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19-02-17甘晓林

四川水泥 2019年1期
关键词:计价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甘晓林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 402260)

关键字:BIM;造价管理;信息化;全过程管理

1 BIM发展现状

所谓的BIM,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缩写,为一种数据化工具,其定义为:建筑业生产力革命性技术。其利用构建出的模型,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以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以及进行相应的对比,从而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使得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只需要投入最少的成本,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于此同时,BIM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在BIM应用领域当中,以设计企业为主,且建设公司、开发商等其他方面,而言逐渐加强对BIM的重视程度。著名的广东东塔、天津117、上海中心大厦、北京中国尊等项目业主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等各过程,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了BIM技术。工程建设行业的BIM热度日益高涨。

2 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涉及到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因此,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通常为阶段性造价管理。而在该管理模式当中,由于各阶段分开,使得数据不连贯,使其无法在实际当中发挥出最大的加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虽然我国造价管理体系长期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计价、计量模式和工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实践都已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已经完成从手工计算向计算机软件计算的过程,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技术及管理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工程造价管理成阶段性管理,各阶段数据不够连续

对于当前常见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来说,可以将其分成四个阶段,各阶段完成不同工作,其中,在决策阶段,通过编制投资估算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经济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阶段确定设计概算价;在施工图阶段,通过施工图预算确定预算价值;交易阶段一般通过招投标确定合同价;而在施工阶段,工程有可能会发生大量的变更、签证、索赔,最终形成的结算价格往往与合同价大相径庭;竣工决算所形成的新增项目价值与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因而也相差较远。可见,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对独立于相应阶段的目的,而整体上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实现真正的全过程控制。

2.2 造价管理不能充分体现市场性

目前,在国内工程市场当中,主要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为:区域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定额,施工企业根据该定额进行管理(预算定额体现的是平均价格水平);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将指导价和指定价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价格指数,再由相关工程造价机构据此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虽然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国内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但各地区价格的确定仍很大程度上依靠地区预算定额,不能完全体现市场竞争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2.3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实现较困难

工程项目以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为依据进行建设,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图纸变更、材料代换、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比比皆是,图纸设计好了造价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现在的管理方式是在原有图纸基础上进行标注或补绘,形成竣工图,进行竣工结算,往往结算价与合同价相差甚远。因为每一次的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很难及时地确定出对项目整体造价的影响,因而也没能及时地对工程造价的量和价及时做出调整,难以实现对造价的动态管理。

2.4 难以实现多次计价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具有投入成本高,建造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工程建造顺序完成,即在各阶段当中,开展多次计价工作,使得整个工程造价更加的合理。虽然,这样进行造价管理工作,能够确保造价的准确性,但由于对一项工作重复计价,因而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这种情况下,一些造价人员为了降低自身的工作量,缺乏对中间价格的重视程度,只计算开始后第一次以及结束前最后一次的价格,致使多次计价并为有效落实到实际当中。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导致项目造价管理当中,无法准确发现问题,只有在项目完成后才可以发现,这时在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已经不具备任何意义了。从建筑企业方面来说,受到预算能力较低,以及相关数据不准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也会经常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

3 BIM技术的特性及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3.1 BIM技术的特性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建造规模较大,投入成本较高,建造周期较长,且需要多家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受到上述这些特点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更具爱复杂,依然采用以往的管理手段,往往无法符合造价管理的需求。在实际当中可以发现,受到信息失真方面的影响,会引发很多纠纷事件。而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利用三维平台,加强对信息的传输力度,使得各阶段信息,能够有效传递到其他阶段或参与机构,从而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支持。BIM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及时地进行共享;通过虚拟建模对造价、质量、进度等进行预测,对各专业设计进行碰撞分析,实现主动控制。因此,BIM技术具有以下特性:

1.模型信息的完备性:除了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

2.模型信息的关联性:系统能够对模型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文件。

3.模型信息的一致性:在建筑全寿命期,各个阶段都在共同的模型中进行信息共享,不需要重新输入相同的信息。

3.2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从BIM技术的功能及特性可以看出,BIM可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参建各方的信息集成。每个阶段都会产生BIM的模型,每个阶段都会附加和产生各个阶段的信息和数据,在这些信息和数据之上,有了模型这个载体,便有助于数据的积累和沉淀。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BIM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以使各阶段信息流通,方便实现多方协同工作,为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要素的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

2.BIM建模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建设,提前发现问题,挖掘造价管理潜力,对造价进行有根据地预测,提前进行控制。

3.BIM可以及时地提取反应市场最新状况的造价指数及指标,记录施工变更、签证、索赔等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造价的动态管理。

4.BIM所集成的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有利于参建各方进行各自的造价核算,分析造价管理的经验教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BIM发展及其特性的研究,对比传统造价存在的问题,分析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可知,BIM技术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管理,并通过虚拟建模,实现造价的主动管理与动态管理,为建设行业相关企业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及可持续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计价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