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019-02-17倪松俊
倪松俊
(身份证号:320911197606196314, 江苏 盐城 224041)
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是常见施工环境,基础处理效果影响着工程施工与人们生命安全。现阶段,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勘察资料不完整、施工准备不到位、填筑不当等,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控制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1 软土地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影响
高层建筑施工中难免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具有一定压缩性且渗透性差,地基不稳定、承载力小、沉降快。高层建筑中如果没有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将给后续施工与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软土地基对高层建筑施工影响较大,要求单位给予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到实际施工中,要求做好地基沉降问题处理与完善,才能提高地基施工效果,促进高层建筑工程的全面落实。
2 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不足
2.1 勘察资料不完整
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要求工作人员做好现场环境勘察、地质、水文、土质掌握的。然而在实际施工时,该环节经常被忽视,很多单位仅简单的采用周围工程勘测资料。即使有现场勘察,勘察工作也不到位,没有遵守严格的勘察技术,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不完整难以发挥有效性。这给后续方案设计与施工带来较大影响。
2.2 施工准备不到位
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施工具有复杂性特点,软土地基施工前需要有充足的施工准备,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紧急预案。一旦准备工作不到位则难以精准计算其流砂情况与涌水量,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且延误施工进度。同时,高层建筑多集中于城市,四周建筑物复杂且错落不一,因而所处的地基地质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做好降水应对也尤为关键,要求工作人员结合降水特点及影响综合分析。相反,若忽视降水影响分析或应对方案不当则容易导致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
2.3 填筑不当
软土地基表层有一个硬壳层,可以承载上端荷载,有效的扩散于承重应力,具有较强的土层。高层建筑软土地基若处于这一环境下,软土地基处理比较容易。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投入。但由于工作人员工程勘测不到位,难以掌握硬壳层位置进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一旦硬壳层强度受损将带来严重后果。
2.4 施工技术不符合经济性要求
当确定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案后,很多单位难以立足于现状需求进行软土地基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完善,过于重视成本节约,存在重经济轻技术现象,给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效果造成影响。究其原因,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足、缺乏质量重视,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使得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案无法顺应实际工程要求。
3 软土地基施工关键节点
3.1 加强软土地基处理作用认识
高层建筑施工中,工作人员要深刻意识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结合其影响要素注意先进处理方案的应用。单位重视人员培训,提高思想意识与专业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关键节点从而推动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提高。
3.2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案决定着地基处理效果。因此,软土地基施工准备阶段需做好现场环境勘察,掌握项目所处地理环境,重视软土地基形成与分布讨论。同时,根据经济行要求制定处理方案。现如今,随着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已经落后,要求单位切合实际采用不同软土地基技术综合,提高处理效果从而满足工程地基处理要求。
4 软土地基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控制
常见的软土地基是由杂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的土形成地基,具有荷载易变形、强度变化慢、变形速率大的特征。相对于常规土体,软土地地基在受到荷载后会排除孔隙中的水,孔隙变小产生变形,最后提高土的有效应力导致软土沉降加速。所以,高层建筑工程中如果处于软土地基,相对于常规环境下施工技术控制要求更加严格,施工难度大。
4.1 施工前准备
软土地基部分加注石灰使其与软土产生化学反应有助于提升软土强度,增加建筑地基稳定性。为此,深层石灰搅拌桩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尤其是石灰材料的选择,作为施工必不可少的材料,若石灰材料差将影响总体施工效果。石灰尽可能选择纯净无杂质的石灰且细磨石灰,防止搅拌时桩体石灰聚集现象发生。石灰最佳储存时间为90 天,需要施工人员在90 天使用完。
4.2 施工过程控制
深层石灰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做好软土地基施工,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稳固性。为此,科学配比石灰量、含灰量、搅拌范围、根数、桩长等施工数据,以及精准的地质参数、地基化学物理参数。第一,在深层石灰搅拌桩前检验地基施工环境。第二,确保搅拌桩施工根据标准规程进行,比如:桩体对位、下钻、钻进、提升、结束提升。第三,做好搅拌桩之间距离控制,最佳间距为1m,以等边四方形为排列形式。
5 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5.1 施工准备
提升地基强度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稳定性,常见方法为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该技术指的是施工时用水泥灌注对地基软土的处理。施工前做好现场勘察及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水泥的选择,建议使用325 级常规硅酸盐袋装水泥。清除桩位地下与地上的杂物,整平地面。若施工现场存在低洼现象,可以通过回填粘土找平,但不可使用杂土回填。
5.2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第一,检查管道有无堵塞,施工人员在水泥搅拌桩开钻前清洗管道,保证管道顺畅,下钻应在水排出后进行。第二,水泥搅拌桩技术根据标准规程进行,准备悬挂吊锤,吊锤可直接挂到主机中,但要注意吊锤和钻杆距离控制,保持相等性,其目的是保证搅拌桩桩体垂直,符合施工要求。第三,做好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水泥配比,根据建筑材料的标准计算有关参数。
6 软土地基砂石垫层换填技术
为提高软土地基强度需对软土地基中的砾砂、中砂、粗砂环境,可利用换填法处理技术。通过砾砂、石屑、粗砂、碎石等材料对软土、浮土的换填,即砂石垫层换填技术。第一,做好整砂垫层于砂垫层的底端控制,使其处于同一标高。若其深度不同则施工需遵循由深至浅顺序展开。第二,分段施工需充分振捣,接头位置做成斜坡。碎石作为垫层时,为避免基坑地面得表层软土发生损坏,须在基坑底端埋铺一层砂,用铺碎石垫层。第三,充分利用插阵法、平振法、碾压法等技术。
7 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施工中为提高工程质量,加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管理并合理利用施工技术尤为关键。针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求单位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制定适合的技术方案从而保证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稳固性,为今后居住使用安全保驾护航。