽因自身力量、个人履历的限制,力量似乎还过于弱小,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保持一颗炽热的心,并以心为光,去照亮世界。也许一丝光亮难以改变世界,可所有的光亮汇集起来,便是一个明媚的晴天。3
四周是漆黑的,便由我来发光;四周是寂默的,便由我来发声。万马齐喑究可哀,我们应当做那打破寂静的马、刺破黑暗的光、召唤晨曦的启明星,不屈地生存。4
1 连续举例,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用例方式灵活,整散结合,颇有雅韵。
2 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发声”与“生存”的关系,论证充分。
3 修改之后,不仅语意更连贯,还上升到了中国青少年的责任的高度。
4 结尾情感充沛,感染力强,同时紧扣标题。
升格指津 修改过后的文章三、四自然段比原文语言简洁凝练,用例更丰,用例方式更灵活,且很好地把举例与论证结合在一起,态度更坚定,情感更充沛。而从正反两面论证“发声”与“生存”关系的两段展开充分,且综合运用了对比、道理、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让结尾处的呼吁顺理成章。全文一气呵成,情理兼备。经过修改,本文可得56分,成功升格为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