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

2019-02-17齐国森

四川水泥 2019年1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浪费节水

齐国森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4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基建设施不断的完善,使得很多新技术开始慢慢的出现。由于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电能、水等等,其中水资源的消耗量最大,因此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技术发展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加上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困乏的情况,因此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还要不断的引进新的节能节水技术,加强新技术在建筑中的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可持续性,才能保证我国的水资源合理化应用,避免造成大量的浪费。

1 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然而我国是比较严重的缺水国家,很多地区的人们饮水比较困难,因此水资源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水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这种发达程度是内陆的地区无法比拟的,这主要得益于水资源的利用。与此相比,我国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比较困乏,甚至有些地区经常出现缺水的现象,严重的制约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大力搞建设的背景下,必须要把水资源的利用和建筑的发展水平联系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建筑行业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在建筑行业施工中加强水资源的节约,这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还能推动我国的水资源合理的利用。

1.2 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是保护环境的需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目前很多的工业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开始慢慢的凸显,其中水资源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开始显现,这些污染都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水资源的污染会导致人们的水资源日益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作为用水大户就必须起到带头的作用,不断的利用节能节水技术来保障水资源的使用,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减少污水的排放,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用节水节能技术

2.1 减压节流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用水量的大小与水压的关系很大,一般来讲在建筑供水的竖向分区中水压都有所偏高,在这种情况下要要想节约水资源就必须进行减压,利用减压的方式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就是减压节流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中应用。减压节能技术主要是依靠减压阀和减压孔板来进行设计,这样能够使得水浪更加合理,从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节能节水的效果。

2.2 真空节水技术

真空节水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节水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在真空负压设备中充满空气,然后提高空气与水资源的结合,从而可以提高非饮用水的应用,这种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节水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这种技术所包含的设备有吸水设备、真空设备、真空阀等等。

2.3 中水回收技术

中水回收技术主要是把人们生活中使用过的水进行回收处理,这些水资源包括洗衣用水、厨房用水、淋浴用水等等吗,这种水主要回收以后应用到小区里的绿化、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等,这样就可以大量的节约水资源,从而达到节水的效果。

2.4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应用中雨水的回收技术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的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加上相应的雨水回收设计,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然后再通过后期的处理来达到使用的效果,后期的处理包括沉淀和消毒等程序,雨水的回收以后可以利用来冲洗厕所和绿化的罐装等等。根据后期的处理程序甚至可以达到饮用的效果。从整体的利用效果可以看出,雨水的回收可以大量的提升雨水的使用价值,从而避免的水资源的浪费。

3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给水系统出流超压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越来越先进,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质量也不断的提高,使得节水的效果明显增强。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时刻的影响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给水系统的出流超压问题。它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给水管网等产生超压而引起的,这种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漏水的情况,大量的水资源会被浪费。这种漏水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很难被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建筑工程都是隐蔽工程,这样在问题的查找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3.2 热水系统干管循环浪费水量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技术中热水系统的干管循环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主要研究的一个方面。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中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管道和系统的气压配件的质量出现故障,这样就会造成渗漏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排水线路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形成管道质量的问题,同样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提高给排水的设计合理性,避免干管循环的问题。

4 加强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措施

4.1 选用合理的给水加压设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推进,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的发展方向是高层建筑的用水系统,那么对于高层的建筑如何能够满足供水的需求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对高层的建筑进行二次加压,这种加压的措施主要由市政管网来决定。目前在我国采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变频调速的增压设备以及管网叠加的供水。变频调速的供水加压系统首先要把市政用水引入到高层建筑的地下水箱,然后在通过加压设备进行加压,这样水资源就会通过压力进入用户。这种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也会造成水头的损失,因此这种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面对这种问题对于高层建筑必须要选择合理的加压设备以此来提升节能的效果。

4.2 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及新型水龙头

随着我国的水资源越少越少,水资源的短缺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大力宣传节约用水,随着时间的增加人们对节约用水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作为节水的主要设备水龙头的选用非常重要。因此在选择水龙头时要注重节水的性能。目前针对卫生器具的选择也应该尽量的选择新型的节水产品。比如住户的水箱应该选择小型的水箱,以此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住户在选用淋浴时要选择智能控制的淋浴设备。水龙头可以选择新型的充气式的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具有很大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出水效果的优异性。而且和普通的水龙头相比节水性能很好,在对水管的配置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复合材料的水管或者钢管,这样才能避免水管时间长生锈或者漏水的问题。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枯竭,目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慢慢的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很多行业都在推行节能节水的技术。其中通过自然资源获取热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途径。这些自然资源主要是能够被人们无限的发掘和使用的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等。目前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中太阳能可以极大的降低能耗,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再加上太阳能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它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利用太阳能来获取热水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太阳能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这样才能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保护不当而引起的太阳能设备的损坏;第二、集热器的连接方式要符合要求,其中要满足水流平衡的条件,在必要的时候要采取辅助加热的措施;第三、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太阳能热水器要选择一些保温的材料,从而降低热损耗。

4.4 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收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技术之一,其主要是把人们生活中使用过的水进行回收处理,这些水资源包括洗衣用水、厨房用水、淋浴用水等等吗,这种水主要回收以后应用到小区里的绿化、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等,这样就可以大量的节约水资源,从而达到节水的效果。目前中水回用的系统开始慢慢的被政府所推广,同时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得到的广泛的应用。这种节能节水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很多城市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应用效果良好,因此这种技术值得推广。除此之外,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就必须要设计特定的雨水回收系统。

4.5 提高管网压力设计合理性

管网的压力对于建筑给排水来讲非常重要,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效果。因此在设计管网时要着重的考虑管网的压力。管网的压力设定可以考虑几个方面,第一、严格的执行国家的设计标准;第二、根据建筑的楼层高低来进行设计,这主要是因为高层需要进行二次加压,只有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进行准确的核算,才能保证管网压力设计的合理性,从而能够保证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效果。

4.6 合理推广无负压变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广泛的应用,其中无负压变频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的效果明显,因此要大力的推广这些技术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不断的提高给排水能源的使用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由于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水资源,因此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技术发展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目前的形势可以看出,建筑行业的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加强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不断的完善节水系统,保证现代的建筑工程绿色化、生态化。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浪费节水
不浪费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