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新城空间结构规划初探—以莆田市兴化湾南岸北高临港工业区空间布局规划为例
2019-02-17郑金林
郑金林
(北京巨方合众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1 临港工业区空间布局规划
“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位于片区中部,以研发、商务办公、商业和居住为主导功能,作为临港工业区的配套核心区。
“三肺”:指北侧由滞洪区结合周边山体打造的湿地公园、南侧生态绿地以及东南侧山体绿地组成的工业区三片绿肺。其中,南侧生态绿地借由低丘形成的天然屏障,将临港区域的主要工业腹地和北高中心镇区进行生态隔离。
“两廊”:即生态景观廊道,位于片区中部,联系湿地公园(滞洪区)、生活区和山体,形成贯穿南北的生态景观带。
“四轴”:即依托片区外围四条交通干线(省道纵一线、黄北路、机场路和笏北路)形成的交通联系轴。
“四片”:根据不同功能,结合道路网分割而成的四个片区,包括港口物流片区、西部工业片区、东南部工业片区和综合配套服务片区。
2 发展目标
环兴化湾区域——荔城产业区将形成临港工业为主,港口物流业综合发展的产业区;
兴化湾南岸——形成福建省沿海重要的临港型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闽台高科技产业对接与合作基地、莆田市现代港口物流重要基地和莆田市创新发展示范区,成为莆田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极,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北高镇——莆田市空港门户及海空联运物流中心,荔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兴化湾南岸临港工业基地及综合服务配套中心,生态创业型滨海小城镇。
临港工业区作为兴化湾南岸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环兴化湾区域发展规划》,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功能。规划结合现状情况,以及未来工业区发展需求,融入居住、商务、研发等多种功能,将临港工业区发展成为兴化湾南岸重要的商贸物流港口,功能多元复合、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新城、城市新区”。
3 发展理念
3.1 打造花园式生态工业区
临港工业区濒海,区内水体、盐田较多,现状植被以农作物、少量林地为主。现有自然要素是本区景观体系的基础,规划中应强调生态优先,梳理景观体系,保护生态系统,充分挖掘特色景观,塑造高品质环境,是未来本区规划建设的重点。
3.2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
根据上位规划,北高临港工业区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为专项产业园,运营中应重点引入品牌企业,并鼓励各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以提升产业效率促进未来区域的发展。
在面对如今情境教学实施困难的基础上,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将情境教学运用和推广于语文课堂的意义更加重大。
3.3 完善服务职能,以人为本,发展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区
现代工业区是复合型综合型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因此,在服务体系的设置上应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业并重,支撑配套工业区生活与生产的同时,带动人居空间的开发,实现职住平衡。
4 规划定位
功能定位
临港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区域性现代港口物流中心;
极具魅力的港口人居生态型创业新区。
5 规划策略
5.1 四轴延展,多区联动
以省道纵一线、黄北路、机场路和笏北路为临港工业区横向及纵向的主要空间发展轴,同时也是本区与北高配套区及周边其他产业区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此外,片区东部紧邻规划中的莆田机场,北部临海为万吨级码头,距湄渝高速北高互通口仅3公里,立体交通条件优越,应将本区与北高镇区、黄石工业园区一~六期等其它城市功能区合理组织起来,形成有机而紧密的交通联系系统,拉近各个功能区的空间距离,成为一个有机体,可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5.2 双核引领,复合提升
南部依托北高中心镇区作为北高临港工业区的主要配套区,主要配套居住、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北部产业配套核心区,配套以生活、综合管理、总部经济、研发孵化等产业服务功能。在大区域范围内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服务高效、合理分级的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5.3 一区多园,组群相生
片区内同类产业群聚,形成产业集群,包括港口物流区、装备产业区、生产型服务产业区等多种产业集群,促进各产业板块联动。
5.4 生态网络,渗透共享
6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6.1 景观结构
以片区西面的持久山、南面的温厝山和东山、东面的虎头山以及兴化湾等山海为载体,形成外围的生态绿环环抱本区;依托滞洪区水面的聚集,结合绿地规划,融合周边山体打造片区生态核心;配合岱峰溪、栏山河和埕美河景观水系,形成生态绿廊,渗透、辐射各区,从而打造“山水环绕,蓝绿交融”的景观格局。
规划整体上形成“一核、两轴、一屏、多廊、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一核”——即通过滞洪区的设置打造湿地公园,并结合其周边的四户山、观音山及现有的寺庙、宗祠等人文景观,形成本区的生态景观核心。
“两轴”——即以江竹路和美栏路为依托形成的纵横两条联系山—城—海的主要景观轴线。
“一屏”——即以片区西、南面的自然山体和田园风光作为天然屏障,将机场—工业区—北高中心镇区进行有效隔离,以减少机场噪音对生产生活区的影响,以及工业生产对生活区的影响。
“多廊”——即沿水系两侧滨水绿化和道路两侧绿化形成的多条生态廊道,以此联系区内各个绿化开敞空间。
“多节点”——即由湿地公园、山体公园、产业区中央公园和社区公园组成的两级景观节点。
6.2 水系规划
与《莆田市兴化湾南岸北高港区流域防洪治理建设规划》相衔接片区内现状水系众多,依据防洪排涝规划,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区内水环境进行梳理、调整,处理好防洪排涝与景观建设的协调。
规划于片区东北部设置一处汇水面积不少于3500亩的滞洪区,并以此为核心向区内发散3条水系,整体形成放射状的水系结构,区内水系包括岱峰溪、栏山河和埕美河。
6.3 湿地建设
规划利用滞洪区的建设,结合其周边山体、滩涂,以尊重现状、保持自然肌理为原则,通过生态、节能的设计方法,使景观水体得到自净,注重岸线的生态建设,通过水生植物和岸线植被的建设和选择,打造生态绿堤,结合南侧的商务中心和绿地景观设计,布置亲水平台,丰富滨水岸线,在解决区域防洪排涝的同时,提高其市政功能,改善区内生态系统。
7 结论
文章通过分析和讨论其规划布局,主要为了使工业区形成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关系,体现特色,规划通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梳理空间形态,塑造景观形象,把本工业区打造成为具有景观鲜明特色的多元化、开放性的活力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