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理念

2019-02-17韩小博

四川水泥 2019年1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生态效益绿地

韩小博

(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迅速,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城市小区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并且小康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理念,文化素养的普及使得小区绿化设计越发受到关注,与此同时,绿化设计的要求与难度也在大幅度提升,与十九大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生态经济”理念相一致。

1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内涵

1.1 生态景观设计

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我国政府和居民对保护生态的理解度越发深入,因而在很多生产和生活相关的事情中逐步开始重视生态效益,例如工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重视污水达标排放的问题,矿区开挖工作结束后也开始注重矿山的保护等。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区绿化,其在设计过程中对生态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谓生态景观设计,指的是设计人员在设计绿化相关工作时,重视当地的自然环境,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绿化。这种生态景观设计内涵能够保证小区建筑、绿化建筑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性,绿化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能与自然环境相匹配,使得艺术融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1]。

1.2 空间布局

小区绿化设计空间布局的内涵指的是绿化设计在三维空间上呈现出一种相对和谐、令人满意的划分态势。从城市居住小区出发,即该小区的绿化设计能够具有“宛然天成”的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在充分发挥远居住区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交通设施的固有特征,设计出空间美感和实用性相协调的空间布置。如某城市小区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将地貌特征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在满足基本的交通路线不受绿化干扰的前提下少动用当地的土石方,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绿化与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契合度较高,没有一种刻意、死板的绿化设计风,对居民的吸引力更大且居民生活满意度也能因此提升。

1.3 植物配置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并强调的一种基本原则,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符合这个原则后,小区的绿化水平可有进一步的提升,亲和力也能增强。而实现可持续的目标,可以从完善小区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角度出发。绿色植物是构成绿化的基础,绿化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植物种类、数量、外貌、颜色等的搭配,并确保植物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特点。如设计人员在制定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植株的数量,避免树种单一化而造成的生态脆弱的结果。不仅如此,植株搭配也有一定的道理,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设计出的绿化结果才更具有美观性,植物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用也可进一步提升,这有助于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此外选择多种植株并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植株还能保证土壤的肥力,提升绿化的稳定性,并以更大程度的氧气释放量来改善小区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生活质量[2]。

2 某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

2.1 工程概况

此新建小区的占地面积为29450m2,小区的绿化面积为11485.5m2,占总面积的39%,属于当前我国城市小区中绿化率较高的一个梯段。

2.2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以绿为主”、“因地制宜”与“以人为本”,其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此小区设计的根本原则。“以绿为主”指的是小区的绿化设计人员以十九大绿色创新理念为设计前提,将绿地与阳光等自然元素引入小区及其绿化,确保整个小区的绿化呈现出一种集合空间布局与色彩美感于一体的视觉效果,如借助透明转与防腐木等具有环保效用的材料作为建筑的基本原料。“因地制宜”指的是植物配置与当地环境相匹配,确保不同季节中都可供观赏的植物。不仅如此,在树种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成本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植物以保护当地的生态效益。“以人为本”指的是绿化设计的根本服务主体在于小区居民,绿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因此在设计绿化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对交通设施情况有一个较为精准的把握,例如可以借助“人车分流”的配置方式构造出一个适合居民生活的道路系统,系统本身以服务为目标,以舒适为保证,提高城市小区的安全性与适宜居住的程度[3]。

2.3 设计类型

小区的设计类型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小区绿化设计与植物效益相适应,植物本身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的作用,而在城市居住小区的设计类型中,植物还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居民每日工作生活经过绿化地带时,都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心情也可因此变得更好一些。第二,小区绿地设计类型以植物配置为准,绿地植物在选择的过程中采用以当地植物为主,其他功能性、美观性植株为辅的类型方式。不仅如此,植物在配置过程中要重视季节性和垂直空间性的视觉效果,植物搭建高低错落有致,并配合季节性植株与花卉,这样城市小区居民在四个季节里都能欣赏到不同的绿化美景,景观性提升明显。第三,设计类型与生态相统一,城市小区是城市的一部分,更是生态的一部分,绿地存在的主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效益,其次才是景观效益。该城市小区的绿化设计借生态效益的基础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增加美感和生活情趣为手段,辅以多种形态的植被类型,成功建设出和谐统一的绿化环境。

2.4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将空间布局、植物布置与生态融合于一体,完成小区各个范围内的绿化活动。在居住区的大门处,设计人员设计出一个尺寸较大的圆形喷泉,并以此为小区的特征建筑。喷泉周边是几盏造型各异的台灯,有助于保证居民夜间的出行需求。入口处还配有芳香植株,如广玉兰、桂花树等。而在这些树种的两旁是乔木,具有增大光合作用与遮阴的使用价值。在小区的主要居住区内部建成一个休闲广场,广场可用作舞台也可提供广场舞与小孩休闲娱乐。雕塑可设立在广场的中央,给人一种显眼的感觉,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雕塑周边是几株低矮灌木,避免居民和游客过度触摸导致的腐蚀加剧情况。广场的外围是绿化场地,无论是乔木、灌木还是低矮草地都较适合广场周边,因此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融合这些植被,并能借助植被的功能减低噪音,保护城市居住小区人员休息的稳定性。最后是宅旁绿地,这是居民每日必须经过的地方,所以绿化设计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根据当前我国人民生活中对绿地的需求关系,设计宅旁绿地要重视花卉的安排,花的种类可以不同,但最好能保证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鲜花,色彩单一或繁杂,都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具有放松心情、提升人民美学修养的作用[4]。

3 结论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质量与小区的景观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周边情况、结合建筑格局与建筑形式并巧妙地借助多种设计理念,最终融合贯通,形成一个既美观又宜居的小区绿化成果,保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共同构建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文明小区。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生态效益绿地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